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數學為中考必考科目,具有較強邏輯性、知識點繁多、難度較大的特點,許多初中生數學成績并不理想,與其缺乏有效復習有直接關聯。復習課缺乏新鮮感,對學生吸引力較弱,通常不受重視,但通過復習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將零碎知識點串聯,并消除板塊化學習的負面影響,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夯實基礎。文章聯系實際,詳述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導向;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復習為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幫助學生審視自身知識掌握牢固程度,查漏補缺,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系統化框架,并加強各板塊聯系,基于整體觀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提升靈活運用、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初中數學復習課程不可或缺,教師應采取科學高效的方法幫助與引導學生對過往內容進行回顧,從中獲取靈感和啟發,不斷提升自我,鍛煉數學核心素養。
二、 數學核心素養綜述
新課改背景下,育人成為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則是育人工作的重點內容,是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學科學習,逐漸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充分鍛煉各方面能力,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良好品格。數學學科素養內涵豐富,集中體現了學科的課程目標,是深入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財富。其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數學抽象
數學抽象指對數量關系與空間關系進行抽象,從而獲得某個研究對象和主體,其主要包括數量關系、圖形關系與概念關系,從中抽象出一般規律后,再使用準確嚴謹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可將其轉化為數學問題。數學抽象是數學學科中的基礎思想,能夠反映數學本質特征,化具體為抽象,是從實際問題中獲得數學問題的重要途徑,能夠生成新的數學命題、定理、方法等。學生必須具備數學抽象,才能夠在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把握問題本質,并將其轉化為可研究的數學問題,最終解決。
(二)數學建模
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得到研究對象后,采用數學思維和方法將其轉化為數學模型,能夠將個例轉化為普遍案例,對某一類問題進行研究并得出普遍結論,擴大研究的范圍。數學建模過程主要包括:發現、提出、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確定參數,研究問題,得出結論,檢驗結論,反思總結、改進模型,得出最終方案。數學建模能夠使學生準確應用數學語言描繪實際問題,充分感受現實生活與數學研究間的關聯,并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某一類實際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三)數學運算
數學運算為數學學科基礎內容,指的是根據數學運算法則和規律對運算對象進行研究,得到最終計算結果。數學并非理論性科目,它嚴謹、邏輯性強,要求有理有據,絕大多數數學問題都需要經過嚴密計算后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在中考里,運算能力也是重點考察項目。此外,數學運算還將影響到學生其他理科科目的學習,甚至對涉及經濟的政治學科等也有促進作用。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運算能力,才能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提供保障。
(四)邏輯推理
指的是從某些已知事實或者既定命題出發,根據數學方法與思維進行推斷,得到新命題的過程。在數學中,并非所有命題都能夠通過直接方法得出,且直接計算的工作量較大,因此,學生應當能夠舉一反三,具備邏輯推理能力,進行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的合理推斷。前者所用主要方法為類比歸納和總結,后者則多用演繹法。邏輯推理能夠體現數學學科嚴謹、客觀的本質特征,是重要研究途徑和得到新命題的方法之一。
(五)空間想象
幾何是初中部分的重難點內容,此外,借助概念圖、思維導圖等進行知識梳理也是當下十分火熱的學習方法,學生應當能夠借助空間想象能力感知數學元素的形態位置變化,利用對空間位置關系的想象來幫助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此外,還必須具備數形結合思想,對復雜問題進行簡化,使其中各部分關聯一目了然,借助圖形構建數學模型,獲得解決問題的更多思路。數形結合思想是許多數學題目的最簡便解決方法,也是在幾何部分必備的基礎能力。
(六)數據分析
初中數學還涉及簡單的統計學知識,需要學生針對某個問題進行實驗研究,收集并整理數據,據此進行合理分析與推斷,從而得出統一結論。數據分析的主要流程為:收集、整理數據,提取關鍵信息,構件數學模型,完成數學邏輯推理,總結結論。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在學生學習過程與步入工作后都具有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唯有對數據足夠敏感,熟練掌握分析方法,才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迎接數字化時代。
三、 復習課重點內容與教學目標
(一)梳理以往知識
首先,在復習課上,教師應帶領學生對過去所學知識進行梳理,鞏固原有內容,夯實基礎,理清不同板塊之間的聯系,加深對其的掌握程度和熟悉程度,才能夠深化學習,提高實踐能力。為此,教師應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使其加深對自己的了解,熟知自身長項與弱項,有針對性地開展練習。
(二)提高解題能力
初中教師應以育人為主,但也要注重知識的傳輸,幫助學生提高中考成績,考取心儀的高中。因此,在復習課上,教師應通過例題講解與訓練提高學生解提升能力,加快做題速度,同時提升正確率,使學生能夠憑借現有知識最大化紙面成績。在數學科目,成績主要取決于知識儲備和解題能力兩項,若不具備科學的解題方法,可能會在考場上無法合理規劃時間,或由于各種失誤丟失大量分數。
(三)提升應用能力
