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中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學過程對教學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瘜W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對學生的影響重大,初中階段是大多數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開端,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化學、并在化學中領悟到更深的感受,情境式自主與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得到廣泛應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進一步推動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教學方式,而自主的精神更是促進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發展的重要動力。文章主要分析一些當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的探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化學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模式;初中化學;教學研究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給予人們發展的機遇,但同時也進一步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就需要學習與運用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來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以此來適應高速發展的世界,不被時代淘汰。為此,在學校的學習中,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已經落后于時代了,在學會學習的基礎上,更要學會自主學習,這是當代學生所必備的優秀品質。在我國的新課程教學改革中,進一步的要求對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的能力?;瘜W是一門較為注重實踐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化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就能夠進一步的深化學生對化學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能夠更加靈活的運用化學知識,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培養學生優秀的自主學習精神。
一、 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一)教育教學觀念的滯后
長期以來,受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的禁錮,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很難有效地落實新課程所要求的教學方法,難以在實踐的管理與教學中體現出新課程的核心要求。在素質教育逐漸推行的現在,仍然有許多教師仍舊保持應試教育的守舊頑固思想,在這樣的思想下,必然無法將初中化學的教學進行長遠性的發展。除此之外,在學科的日常管理當中,許多教育者仍然將理念停留于表面,對存在的問題不能進行深入分析。在實踐一些教育教學的管理措施時,循規蹈矩依然成為常態,沒有對已有的思想觀念進行自我的二次轉化,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實行的措施無法與現實進行有效結合。只有將現有的理念進行自我思考,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意識與創新精神,才能符合新時代對教育者的要求。許多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不重視的觀念,無疑都會為日常的教學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
(二)管理方法、體系的落后
因為升學率的要求、教學進度和教師自身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許多教師仍然在使用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單方面輸出、填鴨式教學法仍然不在少數。目前,一些教育工作者無法有效地提升教學課堂質量的關鍵所在,便是沒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構成完善的教學體系。許多課堂上,講堂僅僅是教師的個人舞臺,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較少,學生缺乏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但這并不意味“自主”,而是教師與學生間聯系的匱乏。在課上,教師不能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課后,回到家中,學生又要被家長安排到方方面面,很難再提出自己的要求。除此之外,在課堂之外的假期中,大量的假期作業往往壓得學生喘不過來氣,而開學后又鮮少會有教師針對假期作業進行講解,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要求學生在假期自主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學生等于學習本身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最終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師、家長的要求來做,在逃離老師與家長的壓力后,學生很難再有興趣進行自主學習。
(三)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問題
在當前的化學課堂中,往往會忽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這就使得許多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完全是自發性的自主學習,缺少教師的指導,這就會導致許多問題的出現。首先,在學習時學習的動機不明確,體系構建不完善。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大多停留在表面,并沒有認真地對待化學的學習,缺少對化學的深層次的探索。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往往學了后面忘前面,每個知識的學習記憶點都較為獨立。便是因為沒有將知識框架構建起來,導致不能將各個知識進行綜合的運用。例如在學習氧氣時,正因為氧氣具有密度大于空氣、不溶于水的物理性質,所以才會在后來學到氧氣需要使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同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也決定了它的制取原理。其次,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較為薄弱,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思想培訓的較少。這使得學生無法知曉自主學習對自身將來發展的重要性,學習時往往不上心。最后,初中階段接觸化學時難免較為生疏,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應對。
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
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就需要有意識地將自主學習的思維思想傳達給學生,這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表達和教育,更是需要在日常的課堂上,不斷地將自主的思維潛移默化的傳達給學生。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提問互動來達到對學生自主思考的培養。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時,首先可以提問反應的化學式是什么,再獲得準確的答案:Ca(OH)2+CO2CaCO3↓+H2O后,教師就可以進一步的提問,實驗的現象是什么?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在層層深入的引導下,令學生感受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在課前的準備中,教師可以指導對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提前的閱讀,在對課本的閱讀過程中,找出已學過的新知識、未學過的舊知識,劃出還不太明白的地方,通過對課本內容的標記,從而逐步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利用化學實驗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實驗毫無疑問是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的基礎,除去在課上的書本知識教授,更要進行更多的實驗模擬。通過一次次的實驗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動手實踐操練,感受到化學現象的發生,借由化學現象的產生,對從前所學的所有知識有著綜合性的實際表達,學生在其中不難體會到化學的奇妙之處,并對化學知識有了深一步的體會與理解。相較于稍顯死板的課本知識,靈活性、自主性更高的化學實驗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這就便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這一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將問題情境教學的方法融入進去。在進行一些知識的教授時,單純靠教師的語言講解顯得有些單薄,這時就可以進行實驗教學。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與課本內容相聯系的化學實驗,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能夠在實踐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水平的提高。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先進行一遍實驗示范和講解,然后再令學生按照要求進行試驗。例如在學習燃燒條件時,教師需要先進行“水下白磷燃燒”的實驗操作,將其中的重點要領提出,再引導學生進行試驗。
(三)引導學生發現、總結、解決自身的問題
在學習具體的科學知識后,就需要學生能夠將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來。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里,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讓學生對自我學習情況進行剖析,在每堂課完成后,對已學知識進行總結,以此來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提高學生自我完善的水平。例如,在學習《碳及化合物》的課程之后,教師可以留下一些思考的問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性質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氧化碳在什么情況情況下可以與二氧化碳轉化?等。在將書本知識基本學完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的將所有學過的知識進行自己的分類總結、歸納,根據化學的反應基本類型寫出不同的化學方程式。在不斷地自主總結中,學生不但能夠查缺補漏、掌握知識,更能將所學習的知識通過自主總結進一步的轉化為己有,使用起來更具有靈活性。
三、 實施自主與引導的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在步入初中課堂后,學生將會明顯感受到初中與小學知識的差異性。初中化學科目的設置較晚,而對于剛剛學習這些知識的學生來說,就會明顯感受到困難,無法較好的融入學的課堂。初中剛開始的化學知識,無疑是整個最具基礎性的知識,這些知識理論將為整個高中化學奠定強有力的基礎,如果基礎沒有打牢,那么后續化學學習的進程將會更加難以推進。在這種情形下,授課老師的有力引導將至關重要。在化學的課堂中,老師必須在學生已學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新知識的講解。在新課程教學目標中,明確地指出,教師除了需要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還要應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將課本的知識與日常實際良好地結合起來。在這個背景之下,為了使學生在步入高中時能夠快速的適應高中化學的知識,也為了培養學生能在長遠的發展中擁有實際動手能力,就必須將引導與自主學習的方法融入化學的課堂,當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主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就能夠在初中化學探索到化學的有趣之處,更透徹的學習化學知識。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將書本知識教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授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如何靠自身去獲取新的知識。自主的學習、發展、探索精神是人發展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是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教師應當秉承現代教學理念,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注重引導的作用,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使用更加貼切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法,在引導中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教師也需要進行自我的提升,把這種教學方法融入日常的教學中。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潛能、培養學生都能夠走上所向往的人生之路,更為了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多種人才,教師首先應當從自身做起,對以往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和革新,不斷地提高課堂質量,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俊東.初中化學“引導-自主”教學模式的設計及實踐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53-54.
[2]白苗苗.初中化學“引導—自主—引導”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延安:延安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毛本雄,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市濱??h條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