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郜城第六實驗小學 李敏
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對小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照本宣科的學習方法并不能幫助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會逐漸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感到麻木。小學生在學習上自律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設計教學方式,通過不斷引導使小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然學生真正愛上數學這門學科。
通過不斷改革創新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教育新課改推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教學方針,滿足了現代教育中的要求和學生的綜合成長。小學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一個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重要培養階段。數學教師在這個階段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在潛移默化中讓小學生養成自己學習的好習慣,能讓學生在未來學習中更好地掌握知識,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得到緩和,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會更加牢固,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升,以此看出,師生關系和諧十分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學生對教師的抵觸感,使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勇于向教師請教。同時,小學生對教師的講解能理解得更加深刻,對知識的認知更加牢固,學習質量得到了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提升。
數學教學里,自主學習與淺層學習之間的關系是相對應的。自主學習并不是讓教師教授深奧的知識,而是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根據小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經驗相結合創建新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培養可以參考以下幾項措施進行。
1.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固有思想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就是枯燥無味和煩瑣的。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需要教師調動學生對未知的數學知識的好奇心,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可以通過設計教學問題進行。教師可以通過導入環節提出一些象征性的問題,為后面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做鋪墊。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提出與生活接軌的問題,讓學生可以調動生活經驗進行自主分析。如“在生活中我們的代步工具上輪胎是什么形狀的?換成其他形狀會怎么樣?為什么只有圓形可以行駛?”學生會自主思考,并對答案產生好奇心。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探討,以此活躍課堂氣氛,并讓學生在討論中充分激發探索興趣,改變對數學的固有知識,認為數學知識也是有趣的、貼近生活的,以此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2.通過問答式教學,調高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學生正處于好奇心重、愛動性強的階段。同時,學生在這個階段的想法和對事物的認知都比較抽象,對那些形象具體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在數學教學上,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對預期教學目標的達成也有很大幫助。例如,在進行“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時,可以對學生提出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有什么比較突出的特點等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不斷自主思考、自主學習。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把握知識重點,還要在學習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數學學習技巧,小學教師要靈活地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進一步研究數學內涵,通過對多種數學教學方式的研究,培養學生的思考創造性,活躍小學生思維能力。對學習階段的分解,能夠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建立起相應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學靈活性大大增強。教學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意義,預習過程中讓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寫下來,帶著疑問進行學習,并在教師講授過程中對比自己之前的理解,看是否存在差異。
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掌握牢固,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正確認識師生角色,教學中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構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美好師生關系,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和個人思考時間。教材中有許多內容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些教材中包含著很多現實有趣且極具探索性的內容。比如,教師在教授小學低年級學生“7+3”算數過程時,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小組成員進行內部討論,最后看看哪個小組能寫出最多解題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只能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不能直接給出答案,也不可從單一角度評價學生討論結果的好壞,要從過程出發,發現學生的創新點。針對這些創新點,教師要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學科的知識要點不是單獨的板塊,不同的板塊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學生對知識的聯結能力。教師應該為學生對數學原理、概念之間存在的關聯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對知識結構形成正確的認識,并使這些認識成為學生知識聯結的重要部分。如在小學數學中四邊形和三角形一章知識點時,需要數學教師幫助學生充分聯結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知識內容,從中對學生的聯結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與鍛煉,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翻轉、移動得到規定形狀,并在計算面積時,兩者的面積計算聯系起來,得到與圖形知識結構相關的內容。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結,培養和發展了聯結能力,將能更輕松理解和數學知識,可有效減輕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心理壓力,有助于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

總而言之,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關系,所以在數學教育上,需要教師通過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興趣為主,通過一些引導與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興趣,使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從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