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柳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在新課改教學目標下,不斷完善當下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究如何開展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學會發現語文文章中的美。那么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就應當及時發現當下語文教學的不足,分別從課文、想象、詞句、誦讀四個角度出發,探究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審美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夠品讀古詩語句,感受語文課本中的意境美,陶冶學生情操,促進語文閱讀課堂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能力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語文課程多元化內容能夠反映出語文教學的實際質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而語文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感受語文文章帶來的人性美、環境美。在明確教學目標的閱讀課堂中,學生能夠培養出健全的人格,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踐行新課改教學目標的真正目的。
一、從教材出發,激發學生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諸多優質文章,無論是現代文還是古詩文,都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基礎。那么語文教師就應當深入研究各個語文課文,讀透每篇文章表達的核心思想,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供有利條件[1]。而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善于去發現不同文章中的美,讓學生通過揣摩與分析去主動發現。那么首先教育教學就應當從教材出發,結合實際教學內容計劃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優質的文章中找出利于自己成長的內容,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健康發育。
比如在學習《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時,本篇文章主要從童話的角度出發,向學生展現童話故事內容,學習小豌豆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在完成基礎生字教學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再次去閱讀文篇課文,并標出自然段,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老師則可以讓學生畫出小豌豆都做了哪些好事。在學生完成閱讀后,老師可以提出問題:“通過小豌豆發生的故事,同學們有何感悟?”學生A回答:“小豌豆樂于助人,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蓖瑢WB回答:“在生活中,我們要像豌豆一樣充滿愛?!睂W生回答完成后,老師要給予學生肯定,蘋果的學生要學習小豌豆的精神品質。最后,老師可以結合安徒生童話故事中的其他故事,安排童話故事課外閱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要讓學生在閱讀文章中去看尋主人公的優秀品質,發現主人公的人格美。
二、從想象出發,幫助學生感受意境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則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空間去發現故事中的美。因此,語文教師就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想象,在學習不同文章時,要通過想象去感受作者所描寫的空間。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語文老師應當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結合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設情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想象中去發現美。而教學內容也要結合事物的發展而展開,無論是古詩文還是現代文,都要讓學生在想象力的支持下去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奠定良好基礎[2]。
比如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歌時,這首詩歌主要表達的是離別之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备橇鱾髑Ч诺慕^句之一,那么在開展此首詩歌教學時,老師就要從學生的想象力出發,讓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意境。首先老師要讓學生了解本篇詩歌寫的是王維送別自己的朋友元二的背景,結合“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崩蠋熆梢岳枚嗝襟w,為學生創設下雨的教學情境,并表達出:清晨小雨微微,城中塵土被打濕,空氣清新,這時王維與元二分別。隨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在天色微雨的情景下送別朋友的場景,學生通過想象能夠感受到雨景送別的悲傷之意,仿佛身臨其境。學生能夠發現人與人之間情感中的美,珍視與同學之間的情感。
三、從詞句出發,仔細推敲文章之美
在語文教材中,美的現象隨處可見,尤其是文章中的用詞,更能夠凸顯出文章的寫作效果,使得文章的美能夠充分展現出來,記敘文的故事更加生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就要從字詞角度入手,逐步幫助學生感受字詞應用的絕妙之處,讓學生在推敲與欣賞之中,感受文章之美。除了字詞以外,語文文章中也包括諸多優美語句,老師要讓學生通過自主發現,感受句式的對稱性及寫作手法,并鼓勵學生去學習。
比如在閱讀《鳥的天堂》時,本篇文章中具有諸多優美語句及字詞。文章中“應接不暇”是學生初次接觸的字詞,老師則可以鼓勵學生將詞帶入到文章中,推敲這一詞語的含義。隨后,老師可以引出文章中的這一句話: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顫動。鼓勵學生試著去推敲這句話表達的美感,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想法。學生A回答:“這是巴金先生對榕樹的想象.”學生C說:“樹葉是榕樹生命力的呈現?!彪S后老師可以接著提問:“請問同學們,生命的跳動是否能觀察到?”學生思考后回答:“不能”,師說:“但是通過巴金先生的描寫,卻可以看到榕樹仿佛活靈活現的在眼前。”最后讓學生在自己閱讀文章感受各個字詞、語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從誦讀出發,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通過誦讀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情感,而學生也能夠在良好的誦讀氛圍中,提高閱讀效果。因此語文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契機,完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帶著情感去誦讀文章,并感受文章的寫作情感,發現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及優美情境[3]。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也能夠更輕易的去發現語文詞句中的情感,增強學生的體驗,實現優美語句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有效熏陶。
比如在閱讀《天凈沙·秋思》這首詩歌時,老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尋找有關于此首詩歌的誦讀資源,并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學習范讀的誦讀情感及誦讀節奏,通過范讀的引導,去學習誦讀技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隨后讓學生在課堂中自行模仿誦讀,通過對作者情感的揣摩以及對文中語句的理解完成誦讀。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在情感的加持下,能夠感受到夕陽西下,天涯游子的悲寂之情。學生在抑揚頓挫的閱讀中,也能夠感受到詩歌的深遠含義,進而發現詩歌寫作之美,提高自身閱讀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語文教師也要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過想象去感受文章的美。同時要通過詞句揣度、深入誦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在語文閱讀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培養追求美的思想認知。
參考文獻:
[1]馬立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20(9):99-99.
[2]俞小霞.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1(19):48-48.
[3]王維新,趙志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J].甘肅教育,2021(1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