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邸琳



摘 要:四川省民辦職業院校歷經三十多年的辦學經歷,始終致力于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作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要深入推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結合本專業領域,到對應行業進行實踐。鑒于專業課教師實踐操作能力不足,直接影響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提升高職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四川省職業院校為研究對象,將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從政策執行層面、教師自身專業、教師考核等方面進行研究并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關鍵詞:專業課教師;企業實踐;對策研究
2010 年以來,國家相繼頒布一系列重大職業教育政策。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到《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等,都對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提出相關的政策規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第十六條提出:“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組織教師企業實踐,是加強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組織教師企業實踐,是加強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政府及有關部門、行業組織、職業學校和企業要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完善相關支持政策,有效推進教師企業實踐工作,同時,企業應充分體現服務社會的能力,依法應當接納職業學校教師進行實踐。
一、專業課教師進行企業實踐的現實意義
2020年14號文件中,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第八條中指出,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探索適應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培育一批具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能力的教師,建設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完善“雙師型”教師考核認定標準,將體現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的雙師素質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
根據2020年四川省民辦高校名單顯示,截止2020年6月,民辦高校在全國有733所,其中四川省有51所。為了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建立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的教師隊伍,推進學校課程改革和品牌特色專業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倡教師進入企業實踐,將企業實踐專業知識、技能運用到所教授的專業知識的應用,掌握理論與實際的差異,以提高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的實用性、針對性。從而培養出學以致用、服務區域市場的高素質人才。[1]
鑒于高職教育師資結構的相對單一性,民辦院校教師來源主要有退休公辦院校教師,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以及少量本科生,呈現兩頭多,中間少的局面,即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和退休公辦教師較多,企業從業經驗相對缺乏。通過企業實踐,能夠了解與自自己所教專業相對應企業、行業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當前崗位的最新動態,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在課程教學中把行業現狀和特點如實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盡早與社會接軌,不至于讓學生走出校門,與行業實際脫離太遠,從而產生種種不適應的情況。亟待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緊跟時代的步伐。鼓勵并支持專業課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就尤其重要。
二、專業課教師企業實踐現狀
(一)專業課教師對企業實踐政策的認知
2020年14號文件中,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第八條,充分體現相關政策規定把高職院校的所有任課教師都納入到了企業實踐的規定中,專業教師應積極參與企業實踐。通過對四川省民辦職業院校68名專任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在表1中,對于“了解教育部關于高職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的相關規定”,教師有79.41% 選擇基本符合或完全符合,11.76%教師表示不贊同或不清楚。這說明占大多數的教師對參于企業實踐政策的認知達到較高比例,學校對教師企業實踐政策的宣傳比較到位,但是教師企業實踐政策執行宣傳力度仍然不夠。對于“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活動很重要”,95.59% 的教師選擇基本符合或完全符合。說明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非常認同參加企業實踐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政策的認知已達成一定共識。
(二)專業教師是企業實踐的主體
專業教師是實踐的主體,其對企業實踐的認知和踐行直接影響企業實踐的最終效果。根據表2結果顯示,如果進行企業實踐的時間不能折算正常的課時,而正常課時缺失的情況需要單獨扣除,則不太愿意參與企業實踐。專業教師實際每年去企業實踐的時間30天及以上占比35.29%,16-30天占比16.18% ,1-15天占比25% ,沒有具體規定占比23.53%。可見上述數據經過折算之后和《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中規定的“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還存在一定差距,教師企業實踐累計實踐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是較為普遍的現象。
(三)組織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的形式
如表3所示,對于“組織教師企業實踐的形式”問題,其中,選擇企業觀摩、參與企業組織培訓、在企業生產或培訓崗位上操作演習、參與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其他的百分比分別為69.21%、60.29% 、66.18%、39.71%、23.52%。
由此可見,選擇企業觀摩的比例最高。盡管66.18%的教師選擇在企業生產或培訓崗位上操作演練,然而結合調研訪談分析,由于教師到企業實踐時間較短,而且短期不會為企業創造收益,所以企業一般不會讓教師到核心崗位進行實戰演練,對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有一定局限。
(四)教師企業實踐的激勵
如表 4所示,對于“貴校對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發放相關補貼”,58.82% 的教師認為非常同意或同意,41.18%教師認為不清楚或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說明不少高職院校不重視教師企業實踐,為教師提供企業實踐的經費支持不足。 對于“專業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有職稱晉升優勢”,67.65% 的教師認為非常同意或同意,但是仍有32.36% 的教師選擇不清楚或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說明是否具有企業實踐經歷并不是一些學校教師職稱評審的必要條件,不會影響到一些高職院校教師的職稱評審,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動力不足。
