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竣纓 姚立娟
摘 要:設計概論課程是高校設計類專業必修的基礎理論課程,對設計類學生具有塑造理論基礎及設計定位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高校設計概論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改革為切入點,以實地調研法、關聯生成法、探索研究法為指導,將理論課程與實踐相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建構完整的設計理論框架體系,樹立正確的設計思維與探索思考方式。
關鍵詞:設計概論;實踐改革;教學創新
設計概論課程目的是引導學生從設計理論出發,對設計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明確的定位,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設計相關的基礎理論,認識設計的理念與實踐方式,掌握設計的基本程序,把握設計未來的走向。
以往傳統的理論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在課堂中面對枯燥的理論知識,被動狀態的學習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為低下。近些年對于理論教學方式的改革也在不斷的調整,枯燥的理論課程逐漸融入新的教授形式,逐漸引導學生自主收集、整合、分析信息,在分析過程中更為牢固的掌握設計理論知識。但以模擬的形式進行分析與實際終究會有差別,在設計案例實施制作的過程中應對不同狀況應如何解決,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傳統的理論課程當中應當融入充足的實訓環節,讓學生以設計師的角度出發,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
一、設計概論教學內容的選取
傳統的設計概論課程中,設計史論及設計風格理論知識占比較重,在課程的教授過程中,學生呈現出被動接受的狀態。實際的設計項目中設計史論與風格只是作為設計初期的基礎定位,而在設計中主要的是設計師應對不同設計物所發散的設計思維,應該更多的訓練學生設計是什么,為什么要設計,應該如何設計這三點上,將傳統的設計史論知識進行框架化處理,將知識點進行串聯,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媒體手段,注重課程教授環節中的生動性與豐富性,以此來激發課程活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設計概論課程教學方法實踐創新
(一)實踐教學策略:田野調查法
田野調查法的運用目的是能夠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和感受事物,以此來加深對事物的認識與記憶程度。田野調查法在設計概論課程中主要運用在設計風格以及歷史發展理論知識的講授中,通過給定范圍讓學生對指定內容進行信息探索與收集,并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信息的共享匯報。除此之外,田野調查法還可以運用在設計實踐方式與設計程序理論知識的學習環節中。
這一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將理論知識“落地”,認識設計與生活如何發生關系,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訓練學生收集統計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時在給定的范圍內,通過觀察、分析、整理等方式梳理出自我的認知框架,而這種對于知識認識的框架在使相同環境的刺激下能夠直接的反映出恰當的設計表達方式,并在真實環境中將設計方案落地執行。
(二)實踐教學策略:關聯生成法
關聯生成法是在田野調查法基礎上的深化過程,此教學策略的目的是訓練學生自主生成設計概念與思維的過程。“關聯”的意思是將新給定設計課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與其它已經分析過的優秀案例進行類比學習,尋找兩者間的共同點和可借鑒的方式。“生成”的意思是通過關聯在頭腦中生成的設計思路與設計方法,結合給定范圍的信息及限制條件,產出適合解決現下設計的手段和表達方式。這一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基礎的設計思維,并通過實踐的探索進行思維的再次發散、延伸,形成“理論—概念—表達—實踐—創新”的生成思路。
這一教學策略主要運用于設計實踐方式與設計程序的理論知識學習當中,通過給學生規定一定范圍或某一項目的設計,讓學生進行風格定位、設計意向的初期匯報,從“大師”作品的形式語言為切入點,將其中的設計風格定位、設計思路、功能實現等角度入手,以關聯的方式找到切入新項目的生成路徑入口。
(三)實踐教學策略:探索研究法
探索研究法作為整體教學策略的末端,也是整體環節的升級環節,通過對現有知識和設計認知,亦或是初期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探索。采用次級資料分析佐證、專家訪談、相似案例分析及用戶深度訪談的方式對設計方案進行可行性探究。目的是通過佐證、訪談、案例分析等探知,將方案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優化,最終形成較為成熟的設計思路與方式。
這一策略在主要用于設計概論課程學習的結尾升華階段,在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項目的結合生成的初步方案基礎上,加以“改良”使得設計知識的掌握度更高,設計方式更為成熟。探索研究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對現下設計行業發展動態的分析把握環節,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分析探究可以讓學生自我認識到設計倫理與設計師社會責任的知識,學生在設計方案落地過程中與社區建立了聯系,可以為今后開展進一步的社會創新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三、總結
設計概論課程通過遞進的三個策略方法的教學設計,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設計理論知識同時,力求能夠拓展學生的設計思維,開拓學生的眼界,塑造學生正確的設計觀念及思考方式,提升對信息收集、分析、判斷的能力。完整的經歷“理論—概念—表達—實踐—創新”的整個過程,達到了教學預期目的。伴隨著5G智慧時代的來臨,設計方式必然會隨之發生變化,但設計的基本認知和思維方式對跟進時代的發展具有基礎的建設性作用。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撰寫能夠對現下的教學方式起到促進作用,文中不足之處,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史麗. 工業設計教育中"設計概論"課程教學的創新探索[J]. 科教文匯, 2010(3):2.
[2]徐青. 《設計概論》案例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 鄂州大學學報, 2015, 22(2):3.
[3]湯潔. 高校設計類專業基礎理論課教學實踐改革探索——以設計概論課程為例[J]. 藝術科技, 2017, 30(2):2.
[4]陳慧. 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教學實踐研究——以《設計概論》課程教學為例[J]. 城市建設, 2009, 000(035):78-79.
作者簡介:
溫竣纓? 河北美術學院專任教師
姚立娟? 河北美術學院專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