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而且還能實現美術教學方式的優化,以促使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探究;合作學習
所謂的合作學習,其主要指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學生分為若干組,以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與教學目標的完成。小學美術的具體教學時,通過合作學習的運用,學生在具體學習中,能夠積極地和教師及其他學生實施交流與溝通,并突破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學生在具體學習時,經過與教師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還能使學生充分發現美術當中的意境美與線條美,經過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師生、生生之間碰撞出創作美術作品的火花,以促使學生對相關美術作品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學生自身的美術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 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開展的問題
新課改時期的先進化教育理念下,小學階段開展了許多的輔助性學科,但音樂、美術等學科仍舊沒有獲得師生的廣泛重視。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沒有準確地把握到課堂的教學節奏,在具體教學中通常會產生混亂狀況。當教師遇到“問題”學生的時候,美術教師就會用到不合理或不科學的方法進行批評,并引發更多的無法控制的狀況。因此,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需注重對相關問題的分析,并從不同角度考慮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開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教學的過程太喧嘩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是大班授課,學生的人數較多,幾乎能達到50人左右,這種狀況下開展美術活動,就會出現班級秩序較為混亂的現象。首先,對于小學生而言,其不僅年齡小,而且自制力不足,即使是教師反復地強調安靜,也無法達到好的效果,甚至是愈來愈亂。其次,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通常會忽視小學生好動、活潑的特點,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要求小學生保持安靜,或者是對擾亂紀律的學生給予懲罰或者批評,這不僅會使學生出現相應的心理負擔,而且還會對學生參與到美術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造成不利影響。最后,課堂上的喧嘩通常會分為各種類型,部分學生在勇于回答問題,部分學生想要回答問題,部分學生則想自我表現,教師可對其實施針對性管理,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與秩序性。
(二)關系緊張
目前,大部分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在實際生活中通常有著顯著的自我意識,而學生的自我意識通常會遷移至具體學習中,比如,不愿意和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成果,這種狀況下,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彼此的關系,而且還會影響到合作學習的開展。除此之外,部分美術教師在具體教學時,無法實現一視同仁,學習優異的學生通常更容易被教師所關注,而學習差的學生則會被忽略。面對這種狀況,師生、生生的關系就較為緊張,并對美術課的教學活動造成不利影響。
(三)后進生參與度不足
合作學習中,部分教師無法做到完全放手,并讓學生獨自組織活動,這種情況下,學生實施合作學習中,就會出現相應的不公平現象。比如,學習水平相對優異的學生,就會承擔大量的學習任務,對于后進生而言,其則處于邊緣化,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長期以來,學生之間的差異就會愈來愈大,基于此,美術教師就需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實施調整或者指導,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作學習中。
(四)缺乏及時的評價
小學美術的教學后,教師都需對課程的教學實施科學、總結性評價。但是,美術教師通常只是對表現優異的小組實施評價,或者和表現差的小組實施對比,而很少對其他小組或個人實施評價,這就會對學生的自身提升造成不利影響。
二、 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營造合作氛圍,就需明確學生自身的合作意識。想要使學生實現合作學習,就需將鼓勵學生進行互幫互助當作目標,將同學當作自己的合作對象,并將與其他學生的合作當作自身進步的有效辦法。教師需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在團體活動當中和其他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好處。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不僅有助于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相關任務,而且還能使整個班級都能夠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并實現教學目標。根據相關調查表明,合作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趣味性,通過協同,還能使學生學習與掌握更多知識,從而獲取到良好的成績。同時,學習合作還能使學生更好地交朋友,并與他人有效交往。同時,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氛圍營造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注重教室的布置,在合作學習時,學生需坐得更近,以便于學習資料的分享、信息交換、小聲的討論相關問題。教師也為學生留足巡視時間,最好可以在小組與墻之間留下足夠的空間。(2)構建合作規則。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需引導學生積極抒發自己的見解,以促使師生共同完成合作規則。美術教師需將課堂的決定權交還給學生,而不是讓教師強硬的要求。然后,在學生完成合作任務的時候,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盡可能組內解決,教師需在學生的自主力量得到充分發揮后,做一個幫助者。通過該教學法,不僅可以轉變學生將同學當作競爭對手的思想,而且還能使學生不再過分的依賴教師,從而實現高效合作。
