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和深化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實施“四個現代化”和“十二五”規劃后,國內經濟發展取得了小的突破,我國經濟水平和GDP增速一直很高,而且在國際上也具有越來越強的競爭能力,從而有效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轉機。雖然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形勢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在國際形勢快速發展的當下,也需要為長遠的目標做打算。企業若是想進一步促進自身競爭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屬于企業自身的經濟管理體制,從而促進企業實現現代化的轉變。但是現在大部分的企業還沒有這種意識覺醒,同時企業的現金流不足對其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影響經濟制度的建立和企業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
引言
隨著國內外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更加重視經濟管理,通過創新經濟管理方法,進一步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和發展。新環境下企業經濟的新發展趨勢,分析了創新型企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及我國企業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1、新形勢背景下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至今已經走過了四十多個年頭,我們國家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和"突飛猛進"八個字來形容,尤其是在新形勢的大背景之下,各行各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當企業在進行經濟管理的過程當中,信息化與市場化趨勢現階段已經成為了各個企業發展的方向,同時,各個企業也真正的認識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意義,紛紛將信息化技術加入到企業管理過程當中去,幫助企業以最快的速度去獲得市場當中的大量信息,減少市場運營所支出的成本,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與效率。
1.1經濟管理缺乏規范性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為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為我國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多年的經濟建設工作,我國的市場上逐漸形成了多種企業類型,不僅有支撐國家經濟的國有企業,還有很多中、小、微型企業逐漸蓬勃發展,在市場經濟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通過政府的相關政策來幫助他們進行一定的經濟發展,開展創新幫扶工作,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便利。
雖然最近的幾十年我國社會經濟出現快速增長,但是很多企業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是經濟管理體制的原因,缺乏一定的監管制度,特別是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講,在創業初期,無論是資金流還是管理體制都十分薄弱,而且與企業經濟活動相關的文件內容有限,使對賬、審計困難,造成收支嚴重失衡。然而在各行企業的綜合發展過程中,企業逐漸意識到,企業應當根據各自發展的現狀和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管理控制相關理論,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內部管理控制體系和框架制度。但是,無論在企業進貨還是銷售的過程中,初步對賬都是企業成本計算和納稅計算的關鍵數據。但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督,對管理人員的責任認識錯誤,人員嚴格程度不高等原因,導致經營活動失敗,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1.2經濟管理缺乏強制性
1.2.1我國對企業經濟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規范和管理建議,并通過了與企業經濟有關的法律法規。但從國內中小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看,部分企業實行實體經濟管理制度,多數企業仍然嚴格遵守相關強制性條件,但對于沒有法律效力的規則,嚴格按照企業經濟管理規定執行難度較大,這也是內部經濟管理體制缺乏控制的結果。
1.2.2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由于創業者少,他們在實施不同的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困難,管理體制執行困難,內部管理制度失靈。企業的經濟管理更為廣泛和復雜,包括投資、成本、營銷等,許多企業沒有實現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也沒有指派專業人員履行相關管理職能。在大多數情況下,相關的經濟管理問題由企業經理口頭管理,企業經理是在履行對有關人員的義務方面遇到困難的人。
1.2.3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企業的經濟活動沒有明顯差距,但在認真檢查審計規則時,會發現管理體制難以消除的缺陷。在國內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機遇迅速消失、問題不斷的新形勢下,當企業內部控制不強時,相關人員責任感淡薄,管理制度的實施不具約束力,從而促使新環境下的企業發展出現問題。
1.3經濟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經濟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具有一定的依賴性,所以在進行經濟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更加應該具備一定的職業精神,責任明確。但在現階段,許多企業對經濟管理重視不夠,由此產生的問題是認為相關人員沒有履行職責,有的還沒有做好履行職責的準備;
1.3.1在進行現實中的經濟管理工作時,企業沒有把握達到一定的標準,由于缺乏責任追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人員與培訓的關系非常模糊。在進行經濟管理工作時會涉及非常多的內容,如收支核算、企業采購等,如果沒有針對經濟管理制度來進行一定的落實,那么就會造成資金審批失誤。
