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清洗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小學語文教育是人生教育體系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既有觀念,更新傳統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在課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兼顧學生發展的平衡性,重視語文學習的基礎性。只有這樣,才能圓滿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現狀;發展方向
引言
學生從小就接觸漢語,各種繪本對學生語文科目的學習起到啟蒙作用,所以,學生接觸到專業的語文知識之后,容易對其失去興趣,不愿寫字,不愿讀文章,這時候老師要盡量避免枯燥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融入課堂,對語文知識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充滿興趣,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不僅教書,更要育人。
1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較為貧困的地區,一些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因循守舊,沒有用心去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在授課過程中只是簡單、機械地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此外,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素質有待提高,他們往往都是利用自己已有的“教學經驗”教學,這就導致教師對教學目標把握不精準,抓不住課文教學的重點。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以強硬和單方面的灌輸為主,僅僅以機械化的講解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基本不會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典故來對學生進行趣味化、幽默化解析;課后布置大量作業,小學生疲于應付,缺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這樣就慢慢導致學生思維擴展受限,個性發展受阻,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甚至會造成個人思想觀念的畸形發展。
2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
2.1建構有的放矢的高效課堂
智能課堂的主要特點是課內外一體,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目標,巧妙地將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校云端教學平臺向學生進行初步的講解。“互聯網+”小學語文課堂能夠有效提前學習時間,實現教室“顛覆”,有效分散教學重點和難點,并“放寬”課堂學習時間。與傳統的學習相比,通過云教室學習平臺的初步測試,可以實時得到反饋,從學習情況分析中,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準確地進行中等教育和教育項目的調整。
2.2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德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各科教師應當重視對于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小學語文課堂可以說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在教材內容中積極尋找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整個教育過程也會顯得十分流暢,不會出現生硬的灌輸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一些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進行深入挖掘,例如《孔融讓梨》《孔子拜師》這一類文章,既能讓學生學到優秀的思想品質,同時也能發揚傳統文化,這一類課文一般都比較有趣味性,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寓教于樂會使學生從心里喜愛語文知識,同時整個教學過程還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3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創造思維
教學手段的革新是促進小學語文課堂升級的關鍵。將情境教學法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觀念轉變、升級的表現,更展現了小學語文教學手段的創新發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情境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深入聯系教材內容,貼合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從而創設聯系實際的教學情境。針對故事類的課文,教師可以創設角色扮演的教學情境;針對科普類的課文,教師可以創設實驗演示的教學情境;針對寫景狀物類課文,教師可以創設直觀展示圖片或視頻的教學情境。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豐富課堂內容,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課文《守株待兔》時,由于課文是文言文的形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劇的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表演,引導學生通過對表演動作與臺詞的演繹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的表演提供背景和音樂,讓學生的表演更具儀式感。
2.4緊持主體性
素質教育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要手段。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生思維發展,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無疑是素質教育最為關鍵的一環。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思考討論,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積極喚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應該根據課堂和教學情況進行開放式教學,不拘囿于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甚至走出校園,把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遷移出教室,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掌握,從而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提高能力。比如,在講解古詩《憫農》時,可以讓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體會詩中描述的場景,這樣學生更能主動思考和理解詩句本身的深刻含義。
2.5依靠大數據技術,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小學生語文學情的分析,是開展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的前提和基礎。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不可能全面地掌握學生的語文學習學情,因為各種主觀因素或者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實際的信息反饋處于不完善的狀態,這樣教師給予小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就可能是失效的。面對這樣的問題,完全可以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其中,依靠大數據平臺,可以將小學生語文學習行為,比如閱讀一篇文章花費了多少時間,在哪些地方做了批注,做習題的時候哪些題目消耗了比較長的時間,課后花費了多少時間去進行知識鞏固,課后閱讀興趣是如何的,這些信息都可以反饋上去,依靠后臺數據的分析就可以對于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有著全面深度的掌握,有些可能是隱性的情況,都可以依靠這樣的方式挖掘出來。也就是說,依靠大數據技術,可以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
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學生的需求。在素質教育發展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然落后,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與創造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嵇芹.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
[2]羅桂花.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學周刊,2020(16).
[3]馬小平.“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育探索[J].學周刊,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