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籃球教學方式不斷豐富。小學高年級階段作為籃球教學的啟蒙階段,此時作為教學對象的高年級學生具有表現欲強、學習積極性高的特點,然而由于生理、心理發育條件的限制,導致籃球基本功不扎實。如何培養高年級小學生籃球運動能力,讓學生掌握籃球技能,是提高籃球教學的關鍵。本文以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為切入點,首先,對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的意義進行探討,進而分析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內容和手段,最后,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對策。期望通過以上研究,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籃球運動能力,對小學生籃球素養的培養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體育;籃球運動;小學高年級;運動能力培養
引言
小學生籃球教學作為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新課標中要求小學一年級就開設籃球課,可見籃球教學的重要性。小學高年級作為身體素質發育的黃金時期,他們對一切充滿熱情,有著強烈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此時注重籃球運動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對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方法進行深入探索。
一、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的意義
在開展小學高年級籃球訓練的過程中,籃球運動能力培養是提升小學生籃球素質的重要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培養籃球運動能力是進行籃球教學的前提條件,也是能夠確保體育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條件。第二,高年級注重培養學生籃球運動能力,不只是能夠起到提升學生體質的目的,同時,籃球活動中所包含的競賽能力要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為將來學生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第三,籃球運動能力作為體育能力的一種,良好的運動能力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起到強身健體的效用,而且能夠減弱運動過程中身體損傷的可能性。
二、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應存在的問題
(一)應用理念缺乏創新
現階段,關于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師對于籃球運動能力培養,在應用理念上還缺少創新,較為明顯的是并未把運動能力培養進行科學化教學設計,僅僅只是將其當作是一種應用能力。例如,部分體育教師運動能力培養作為力量訓練的一種,并未把功能性訓練列入到常規訓練的過程中,致使存在著相應的局限性。另外,也有部分教師并未合理地處理培養運籃球運動能力與其項目運動能力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生在這兩者之間不能實現能力遷移。
(二)教學方法不夠科學
關于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的培養,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通過高效訓練方法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現階段存在部分教師在開展運動能力培養的過程中,缺少相應的方法創新。例如,部分教師,雖然,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中將技能訓練當作基礎,然而卻缺少對學生體能、速度、動作等方面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另外,也存在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反應能力方面,缺乏針對性訓練,例如,沖刺,急停、轉身等方面,并未將其設置在運動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致使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無法實現高效結果。
(三)訓練體系不夠完善
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訓練體系。然而,現階段部分小學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存在設計不全面等問題,較為明顯的特點就是缺少運動能力的系統性培養。沒有深入挖掘課程思想,缺乏完整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欠缺知識整合,在運動能力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不利于運動能力的有效培養。
三、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內容和手段
(一)力量耐力訓練
力量、耐力訓練作為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第一,開展力量訓練,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肌肉生理能力,強化肌肉縮短力量,繼而提高肌肉的協調能力,使得身體更多的肌肉能夠參加到籃球運動能力鍛煉的過程中。關于提升小學生力量水平,可以運用負重練習和不負重練習的方法,關于開展負重練習,需要把學生負重的強度限制在一定的指標之內,通常情況下為學生自身力量的60%-80%,實現力量與速度的兩者之間平衡。關于開展不負重練習,則可以通過鍛煉下肢力量和速度來減少自身體重,方式可以采用跳臺階的形式,讓軀干、上肢力量可以盡量的達到標準。關于在耐力訓練的過程中,關于提升其耐力水平,以提升攝氧,用氧、輸氧為主要方式,讓學生體內的糖原、脂肪含量可以控制在一定指標內,從而提高其肌肉的支持力。另外,在訓練的過程中,注意采用負荷法,提升有氧代謝水平,也可以使利用間歇負荷法,將有氧與無氧兩者相結合使用。
(二)靈敏素質訓練
靈敏度訓練也是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籃球運動的肢體動作較為簡單,然而,在靈敏性上卻有著較高的要求。學生在進行籃球活動的過程中,傳球、接球、上籃、空中對抗這些環節,都需要學生能夠迅速反應,表現出較強的爆發力,與其他隊員實現良好的配合,因此,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形式,開展靈敏素質訓練,達到強化肌肉彈性以及提升關節韌帶伸展性的效果。關于提升靈敏度訓練,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首先,可以細分籃球的動作,將完整的籃球動作,劃分為傳球、運球以及投籃等較為細致的動作,通過合理的戰術,進而提升學生的球感。其次,采取有利于專項移動的姿勢,使得身體各個部位與部位之間實現相互配合,保持較高的平衡性。例如,上籃時,腳步與前肢實現協調。再次,采用梯繩訓練的形式,提升學生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可以更大限度的進行進攻或者防守。
