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1-0-03
0 前言
隨著城市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社會大眾對城市環境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有必要加大力度開展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從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滿足社會大眾對于優質生活環境的需求。為了切實保障生態城市規劃的質量,促進該項工作的順利完成,需要積極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從而切實打造出更加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推動我國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水平的不斷優化提升。
1 生態城市規劃和環境藝術設計
1.1 生態城市規劃
根據城市的建設以及發展規劃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念,旨在促進城市化建設與發展階段的環境保護,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從而保障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有效降低對大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在生態城市規劃階段,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以現代化科學技術為手段,積極開展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規劃設計,并且著力加強對大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保證在城市化建設與發展階段,將對大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本質上來講,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最關鍵的環節便是優先考慮生態環境,致力于充分調和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最終的目標便是有效引導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水平的持續性提升,同時逐步實現對城市當中各項生態資源的綜合利用,建立起可供社會大眾欣賞、休憩的自然生態景觀,提高社會大眾的城市生活舒適度。
1.2 環境藝術設計
通過繪畫、雕塑等藝術手段逐步開展藝術設計,并且在此期間將環境保護與藝術設計二者充分結合,全面統籌二者的優勢,從而創造出更加契合社會大眾審美需求以及環境保護需要的藝術環境。通過該項舉措不但可以有效保護大自然,維持生態平衡,同樣也能夠將人類社會生產與發展對大自然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提供更加舒適美觀、輕松愉悅的生活場景與環境[1]。在環境藝術設計規劃階段,需要充分考慮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以及精神生活享受需求等,綜合多方面因素開展環境藝術設計規劃,逐步將環境保護理念與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將城市建設、景觀規劃等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更好的城市生活環境,確保社會大眾能夠擁有可以欣賞的優美環境,而這也充分發揮了環境藝術設計的作用,其對于推動城市化建設與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2 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作用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階段,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是其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城市化建設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社會大眾的生活舒適度,同時也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所以說,為了進一步提高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質量,需要加大力度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從而通過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也給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優美的生活環境[2]。從本質上來講,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積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屬于一項創新性舉措,通過該項舉措,能夠將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有效融入城市化建設與發展當中,并且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逐步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起生態環保理念,并且更加積極地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從而構建全民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模式,提高社會建設與發展的質量。除此之外,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也能夠建造出更符合社會大眾審美需求的大自然生態景觀,從而給城市景觀有效增色,促進城市建設與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發展期間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持續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舒適度與幸福感。
3 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問題探討
在生態城市規劃中積極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其中有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通過該項舉措可以有效促進生態城市建設順利展開,并且提升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水平。而對于環境設計藝術來說,其涉及多個學科以及行業,體系較為龐大,因此設計工作也有一定的難度,導致生態城市規劃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問題,同時也阻礙了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在實際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3.1 對環境藝術設計存在認知誤區
在生態城市規劃期間,加大力度開展環境藝術設計是最為關鍵的工作內容,該項工作能夠有效保障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推進城市化建設步伐。然而在實際中,一部分設計人員缺乏對環境設計藝術的正確認知,因此在設計工作進行期間并未給予環境設計藝術足夠的重視,致使其在工作當中頻頻失誤。在實際當中,需要設計人員具有藝術性與文化性的理念,才能保障環境藝術設計的質量契合生態城市規劃需求。然而,一部分設計人員對環境藝術設計的認知存在誤區,并且這一部分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職業素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影響了環境藝術設計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的實踐效果,無法充分根據生態環境規劃建設需求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因此降低了該項工作所取得的成效[3]。實際上環境藝術設計囊括多個領域,同時比較復雜,甚至在一部分環境藝術設計期間需要充分考慮周邊的環境以及城市的氣候等因素。然而由于設計人員的疏忽,并未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而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因此該項工作的質量明顯降低,導致環境藝術設計方案無法與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之間充分契合,浪費了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資源。
3.2 整體設計方案可操作性不強
