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華
摘 ?要: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我國的基本國情進一步決定了我們一定要采用各種策略,有效預防危害因素,不斷拓展耕地面積,充分提升耕地的物質生產水平,確保土地的合理使用與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將耕地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耕地保護問題,然后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耕地保護;問題;策略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農耕是我國的核心生產方式。隨著人口不斷上升,耕地日益減少,耕地品質持續下降,如此也許會造成當前的耕地產值無法更好地滿足我國社會的發展需要[1]。正因這樣,人們開始愈發重視耕地保護問題。耕地保護重點是為了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不出現耕地不足的情況,同時推動經濟飛速發展。新時代下,如何不讓耕地受到破壞,變成有關單位需高度關注以及處理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文從農民欠缺耕地保護意識、耕地資源被侵占、監督工作不落實等方面探究了耕地保護問題,然后提出了優化策略,現具體論述如下。
一、農村耕地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欠缺耕地保護意識
理論上,農民為了家庭與生活,因此在土地上辛勤勞作。然而,目前隨著更多的農民進城打工,農業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引發了增產不增收的情況。于是,更多的農民把耕地看作貧窮的核心影響因素。盡管,目前國家制定了一些政策來有效保護農村居民的經營權,可部分農村居民依舊擔心人口變動對耕地的相關影響。
(二)耕地資源被侵占
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持續加快,很多的耕地資源被進一步占用[2]。在如今城市飛速發展過程中,持續向農村地區與周邊郊區實施擴張,這就使得更多的耕地資源被用來進一步建設用地。除此之外,如今小城鎮飛速發展,這就使得一些耕地資源被無情占用,且其格局比較分散,這就使得耕地資源被占用時依舊有嚴重的浪費現象。
(三)監督工作不落實
在耕地保護實踐工作中,動態化監管耕地以及將耕地保護監督落到實處很有必要,密切關系到耕地保護制度的深入實施。針對如今的耕地保護工作來說,監督工作還面臨著不落實的現象,還沒有產生完整、有效的監管體制,其中占用耕地造林綠化等情況經常出現,不但對耕地保護工作的成功實施產生了影響,而且使得耕地質量與數量呈下滑趨勢。
二、農村耕地保護的優化策略
(一)完善耕地質量管理保障體系
開展耕地質量的等級更新以及監測評價工作,及時、有效地開展新增耕地質量評價工作,充分優化品質驗收程序,將后期管護責任、承包經營以及質量等級評定等進一步引入到驗收條件中,保證補充耕地的合理利用[3]。根據相關等級對耕地所在地區進一步發放資金補貼,產生區域補償體制,強化農民保護耕地的主動性。對實施占補平衡的,將補充耕地等策略落到實處,在第一時間對改造耕地的綜合品質開展整體評價。深入創新土地資源科學技術體制,提高對外合作以及開放水平,鼓勵地方不斷引入良好的管理思想,借鑒國內以及國外的節約集約用地、耕地質量提升以及耕地保護模式等重要技術,充分優化耕地質量管理與保護的考核評價體系、控制標準。
(二)有效利用耕地
如今,應該對于耕地保護有效開展統籌規劃工作,對彼此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協調,將土地使用規律以及土地經濟規律全面聯系起來,合理開發以及使用土地資源,針對城市化用地開展調整。在現實操作中,應進一步制定中期以及長期規劃,且采取各類監管方法、創建合理的機制,充分優化城市建設規劃以及耕地使用規劃,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4]。換句話說,就是在工作實踐中要促進耕地的綜合發展進程,科學盤活土地,合理分配土地資源,提升土地使用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同時還應該對建設用地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完善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推動產業結構的有效布局,大力改造舊城,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利用的綜合效能。
(三)優化土地約束體制以及征用程序,提升征地補償標準
對于耕地亂征與亂用問題,應及時制定土地利用規劃,將耕地保護制度落到實處,主動促進耕地集約使用,進一步節約耕地資源,充分避免出現耕地資源被無情占用的現象。如今,應該對科學的土地利用計劃開展制定,要對征用土地進行調研,加強監督以及審批,防止亂征以及亂用問題的產生。全面管理以及控制土地審核步驟,在對耕地進行保護的前提下,對農民的權益進行保護。如今,征地不能避免,為了對耕地進行科學保護,更好地確保農民的土地權益,需提升土地補償標準,并且對征地規模進行科學控制。耕地作為農民的核心收入來源,于是在耕地被征用的時候,需對征地補償進行合理設定,確保補償金額以及土地價格相差無幾。針對被征收土地的農民來說,在提供對應補償的前提下,還應該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的日常生活。
(四)制定責任目標,嚴懲破壞耕地行為
如今,為了實現耕地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需將政府的核心職能作用全面發揮出來,能夠對耕地保護責任目標進行制定,要嚴格把控耕地被占用的情況,保證被占用耕地可以在第一時間實施補充。在耕地保護實踐中,應該將目標責任制落到實處,針對優秀的單位以及人員進一步提供對應的獎勵[5]。同時還應該充分強化土地整治力度,促進農田保護工作。對于占用耕地的現象,能夠采取堵疏整合的方式,并且經過實施土地利用調查,要充分強化打擊力度,以此實現對耕地的有效保護。
(五)建立有關監管平臺
為深入實施耕地保護工作,創建以及優化相應的監管平臺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平臺政府能夠將大數據全面利用起來,統計以及評估轄區內的耕地質量與數量,經過對耕地保護工作有效開展監控與分析,可以制定相應的保護政策,更好地提高耕地保護工作的綜合效率[6]。除此之外,各級政府還應該大力研發相關檢測技術,經過技術提升,建立應用平臺,有效監測耕地的綜合質量以及數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從完善耕地質量管理保障體系;有效利用耕地;優化土地約束體制以及征用程序,提升征地補償標準;制定責任目標,嚴懲破壞耕地行為;建立有關監管平臺等策略入手,以實現農村耕地保護的不斷優化。我國的經濟建設需要依賴土地資源的大力支撐,于是耕地保護屬于一項難度很高的任務,有效開展耕地保護工作,不但可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使農業實現深入發展。為了將耕地保護工作落到實處,離不開各個部門互相交流與合作,強化宣傳力度的同時,提升監管懲罰力度,確保耕地紅線不受到極大的威脅,努力維持社會的穩定以及和諧。
參考文獻:
[1]劉勁哲,樊永強,韓燕麗,等.加強耕地保護保障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J].江西飼料,2019(1):3.
[2]曾新,鮑海君,韓璐.鄉村旅游發展中的耕地保護問題——以江西省為例[J].上海國土資源,2018,39(3):5.
[3]劉桃菊,陳美球.中國耕地保護制度執行力現狀及其提升路徑[J].中國土地科學,2020,34(9):7.
[4]陳美球,劉桃菊.新時期提升我國耕地保護實效的思考[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8,039(001):1-8.
[5]趙邦宏.推進耕地確權完善土地"三權分置"——評《我國農地確權對耕地保護影響研究》[J].經濟論壇,2017(11):1.
[6]儲浩.鄉村治理視角下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策略探析[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20,000(0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