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軍
【摘要】本文主要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優化途徑過行了探討,對當前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根據當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從有效教學還有教學實施的角度出發,不斷深入探索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途徑,以期達到新課程背景之下所倡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求,獲得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引言:隨著這幾年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如今各個階段的教學也都明確提出了素質教育要求,發展至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在當前階段的發展中,依然有許多方面的問題,也正因如此,小學數學在教學上的發展遇到了難題,也由此衍生出很多新問題來,不僅對教學的效果有所影響,同時也讓教師有了一定的教學壓力與負擔。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以往的教學模式多數為"重結果、輕過程",這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無疑有著莫大影響。而與此同時教師想要去改善自己的教學并不是一件易事,因為許多條件因素的限制,教學難以順利開展,要想真正得到實施,還有一定的距離。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興趣低
對過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進行分析,不難看出,過去的課堂教學多數是以教師作為主導,以教師講授的方式展開教學,但此種模式無疑忽視了學生的地位,也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小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很多時候對于教師所講授的東西都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而有問題也不敢及時地找老師解答。那么教師如果在課堂上的引導不足,又沒有及時的去幫助學生解答疑惑,很容易會影響到小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2.小學生課堂交流少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程,學生的學習方式多為機械式學習,那么在此種教學模式之下,其課堂效果無疑是十分死板的,且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很多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而如果長期處于此種模式之下,學生在數學課堂當中能學習到的知識十分有限,問題又長期累積得不到解決,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會越來越低,學生很難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師生之間的距離被不斷拉開。
3.教師的專業素質不足
對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可以得知,多數的教師還停留在過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上,方式與想法都過于陳舊,假如不去改變自身的想法,那么這對課堂教學的質量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教師的專業素質不足,在課堂中不能有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有著莫大影響,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率造成干擾。
二、新課標下小學數學中有效的教學實施途徑
1.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的課堂教學當中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在優良環境的引導下才能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課堂學習,確保學生在教學當中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由此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在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設計時,老師可以使用數學故事的方式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推動學生的學習無疑幫助還是非常大的,不僅有利于教學的開展,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這對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都非常大。
2.增強課堂合作學習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疑還是非常活躍的,最大的特點在于活潑好動,很難堅持一節課時間都在學習。對于此種情況,教學不妨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去理解課本知識內容,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讓學生去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合作式的學習除了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解題思維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使用合作式教學,并不是教師就可以直接撒手不管,而是讓學生在自己進行交流合作的基礎上,教師融入其中,加以適時的引導與幫助,確保研究的方向。教師在融入小組交流的活動當中時,無疑也是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在交流時就可以發現學生在平時學習當中所產生的問題,那么后續的課堂教學內容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一些較為薄弱的環節加以訓練。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都能學習到知識,得到進步。在學習到“年月日”這一知識點,老師可以以年齡作為融入點展開教學,讓學生分成各個小組,自己去尋找材料,感知一年與一個月還有一天的不同,此種教學模式無疑是十分有趣的,學生所起到的主導地位較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記憶能力。此外還需要對平年和閏年的知識進行一個區分,學生要可以清楚地知道平年和閏年的不同。除此之外,可以運用實際的案例進行講解,有同學的生日竟然是四年才過一次,這是什么情況呢?可以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學生們在學習興趣的激勵之下,自發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3.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要想得到全面提升,除了要不斷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之外,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多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及時去發現并解決學生們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當中起到的了引導的作用,所以這也對教師專業素質有了很高要求,那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教師的首要工作。學校定期需要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習,確保教師在工作當中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專業素質與課堂的教學能力需要不斷的去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課堂做到與時俱進,教學效率得到不斷提升。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是學生培養學習習慣的一個黃金期,那么為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及理能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后續的學習還是非常有用的。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在學習到長方形與正方式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使用案例來進行講解,最后保留知識點,讓學生帶著疑問展開小組討論,自己去尋找答案,最后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正確地區分知識,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去進行學習,而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才是有效的學習。不同于以往填鴨式的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所帶來的學習效率無疑是十分高效的,也更有利于學習習慣的養成。
5.創新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數學教材
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學要想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落實好教學目標,那么使用教學情境則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學情境的合理使用可以確保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帶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自信能力。例如:其一,數學情境需要具有生活性,很多數學教師在講課時,此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生活經驗都十分缺乏,那么針對這一情況,新課程標準當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積極地去向學生的生活靠攏,對各方面因素經過綜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創設情境。教師在講解"百分數"的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內容,教師可以以大餅還有蛋糕等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舉例,有助于學生消化的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其二,教學情境的設置不能過于枯燥,如果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識點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有調查顯示,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對于課堂趣味性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有趣味的知識點,往往更容易受到學生們的青睞,學生也更樂于去積極的學習。
數學教材無疑是實施教學的基礎與前提,是一項價值非常高的課程資源,那么基于這些前提之下,數學教師不可忽視教材的重要性,要想完成教學目標,需要結合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在不斷創新之下,開發出新的教學方法。數學教材是課程理念的體現,所有的數學老師在開展活動時,都需要從教材出發,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去挖掘內容,只有對教材有了深刻認識的情況下,才能體驗到新課程理念。除此之外,數學的教學過程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在設計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做到緊扣教材,教材的每一個內容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不可以隨意地將哪一個部分摒棄。在學習知識點時,先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從實際出發,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后,再展開教學,確保教學目標的平衡實施。
結語
由上述可知,基于新課程背景之下小學數學的優化教學,那么必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習環境,不斷增加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學生之間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共同進步。而教師的專業素質,課堂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思維能力等,這些也都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在課堂當中所接受的知識,以及課堂的整體走向,都需要教師來進行積極的引導與把控。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解能力需要在不斷練習中得到進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與學習習慣,無疑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高春蕊.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9,000(086):61-62.
[2]孫繼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19,000(006):P.140-140.
[3]程根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優化的研究[J].新課程,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