1.3.2一些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比較低,很難保證高管嚴格遵守要求,在企業工作中,會造成員工對企業產生不良的看法。而且企業在進行招工時也沒有針對性的制度,無法很好地考量應聘人員的崗位技能素養,有的企業沒有相應的員工工作和培訓經驗,不進行相應的人員培訓,這就導致了企業的失敗,企業管理的制度內容也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度,對企業的發展來講特別重要。
2、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有效創新措施
新形勢下,國內各類企業唯有遵循和認清市場經濟的規律,持續探究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的路徑與經濟管理模式,才能立足于市場,在競爭中掌握發展機遇。
2.1完善經濟管理制度體系
雖然我國的經濟正在持續發展,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和重視經濟管理,但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到來給各行業帶來了巨大打擊,經濟市場也在發生變化。新條件下,很多企業已經進行了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從而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但是對于自身的轉型需求卻難以滿足。這樣雖然也可以進行轉型,但是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沒有帶來任何的幫助,無助于企業未來的現代化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也不利于成才效率的提升,在企業成本的控制方面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因此,企業應該認識到經濟管理模式的轉變應與企業自身的轉型需求相關聯,這樣才能變得更加有效。加強經濟管理領域的控制和執法,特別是經濟管理制度的實施必須合法,要加強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監督,確保經濟活動所用的一切數據和手段清晰,從而實現對企業的轉型。
2.2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素質
很多企業對自身的經濟管理體制建設不夠重視,管理工作存在隨意性的特點,導致經濟管理人員資格不統一,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培養,同時,他們的職業道德品質比較低。很多技術人員在轉型為管理層之后,為了個人利益,篡改公司會計數據,很難掌握工作,經濟管理數據不能夠很好地進行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測,從而造成決策失誤的問題發生,為企業帶來了一些經濟損失。若是想要更好地降低企業經濟損失,就必須提高經濟管理團隊的專業化水平;
2.2.1在面試過程中,不僅在專業領域,而且在品德領域做好充分準備,全面考查面試者素質。經濟管理小組成立后,企業需要對員工工作技能的培養進行重視,需要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從而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
2.2.3要進行相應的管理機制制定,從而明確所有員工的責任,有效促進管理質量的提升。
2.3加強經濟管理成本審核
很多企業對經濟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知,企業內部經濟管理體制弱化,造成員工流失,企業內部經濟管理人員對此不重視。企業的粗心隨時可能導致經營活動的危機,從而使企業出現一定的經濟問題。特別是在當下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形勢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困難與機遇往往是并存的,沒有健全的經濟管理體制的支撐,企業在進行現代化的轉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企業進行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還需要進行管理團隊的開發,完善內部控制和經濟成本管理審計機制。
企業的經濟運行不依賴于財政的支持,企業的采購和項目實施需要一定的成本預算。同時,如果企業的支出預算沒有經過嚴格審核,就有可能讓不法分子自欺欺人,導致經濟損失。因此,企業需要成立相應的部門來進行一定的成本控制,如在進行企業采購工作中,需要工作組對相應的資金投入和成本情況進行分析,針對其實施和應急需要,還應該進行一定的審核工作。審計人員在進行相關工作時應該進行所有文件的審核,并且進行相關報告的編制工作,有效確保審核質量,更加有效地進行資金的合理運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國的社會經濟也隨之獲得重大的發展,新形勢的變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新形勢的變化動搖了國內外經濟市場,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經濟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本運行機制,也是企業各部門實現利潤目標的關鍵,對企業未來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在新的環境下,企業可以應對社會變革趨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建立創新的經濟管理體制,新的經濟管理體制應順應新的趨勢,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在資本流動日益增多的問題日益突出的同時,及時保證企業的突破,部分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剛性和科學性與重要性不相稱,人事管理因素使得管理體系難以實施,歸根結底,使企業難以正常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術航.企業在新形勢下實施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策略探討[J].中國商論,2021(15):137-139.
[2]曹文.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08):80-81.
[3]郭再云.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研究[J].中國中小企業,2021(07):156-157.
[4]朱永貴.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方法初探[J].今日財富,2021(13):35-36.
[5]楊海峰.淺析新形勢下企業經營管理的創新策略[J].中外企業文化,2021(06):30-31.
[6]王微羚.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分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1(06):170-171.
作者簡介:
何韌愷,男,漢族,上海人,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