當前,整體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相對較弱同樣也是環境藝術設計在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生態城市建設與規劃所取得的成效明顯降低,同時也并不利于保障城市化建設水平的持續性提升。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環境藝術設計方案與生態城市整體發展趨勢之間出現一定的不協調問題,導致城市當中的原有建筑與景觀之間無法達到和諧的狀態,而這顯然并不利于綠色生態城市建設水平的提升。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往往需要進行單獨的區域劃分,而這種區域劃分的形式顯然會影響到整體的環境藝術設計效果,同時這種模塊化的設計形式也會對工作人員的設計過程造成影響,一旦某個區域當中存在干擾因素,便可能導致環境藝術設計方案無法投入實踐,而這同樣也并不利于推進生態城市規劃的順利進行。所以說,整體方案的可操作性相對較低是生態城市規劃階段存在的重要問題,對于綠色環保理念在城市建設與發展當中的全面落實造成一定的制約。
3.3 整體與局部設計之間存在矛盾
整體設計方案與局部設計方案之間存在矛盾同樣也是生態城市規劃期間存在的顯著問題,二者之間的矛盾導致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無法順利展開,因此降低了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在實際當中,展開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需要設計人員投入足夠的精力,細致思考整體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布局,同時對各個區域模塊進行全方位考量。因此設計人員需要考慮的因素以及內容相對較多且復雜,一旦其中某一個區域的設計方案處理不善,便有可能導致局部設計方案與整體設計方案之間不協調,而這顯然會影響到城市化建設與發展的腳步[4]。在實際當中,主要表現為整體設計方案的規劃制定并未充分考慮到局部設計方案,導致生態城市規劃發展相對緩慢,同時也無法在環境藝術設計當中有效融合多元化元素,降低了生態城市建設的效率,并不利于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創新。
4 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策略
為了全面提高我國城市化建設與發展的水平,切實打造出綠色環保、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有必要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積極開展環境藝術設計,通過環境藝術設計促進城市建設與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美的城市生活環境,有效增強人民群眾生活舒適感與幸福感。在環境藝術設計階段,需要適當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4.1 強化對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認知與了解
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為了進一步提升環境藝術設計的水平,促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井然有序地向前推進,主要任務便是加強對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認知與了解,從而充分明確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全面協調環境與藝術設計二者之間的關系,并且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核心,積極展開多元化設計,以此有效促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井然有序地向前推進[5]。首先,設計人員必須加強對綠色環保理念的了解與認知,深入剖析綠色環保理念的本質內涵,探索綠色環保理念對于生態城市規劃的促進作用,研究如何通過綠色環保理念提升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從而在環境藝術設計期間致力于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更加優美的城市生活環境,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舒適度。除此之外,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融入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同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到城市的實際發展情況,注重保障城市景觀之間的協調性,把握好生態價值觀、生態美學、人文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的綜合運用,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念,從而使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取得更好的成效,有效促進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
4.2 增強整體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
著重增強整體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樣也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關鍵性步驟,對于生態城市規劃的順利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整體設計方案展開細致的思考以及分析,致力于保障環境藝術設計方案的科學性。首先,需要科學開展城市空間的規劃設計,對城市當中的建筑設施以及綠化等方面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量,注重對于建筑高度、外觀以及整體布局的思考,著重增強自然環境以及建筑物之間的協調性,從而使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之間能夠實現平穩過渡,為城市景觀營造更強的空間感[6]。其次需要注重城市的綠化設計,通過綠化設計方案逐步幫助社會大眾緩解繁重的生活與工作壓力,使之能夠享受美好的城市生活,在欣賞城市景觀的同時調節精神狀態。因此,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可以在合適的區域之內選擇種植樹種或者是樹木移植等,通過以上舉措保障城市空間的生態屬性,切實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使生態城市規劃取得更好的成效。
4.3 注重保障整體與局部設計之間的協調性
加大力度保障環境藝術設計整體與局部方案之間的協調性,對于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順利推進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能夠有效保障生態城市規劃事業井然有序地向前推進。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期間,設計人員必須著重思考整體環境藝術設計方案與局部設計方案之間的關聯性。首先從生態城市總體發展方向的角度思考整體設計方案,之后在整體設計方案之下將城市當中的各個區域劃分為小模塊,隨后對各個模塊進行環境藝術設計,通過以上的形式有效保障局部設計方案與整體設計方案之間的協調性。例如,各個環境設計模塊可以充分圍繞水污染治理、綠色自然景觀規劃、綠色植被種植等方面開展設計,使之充分契合整體生態城市規劃的需求,促進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井然有序地向前推進,保障我國城市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5 結語
在我國城市化建設與發展中,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是其中重要的發展任務,通過該項舉措可以將綠色環保的理念有效融入城市發展之中,強化城市發展的環保屬性,從而降低城市化建設對于大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生態城市規劃的質量,需要積極開展環境藝術設計,通過環境藝術設計促進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有序向前推進,提升城市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思凱.基于生態設計理念的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8):50-51.
[2] 熊勇超.“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0(8):179-180.
[3] 劉曉婷,李殿生.論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J].城鎮建設,2020(5):39.
[4] 肖攀峰.“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融合思路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3):110,112.
[5] 陳進良.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理論應用策略初探[J].中國房地產業,2020(4):57.
[6] 鄒俊,王晶.論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應用策略[J].工業建筑,2021,51(6):255.
作者簡介:嚴菲(2000—),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城鄉規劃、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