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華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與落實,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對于科學教師來說,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對于新鮮好玩的事物非常感興趣,而科學教學中,也有很多能吸引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中,讓他們能享受科學學習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學習興趣;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2-0076-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For science teachers, not only should students lear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but also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more curious and are very interested in new and fun things. In science teaching, there are many content that can attract students to lear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o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ote themselves to learning with full enthusiasm, so that they can enjoy the whole process of scientific learn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inquiry ability .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efficiency
一、增強導入的趣味性,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
科學學科中包含著很多學生不知道的奧妙,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小學生不管是見識和閱歷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科學這一課程的時候往往對科學課中有趣的知識產生興趣,但是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也會更加深入,部分學生會發現科學課程的學習并不是那么有趣。為此,在備課階段,教師就需要認真準備。在課堂導入階段,一定要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去探究。例如,在學習關于“摩擦力”這一科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在導入階段就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小李在光滑的地面上走路不小心摔倒的畫面,然后詢問學生:“為什么在光滑的地面上,人常常更容易摔倒?”“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避免摔倒?”同學們此時躍躍欲試,有的學生說:“在地上鋪一條毯子就不會那么滑了?!庇械膶W生說:“可以穿上防滑運動鞋?!苯處煷藭r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做法有效果。通過這種與學生實際生活有很強關聯性的例子進行導入,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引導學生去分析、思考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力。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關于摩擦力相關實驗,學生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對于活動的參與度也會更高。
二、在教學中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設問題情境
提問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最為常見的方式,也是師生進行有效互動的方式。在小學科學課上,教師通過有效的問題能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通過自己的探究來學習知識。為此,教師需要做好提問的準備,通過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習關于杠桿相關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所觀察到的杠桿原理詢問學生:“我們如何把這種原理應用到生活中?這一原理的好處是什么?”通過這種發散性的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小學科學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都比較簡單,很多都來源于自然,與學生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把更多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能認識到科學學習和實際生活的關聯性,讓他們利用所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創設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這樣也能和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例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關于聲音的不同類型學習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去談一談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不同種類的聲音?這些聲音給他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然后教師播放生活中不同的聲音,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在情境下進行討論。這種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就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提升學習積極性。
三、優化教材中的實驗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材中,有都有很多科學實驗。而科學實驗也是學生普遍比較喜歡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認真分析教材來優化教材中的實驗,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地區的學生有所差異,教材中的實驗課雖然非常有趣,但是教師如果想把實驗課上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進行一定調整。結合小學生好動愛玩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學習和玩相結合,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感受到科學課帶來的樂趣。
四、通過有效評價強化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都非常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教師對于他們的肯定也是他們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通過有效的評價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這能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強大的動力,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獲得教師表揚之后,就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樣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得到提升。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當學生問題回答得非常好的時候,教師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在一些科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小獎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而對于那些問題沒有回答上來的學生,教師則需要進行鼓勵和啟發。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疑問和不同的意見,教師要進行耐心的引導和解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五、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強、趣味性強的特點,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靠板書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很容易對此學習的內容失去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信息技術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呈現方式新的內容,讓學生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科學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學習“自行車的車胎為什么會爆裂”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并且通過微課的形式把車胎爆裂中分子的體積變化也呈現給學生。這種直觀的學習方式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需要增強導入的趣味性,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展開學習。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和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并且優化教材中的實驗,發揮實驗的作用,還可以通過有效的評價來強化學生學習興趣。最后,教師還可以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潘玉來.試論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興趣[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2]楊世健.淺談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2).
[3]林英.論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福建教育:D版,2013(01).
[4]張福鑫.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0).
[5]陳海濱.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孩子天地,2020(02).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