結合調查分析,這些的確是制約教師企業實踐政策執行的主要因素。從政策的認知與職業學校對政策的執行情況,再到教師對企業實踐重要性認知,企業實踐形式,激勵措施等對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的最終實現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實踐措施
(一)至上而下的政策支持
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首先,相關部門制定教師企業實踐政策時,明確教師企業實踐是作為高職院校教師“雙師型”的必備條件,有利于加大師資隊伍建設。但是,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難以實現預期目標。針對專業課教師教師企業實踐,地方教育部門可以綜合產業、行業及企業的力量,為教師實踐提供更多與專業相匹配的崗位平臺。[2]其次,作為高職院校,可以積極為教師置換課時,在校企合作中選擇適合教師專業的崗位。在課時安排上,優化教師企業實踐時間,提升教師收入水平。
(二)完善教師實踐鍛煉建設制度
專業課程教師實踐鍛煉工作較難管理,考核以及實踐鍛煉教師動力不足問題,在于學校對推進這項工作準備不足,沒有全面系統地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專業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需要經過精心的準備和計劃,學校還要全面考慮到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時的薪酬問題,因此要取得較好的效果需要校方對實踐鍛煉管理落實到位,做好計劃、統籌、協調、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工作。
做好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建設,具體可從三方面入手。第一,與教師教授專業課程的相關企業合作。學校每個寒假或暑假前一個月幫助教師制定教師企業實踐鍛煉計劃,便于寒暑假直接進入企業崗位。一個教師根據自身情況,每年度實施一至兩次企業實踐,每次15天左右。第二,專業課教師企業實踐內容,教師每天做好工作日志,將崗位要求的技能、技術進行整理成冊,最后形成實訓手冊。第三,年終匯總。每年度末,進行企業實踐的專業課教師將當年的企業實踐進行總結,便于下一年度在企業實踐中能夠實現自我的更大提升。
(三)加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動力
赴企業實踐鍛煉雖然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提高其職業素質,向“雙師型”教師努力的目標可以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師接受實踐的安排,但由于實踐鍛煉期間教師無法承擔教學任務,課時費會縮減。雖然有些學校在實踐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費用補貼,但還是會影響到教師的收入,這就造成了教師實踐鍛煉的動力不足。[3]
教師企業實踐動力提升可從二方面進行。第一、學校發展層面。學校給予教師在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充分關注,讓教師充分認識學校的發展與自身發展息息相關,增強教師的歸屬感,愿意為學校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努力。同時,建立專門校企聯絡部門,根據每個專業特別,設置不同的企業實踐鍛煉崗位,為教師提供多樣性的選擇和企業實踐指導。第二、教師層面發展。教師充分認識企業實踐的重要性,合理規劃教學與企業實踐的安排,將企業實踐作為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與企業共同開發校企合作講義,實訓操作案例等,從而豐富教學內容。
(四)優化教師考核制度與方法
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進行企業實踐不能做到連續性,所以企業接收教師實踐鍛煉以及保持長期合作相對較難,導致教師考核難以操作。根據調研走訪了解到,四川省部分民辦職業學校把專業課教師企業實踐作為教師職務聘任、考核和晉升的重要指標,少數學校給予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個人獎勵補貼。[4]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利用教師寒暑假時間,讓專業教師到對口企業進行企業實踐,取得初步成效。專業教師利用假期進行企業實踐,結合企業對具體崗位的要求,對教師進行考勤、業務操作等的考核。學校給予教師每天50-100元不等的補貼,由于是短時間到企業進行企業實踐,暫時未涉及企業支付專業教師薪酬。目前為止,多數企業對于專業教師在企業實踐中表示一致肯定,企業還對專業教師帶領學生競賽給予了資金、獎品的支持。另外,企業也邀請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如講座交流等,并給予一定酬勞。
(五)加強企業對教師企業實踐的接受度
目前,高職院校較難聯系到優質企業以推進專業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工作,即使能夠聯系到企業,企業也很難按照學校提出的要求進行師資培訓,而是把實踐鍛煉的教師當做員工固定在相應的崗位上。出于企業的營利性,其無義務和責任來培養高職院校教師,培養的教師也不會為企業創造更多收益,甚至會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由于生產任務和經營管理等因素,企業很難按照學校的要求安排實踐內容和培訓內容,也很難保證教師能夠獲得符合專業要求的職業技能。國家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到高職教育中去,這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針對企業教師的企業實踐接受度,可以從政策層面給予一定政策支持,讓企業愿意真正接受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學習、實踐和鍛煉。對于這些企業,地方政府可以在政策指導、稅收優惠、產業發展、行業發展以及融資等方面進行支持。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及其教師高度認可教師企業實踐對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普遍重視教師企業實踐工作,有利于教師企業實踐政策執行,企業實踐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師成為“雙師型”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職教育在對接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順應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教育,高職教育則是重點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提升區域經濟的產業競爭力。其次,高職教育的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優化產業升級,使產業結構分工更加明確、細化。
政策部門將鼓勵學校進行教師企業實踐,將實踐指標納入辦學水平的指標。高職院校應充分從政策引領出發,認識其專業教師企業實踐重要性。加大教師企業實踐的深度與廣度,形式與內容都要兩手抓。加大校企合作深度,真正讓企業和學校實現雙贏,才能提升企業參與教師實踐鍛煉的實施當中。學校為教師企業實踐提供足夠的經費支撐、課時轉換,解決教師的教學、生活問題,讓教師能夠充分參與到企業實踐當中。提升教育認識企業實踐的重要性以及參與度,將企業實踐與教師晉升、考核等緊密結合越來。從政策層面、學校層面、企業層面以及教師層面有機統一起來,從行動中體驗企業實踐的優勢,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產業、行業、企業和崗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邵春祥.關于“雙師型”教師隊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
[2].李瑛娟.高職院校教師企業頂崗培訓實踐探討[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02).
[3].史超超.高職院校教師職業生涯發展困境與出路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6(05).
[4]張晉,管丹.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政策執行的調查報告[J].職教論壇 2016(20).
作者簡介:
王芳(1981- ),女,講師,主要從事經濟學、職業教育研究。
本課題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研究中心)項目,項目名稱:《四川省民辦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