(二)合作學習的小組構建
想要確保合作學習有效的運用于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就需注重合理分組,在和其他同學的磨合中,使學生逐漸學會合作,并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和他人進行合理分工,以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與其他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中,不僅可以使小學生更愿意表達自身的見解,而且還能傾聽其他人的意見,并為學生培養出良好的紀律性。基于此,構建合作學習的小組并非是幾個學生聚到一起,完成相同的問題探究,教師還需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及學習水平。首先,美術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時候,可選擇相似度較高的學生實施小組構建,并根據小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態度,對教學內容開展相應調整。需注意,在學生根據自身意愿進行合作學習時,美術教師需對小組的組成原因實施考慮,對小學生是否由于聊天或其他原因而組成的小組。除此之外,班級中通常會有許多性格內向的學生,美術教師需盡量將其與外向的學生分到一起,以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夠實現最大限度的互補,使學生形成好的合作精神以及協作精神,從而使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作用及價值得以充分體現。
(三)組內合理的分工合作
小組合作開展前,組內的成員需充分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并給予足夠的信任,積極主動地與其他組員實施合作學習。對于該點,教育家提出“積極依賴”的合作學習的概念,也就是說,使小組成員彼此產生榮辱與共的合作需要。這種狀況下,就要求學生積極地認識到開展小組合作的關聯,只有小組內的成員都完成相關任務,才能確保合作學習的任務完成。同時,每個學生都需注重自身速度與效率的不斷提高,以促使組員之間保持一致。通過積極依賴的情境,小學生就能夠深刻地體會到自身參與有助于同伴,而同伴努力也有助于自己。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共同努力,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經過相互幫助與鼓勵,獲取勝利。因此,美術教師可通過團體活動或者教育,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其需要彼此依賴。例如,對版畫的制作進行教學時,教師可讓組內的每個小學生只獲取到版畫的一個部分知識,組內第一個學生獲得版畫原理的知識,第二個學生則獲得刻制的知識,以此類推,使小組內的不同學生都能夠掌握到不同的知識,但不完整,并由每個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知識講解或者示范給其他學生,通過合作努力,獲得版畫制作的全部知識,并做出版畫作品。通過該教學法,每個學生只有經過相互配合與幫助,才能獲取其余知識,并使每個學生都掌握相關知識與方法,從而完成合作任務的同時,使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合作學習的科學評價
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合作學習開展的評價,首先,教師需在學生互動、合作中,不吝言辭,注重口頭評價,并給予學生相應的表揚與鼓勵。評價不僅需給出分數,且對學生的評價也并不是通過分數就能夠體現,尤其是小學生,其對教師的表情、語言、眼神等也是十分在意與敏感的。因此,美術教師需在學生做手工、畫畫、回答問題、參與活動中,給予足夠的口頭評價與鼓勵,如對于有獨特創意的學生,或者某小組的合作秩序井然,美術教師可引導其他學生積極學習,用掌聲給予鼓勵。通過細致的鼓勵與肯定,不僅可以使小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能使學生認為自己是榜樣,需要做得更好,或者保持良好狀態,而其他學生也會由于其受表揚,出現羨慕以及效仿心理,從而使美術課堂的整體氛圍更加濃厚,且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加有效。其次,當小組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之后,美術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完成狀況以及組內互評等,對小學生參與分組的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也就是將小組的成績與組內成員的表現進行綜合,這不僅能夠確保美術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而且還能使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在合作學習當中做出貢獻,并掌握相應的合作技巧。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的教學通常是對學生的審美意識與能力進行培養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具體教學時,美術教師需注重合作學習的積極運用,這不僅能實現美術教學形式的豐富,而且還能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以促使學生的美術能力得到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蓮姬.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打造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20(7):8.
[2]姜麗敏.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4):127-128.
[3]顧偉杰.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20(2):91-92.
[4]蘇曉婕.論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9(8):119.
[5]高利利.談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101.
[6]王樹平.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6):196-197.
作者簡介:黃雪,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