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琳 武振宇
摘要: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是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通過高校突發事件對輔導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群體中的重要角色,防患未然。輔導員應正確認識自己所扮演的三重角色,尋找輔導員工作中的難點,以思想政治引領為主線,并從以教育為出發點的學生日常管理等各個方面指導學生成長、成才,從而為培養優秀人才和“接班人”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突發事件 角色定位 工作職責
自20世紀末高校擴招以來,高校已經成為社會的特殊組成部分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大學生的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特定情況下,他們的心理情緒更易發生波動。這種心理情緒若不善加引導,容易誘發高校突發事件。高校突發事件若不合理控制,不僅會造成人員、財產的損失,而且會給高校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高校輔導員在突發事件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要積極履行輔導員工作職責,更好地發揮輔導員在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是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關于加強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2005)、《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2006)、《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2018年)等相關文件,對于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地進行規范和要求,從而促進了高校教學任務的有序開展,為學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穩步推進高等教育的現代化進程,推進高等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如何建設一支高水平、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如何更有效地發揮輔導員在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如何積極應對高校突發事件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明確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工作職責是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輔導員”這一稱謂經歷了政治指導員、政治輔導員、輔導員三個階段。政治指導員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制度創新,是三灣改編以來在紅軍大學設置的、主要從事軍隊的思政教育;政治輔導員制度是在1951年政務院批準的《關于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的報告》中首次提出;高校輔導員制度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國內國際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傳統的思政工作已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4年8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其中首次提出了“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班主任隊伍”。2005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這是我國首次出臺針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文件明確指出輔導員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維護高校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長效機制”。2006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了輔導員在高等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輔導員兼具“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
2017年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這是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政黨層面三個維度對高校輔導員做出的宏觀定位。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是國家培養合格公民的需要,是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需要。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鮮明特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最佳體現,為實現“教育強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充分體現了黨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全新設計,是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最好回答,是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的需要。“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這是國家培養合格社會公民的需要。高校教師應當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導大學生胸懷祖國,堅定理想信念。“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從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健康生活”兩個方面對輔導員工作的定位,是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需要。
二、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作用發揮
(一)“骨干力量”角色作用的發揮
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作出了“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重要指示。面對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輔導員應不斷提升工作實效,扎實推進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發揮輔導員“骨干力量”的角色作用。
扎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青年大學生補好“精神之鈣”。積極發動青年大學生參加團中央“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學習活動,使得青年大學生對近期的思想政策有明確的認知,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而有效地傳遞給青年大學生,幫助大學生堅定信心;組織以“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通過群體間的學習和交流以及積極有效的實踐方式,多形式、多層面、多角度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親和力。
(二)“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角色作用的發揮
輔導員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日常思想動態,真正做好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組織一支有能力、有號召力、團結向上的班委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抓好日常的考勤監督,維護課堂紀律,為同學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危機發生前,輔導員應組織建立起由學生干部、社團等組成的信息分析、反饋及傳遞機制,使學校各方面情況能夠比較完整及時地傳遞到學校決策層。在危機發生時,輔導員應在第一時間了解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利用好新媒體技術手段,暢通上報渠道,建立“零報告”“日報告”制度,每日上報學生身心狀況,做到準確匯報、及時匯報,加強預警預測。同時,輔導員應加強宣傳引導,提升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防控意識。危機發生后,如果處于可控范圍內,應當響應學校號召與相關政策,積極組織學生的課堂教學。
(三)“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角色作用的發揮
輔導員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應堅守崗位,積極履行輔導員工作職責,更好地發揮輔導員在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為學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當代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青年大學生必須學好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抓住青年階段的黃金時期,把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作為首要任務。輔導員應及時了解青年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在了解突發事件的同時合理安排學習生活。在鞏固專業課知識的同時,應當注重課外延伸,整合好網絡資源,定期給學生推送一些專業相關的講座或是高校網絡課程,使得學生有一個全方面的發展。
三、結語
高校輔導員角色是由“思政教育方面的專家”到“教師隊伍的組成部分”,再到“三重角色”的轉換。由此可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關于輔導員的角色定位,黨和國家對其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真正承擔起輔導員的三重角色,教育好學生、管理好學生、服務好學生,使青年大學生真真正正成為國之棟梁。
高校突發事件的合理預防與應對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一次檢驗,有助于增進師生交流的機會,有助于建設一支高水平、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有助于更好地發揮輔導員在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通過高校突發事件對輔導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輔導員應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尋找輔導員工作中的難點,以思想政治引領為主線,并從以教育為出發點的學生日常管理等各個方面指導學生成長、成才,從而為培養優秀人才和“接班人”做出貢獻。
基金項目:2019年度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9XSY008)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01).
[2]教育部..關于加強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2005-01-1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3017/201001/xxgk_76797.html.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7(34):28-32.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9-09(01).
[5]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