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打基礎,復習則是對其的夯實與升華,可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可憑借敏銳的觀察力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用精確語言進行描述,并完成建模,運用科學的方法完成研究,得出結果,有效解決問題。應用是學習的最終目標,也是最高境界,是復習課的關鍵。
四、 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分析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培養數學抽象與建模能力
課本中的數學知識抽象性強,但題目卻往往源于生活,與理論有一定差異,學生必須能夠將具象與抽象內容進行轉化,才可進行后續研究。為此,教師應采用生活化教學法,降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難度,培養學生數學抽象能力與建模能力,同時為復習課注入趣味,牢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解決學生由于已經學過所講內容而興趣缺乏的問題。首先,應選取適宜的、帶有實際生活情境的題目,避免赤裸的數學概念與運算;其次,則應采取情境教學法,要求學生運用智慧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可結合學校所在城市、省份的地圖設問,引導學生練習使用經緯度和坐標系表示某地點的位置,或者將學生合理分組,要求他們繪制校園、城市平面圖,既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還可使學生在進行運算的過程中提高計算速率與結果的準確性,一舉多得。需注意的是,采用生活化教學,應注重對生活場景的還原,并避免構建過于紛繁復雜的場景,防止學生將注意力分流。
(二)規范學習習慣,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提升運算能力的訣竅有三:第一是大量練習,形成計算本能;第二是嚴謹細心,減少低級失誤;第三是簡化計算,綜合使用各種定律調整運算順序。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做題習慣,要求他們規范使用草稿紙,將其劃分為多個板塊,每一塊只用于計算一道題目,在草稿紙上必須標清題號,無把握時不可使用口算、心算,必須使用豎式計算,得出最終結果數字。如此,能夠有效減少低級計算失誤,并方便學生進行檢查,在后續反思時迅速發現錯題原因;若學生在考場上跳過某道題目,在完成試卷后返回該題目時,也能夠迅速回憶起自己所用思路與方法,完成對接,節省時間。
(三)提出深層問題,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在復習時,教師應當將具有共同特征的板塊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習,并要求學生根據某個已知規律進行拓展,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得出新結論。例如,在平面幾何中,若將圓形半徑擴大至原先的二倍,面積會變為四倍,正方形邊長亦如此,教師可帶領學生對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等進行研究,得出有關幾何圖形面積擴大的一般規律。教師也可通過提出趣味性推理問題來活躍課堂氛圍并鍛煉學生邏輯思維,或講解名人軼事,豐富課堂內容,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善用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
空間想象力較為抽象,學生需要在腦海中構建圖形,對于部分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或者本身想象力較弱的學生而言,直接進行例題講解會使他們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教師可借助教具來展示空間圖像,從而幫助學生完成從具象到抽象的轉化。例如,可運用教具,體現空間模型中不同點、線、面的關系;可使用多媒體設備,運用投影全方位展示某個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或者使用軟件來完成幾何圖形的繪制,使學生能夠充分觀察幾何體的生成過程,更為深入地了解其各部分關系,并留下深刻印象。也可帶領學生自己使用小棍、硬紙板、膠帶等制作教具,感受圖形的變化過程與學習過程的快樂,培養學習興趣。
此外,教師應在復習課中引入思維導圖,通過繪制和完善思維導圖來呈現不同板塊知識間的關系,或者是某道題目中不同元素的數量關系,理清題目思路,直觀呈現題目條件和推論,提高做題效率。采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記憶知識點,構建知識框架,一目了然地發現自身欠缺之處。還有,教師可應用諸如追擊相遇問題、路程問題等可使用數形結合思維來簡化的題目,培養和鍛煉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結合坐標系一同使用,提高學生做題能力。
(五)開展實踐活動,鍛煉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在復習統計概率部分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針對某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并在班級或者年級、家庭當中發放,回收有效調查問卷后,對每個問題的答案進行統計,并設計合適的圖表來記錄和表現數據,據此進行分析,推斷結果。例如,可調查班上同學們的體育鍛煉情況,在問卷上設置諸如“鍛煉頻率”“每次鍛煉持續時間”等項目,給出不同等級的選項,繪制“本班同學體育鍛煉情況調查結果”的表格,將每個選項對應人數填入其中,計算百分數,并使用諸如“本班大多數同學缺乏鍛煉習慣”或者“半數以上同學都能夠自覺進行有效鍛煉”等嚴謹的數學語言對結果進行描述。數據分析是與實際問題緊密相關的能力,開展實踐活動,則能夠鍛煉學生綜合素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實際操作中存在的注意事項,在做題過程中也可避免陷阱。
五、 結束語
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初中數學復習課,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與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并全方位提升學生素養,使復習課程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王紅艷.試論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初中數學教學實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112.
[2]王林華.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與實踐的結合[J].亞太教育,2019(11):117.
作者簡介:
張永光,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