(三)彈跳素質訓練
彈跳素質訓練也是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提升學生的彈跳素質,有助于學生籃球運動能力的整體提升。所以,教師在進行籃球彈跳素質培養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彈跳速度、跳躍力量以及肢體協調性,將這些方面的訓練與投籃技術實現貫通,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下肢力量,增強爆發力。關于爆發力,這項能力有著極其鮮明的隨意性特征,所以,在彈跳力訓練時,教師除了讓學生注意到彈跳的高度以及彈跳的速度外,還要注意彈跳的時機,利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起跳。在具體方面可以運用連續起跳,也可以是及時起跳。除此之外,在彈跳的過程中,還需要讓注意肢體平衡,完成落地之前,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
四、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對策分析
(一)實現因材施教
關于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方面,需要講究教學策略才能夠確實培養學生體能,達成籃球教學目標。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形式,根據學生的體質以及能力的不同進行目標的設定,細化教學環節,開展由易到難分層環節。教師要將時間和空間給予學生,通過科學的學習方式,培養籃球運動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體能情況進行分組,如劃分為A組、B組C組。教師完成運球、投籃等動作展示后,教師可以要求A學生進行思考、自主的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適時點撥即可,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掌握各種籃球技術動作要領。B組學生觀察教師的動作示范后,可以與組內同學進行交流互助,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糾正。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對B組學生進行動作指導,規范動作,對于存在的錯誤,予以糾正后,進行反復訓練,最后確保B組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運動技巧。C組學生為體能和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對于這組同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具有更多的耐心,以及運用教師智慧。教師在完成要動作細節講解外,還需要將動作進行形象的展示,給予這類學生更多的指導,糾正C組同學存在的錯誤,幫助這組學生掌握運動技巧,實現將部分C組學生轉化為B組學生。教師要充分利用分層教學的形式,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方面,合理的高效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勵那些對籃球不感興趣以及較差的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克服困難,發掘自身優點,能夠更快的提升籃球運動能力,從而為后續的籃球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教師開展原地胸前傳球導學教學時,對于學生的鼓勵評價方法可以采用,“你們剛才的表現真的的不錯,不過老師想提一點要求,就是你們兩個人的間距能更遠一些,就會更好了。”“你剛才的接球動作,能夠更加標準一些,那會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對于學生要利用規范性指導,同時進行合理的激勵,讓學生掌握動作規范要領,從而保證動作發揮效能。總之,良好的激勵評價,能夠對學生起到鞭策和促進的作用,能夠使學生在籃球活動中不斷地進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讓學生能夠付出更多的努力,激發學生日后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有效提升籃球技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注意訓練的原則
教師在訓練時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則,如循序漸進、及時糾錯、多樣化,利用原則指導教學實踐。關于循序漸進,指的是教師要按照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進行系統的知識、能力培養。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教師在訓練方法上,要注意由易到難,幫助學生能夠對籃球學習產生親切可感的認知,為日后逐步提升訓練難度奠定基礎。關于及時糾錯原則指的是,當學生在動作練習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教師予以及時糾正,避免形成錯誤印象。小學高年級學段學生雖然理解能力有所提升,然而,抽象思維能力依舊存在不足,學習以模仿為主,因而,容易導致錯誤出現。例如,教師開展雙手胸前傳接球時,會出現傳球不到位的情況,教師應給予指導。關于多樣化原則,指的是教師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特定的教學方法外,教師還需要運用一些相關的教學方法來鞏固技術,幫助學生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技能。通過此種原則,有助于夠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結語
在開展籃球教學的過程,教師有意識培養學生籃球運動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機體的協調性和功能性。在小學高年級籃球運動能力培養籃球教學和訓練中,要遵循運動技能學習原則,加強運球、傳球、接球等方面的訓練,有效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為將來籃球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亞東,李翔,劉峰,等.淺析籃球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健康中國綱要背景下的思考[J].體育時空,2017(4).
[2]吳清強.小學體育籃球教學初探[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76-478.
[3]廖海燕.小學籃球“游戲化”教學的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8):77.
[4]蘇曉鋒.“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9(0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