摘要:漢語是中華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來,我國在世界上的國際地位在逐步提升,漢語的使用價值也明顯提高。在此背景下,全球掀起了一場漢語熱的學習浪潮。而受到師資等因素的制約,漢語國際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對此,文章重點探討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旨在更好地緩解目前師資不足等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管理
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在逐步提升。漢語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在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中具有重要價值。為了提升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質量,應該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培養出高素質的漢語國際人才。對此,文章重點探討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影響、意義和對策,希望能夠為漢語國際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全球掀起了漢語熱的浪潮,而由于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師資力量比較少,且沒有優質的教材,導致漢語國際教育和教育資源之間出現較為突出的矛盾。數據顯示,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專兼職教師大約是六千多人,但是來華讀書的留學生越來越多。除此之外,國外的漢語教育也需要相關人才。漢語是我國母語,滿足全球對漢語的需求,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此背景下,加強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是解決這一現狀的重要舉措。漢語國際教育的對象相對比較廣泛,而且他們的學習動力、學習環境和學習背景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漢語國際教育必須要注意學習內容的深度與難度。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需要。
二、信息化建設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影響
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漢語國際教育當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很大程度上,信息化建設為漢語國際教育傳統教育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模式。信息化建設,對漢語國際教育產生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方式從被動到主動
一直以來,我國教師都在師生關系中占據絕對的權威地位。同時,教師在教學模式中占有重要的主導地位。教學過程中,教師傾向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的互動缺失。漢語國際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能夠促使學生轉變自身學習地位和方式。與此同時,信息化建設要以學生為主體,進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同時也滿足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需求。信息化建設,可以構建出一個趣味性課堂,進而培養學生對漢語國際教育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比如:表格、動畫等,可以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漢語國際教育知識。在課堂的鞏固環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新聞實事,讓漢語國際教育課堂教育具備更強的現實意義,實現激發學生興趣與潛能的目的。
(二)增大漢語國際課堂容量,拓寬學生知識面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而且知識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網絡上有豐富的漢語國際教育學習與教學資料。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搜集和展示更多的教學內容,擴大了漢語國際教育課堂的容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課堂學習內容。對于學生來講,信息化建設能夠讓學生的學習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借助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工具,學生可以從網絡中積累更加豐富的素材,并應用于自己的寫作。采取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實現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教學目標。
三、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途徑
(一)創新育人理念
在漢語國際人才培養過程中,要融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國家層面來講,需要對漢語國際人才培養進行精準的定位,并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嚴格實施,從而保證漢語國際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其價值。第一,制定出有效的制度,為漢語國際人才人才培養的落實提供保障。其次,教師需要提升對漢語國際人才培養的重視度,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加快對漢語國際人才培養教育評價體系的優化,將學生的技能實踐能力作為考核教師教學質量的指標之一,從而督促教師可以基于原有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實踐活動,院校必須要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保證漢語國際人才教育活動更加科學,具有更高的實踐性,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活動。
(二)制定健全政策
推動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健全的政策法規提供保障。我國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汲取和總結經驗。信息建設部門需要制設計出有一定梯度的政策,包括增加資本投入的政策措施,借助于健全的政策條例,推動國際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突破中國國際教育機構的局限性。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三)加快建設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通過建設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幫助相關的教育機構更加高效的管理和開展漢語國際教育活動。其中也包含有漢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管理中心也為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相關的服務。他們會根據高校的實際需要,為高等院校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四)加大在線教育資源整合力度
伴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國內外已經建立了很多與漢語教育有關的網站。除此之外,應進一步探討漢語國際教育的實效性和網站建設的作用。尤其是為了促進資源的共享,最大程度的避免資源浪費問題,需要把這些相對分散的網站資源進行整合,對此,我國非常有必要制定出健全的監督管理措施。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的進一步完善,推動漢語國際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好地緩解因漢語熱潮而引發的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與此同時,信息化建設能夠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網絡學習平臺。在實踐中,漢語國際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和資源的整合,全面提升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龔翠玲,何斌,王靜,于梅,吳楊.來華留學生漢語國際教育課程中的語言溝通障礙及對策研究——以徐州地區高職院校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1):82-86.
[2]謝娜.漢語國際教育與中國當代文化的國際傳播——推薦《中國當代文化傳播與漢語國際教育》[J].新聞記者,2021(11):97.
作者簡介:陳璐(1990.02-),女,漢族,陜西渭南人,博士在讀,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