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培霞
【摘? ? 要】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等,從而提出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路徑,即注重引導學生興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等,旨在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教學法;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2-0016-02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uch as students low interest and singl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poses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at is, focusing on guiding students interests and adop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e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es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thod
體育是一門基礎課程,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從當前小學體育的發展現狀來看,學生興趣不足,因此,教師應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
一、小學體育課程興趣培養與疏導的意義研究
由于體育課程不僅能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力,避免一遇到困難就畏縮、逃避現象的發生。總之,體育課程在小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據當前小學體育的發展來看,其中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小學生正處在兒童發展時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旺盛等特點,雖然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好奇心較為旺盛,但是容易受到影響,再加上自控力較差,因此,無法對體育活動產生長久的興趣。
現階段少數教師認為,喜歡體育運動是小學生的天性,無須過多的引導,但是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懵懂時期,并未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也無法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如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小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特點,從而進行體育興趣的培養和疏導,帶領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塑造終身運動的觀念,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提升小學體育課程興趣與疏導的具體路徑
(一)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后,要求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課堂上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但是現階段教師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沒有及時調整教學觀念,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課堂上以講解基本的動作為主,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小學生年齡較小,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還未完全,自控力薄弱,而在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時,往往占據著主導地位,掌控整個教學內容,造成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令學生無法按照實際需要進行學習,再加上體育課程的強度較大,容易令學生感覺到疲倦,最終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展開教學,例如,小學生心理發育還未成熟,因此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同時好奇心強,喜歡表現自己,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逐漸豐富教學內容,將小學生喜歡的事物與整個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喜好,開展以“森林運動會”為主題的接力賽,將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接力比賽,每一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要扮演的動物角色,利用這種方法能讓整個班級的學生均能參與其中,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其次,由于小學生身體還未發育完全,身體協調能力不足,因此,在體育教師教學過程中,要耐心細致地進行動作講解,還需要合理地設計動作難度,令全體學生均能參與其中。例如,可以采用言語誘導的方法,幫助其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在這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喜好進行誘導,在課堂上列舉一些優秀體育人物的事跡,如吳敏霞、博爾特等,通過語言誘導,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最后,由于當前小學生仍舊處于發展的狀態,部分學生很少參與集體活動,因此,體育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導,盡量多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令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總之,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因材施教,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小學體育的課堂質量,與其他應試教育相關的課程相比較,體育課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學生基本的體育動作,帶領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加強學生的基本素質。但是現階段大部分學校對于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能力要求不高,導致經常出現由其他科目教師兼任體育教師現象的發生,課堂質量不高,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限制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部分小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較高,主要是因為其認為體育課程可以在課堂外面玩耍,因此一旦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專業化的鍛煉,就會顯著降低學生的積極性,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小學生對體育課程存在誤解,也容易降低其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一些具有啟發性質的教學方式,強調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榜樣教學法,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并不成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樹立良好的榜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例如,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運動員的視頻,如劉翔、郭晶晶等,同時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中國女排的故事,感染和激勵學生,然后教師讓每一名學生講述一些自己知道的體育知識,或者是喜歡的體育運動員,利用課程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勇于接受挑戰。除此之外,教師也必須高度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榜樣帶頭作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自己的角色具有充分的認識,充分利用語言和眼神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喜好,有助于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另外,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下,均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另外,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期間,要公平公正,否則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例如,在分組教學選擇組長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公平競爭的方式,選取小組組長,然后以小組的方式開展體育活動,利用這種方式不僅能令體育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還能培養其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四)發揮競技體育模式的作用
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因此,在對其興趣培養與疏導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小學生這一發展特點,將競技體育的教學模式引入體育教學中。以比賽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不僅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也有助于小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另外,教師可以將競技體育與小組教學方式相融合,例如,在足球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將班級分成兩個小組,在講解完足球的基本知識以及規則之后,學生進行比賽,采用競技體育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競技體育的魅力,還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要想培養和疏導學生的體育興趣,就必須立足于當前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充分了解其興趣愛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實現提升其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
三、結語
總之,由于體育課程不僅能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其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和教師應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主動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全面提升小學體育課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龔紅軍.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江西教育,2020(15).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