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卿
【摘? 要】傳統教學觀念下教師的教學思維較為僵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缺乏創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導致整體數學課堂教學單調乏味。而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內容、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還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所以為了達到初中數學教育目標,需要教師針對目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通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發展過程中的實際需求,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對現有的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優化,促使教學更具創意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意舉措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2-0166-02
【Abstract】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the teaching thinking of teachers is relatively rigid, the students also lack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leads to the monotony and boring of overal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process requires not only to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basic knowledge content, learn to use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but also to use reasonable teaching methods to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combin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innovate existing classroom teaching optimization makes teaching more creative and effectiv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Math education;Creative initiatives
一、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缺少趣味性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重要支撐,但目前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多是單方面的講解灌輸,要求學生對固定的公式、知識點進行硬性記憶,導致數學知識的乏味枯燥感再次攀升。
第二,學生與同學之間、教師之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良好的互動,學生沒有有效的自主學習時間,難以表達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看法、疑問和思考,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越來越偏離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擔任“沉默者”,自然無法對數學學習維持長期興趣。
(二)課堂教學缺少新穎性
多媒體教學、問題導向法、小組合作學習、模擬情境教學等都是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其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圖片、動畫、視頻、實踐操作等方式具象化,有效降低數學知識點的難度和復雜性。但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運用這些新穎性較高的方法開展教學,導致教學方法應用價值較低。
(三)課堂教學缺少探究性
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是進一步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水平的關鍵。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極易忽略學生的實際感受,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求知欲。
(四)課堂教學缺少時效性
教師應對數學知識版塊分布、數學重難點、數學實踐部分、教學講解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制定具有時效性和全面性的教學模式,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發揮最大的教學價值。顯然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講解方式、教學內容規劃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未接收到有效知識信息,甚至還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
二、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創意舉措
(一)綜合評估學生,重新制定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首先應正確對待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班級學生的各項情況通過調查問卷、課堂交流等方式進行綜合評估,主要包括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數學學習難題、對教學方法的看法、興趣愛好等。其次從學生的學習立場出發,將了解的學生情況結合教學目標、教材內容等方面進行整合分析,最終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模式。
(二)引入身邊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對應的故事,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比如教學《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中引入“關于班級春游時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愉快的回憶中身臨其境,就容易理解并找到正確的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借助多媒體,提高數學知識多樣性
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將事先做好的課件或微課進行展示,色彩多樣的圖片或是不一樣的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還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如此一來,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達到知識循序漸進的學習效果。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班級學生在數學學習能力上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借助分層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轉變課堂關系,促進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自我思考和學習,不斷提高其數學核心素養水平。
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課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先展示平行四邊形的幾何圖形,其后向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提出基礎問題“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與所展示圖形相同的物品或結構?”對比提問“如何定義平行四邊形”來說,該問題更符合該層次學生的能力范圍。當學生回答出伸縮衣架、籬笆、小區電動門等答案時,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自信心。其后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小組內包含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共同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定義進行討論。為每組學生準備兩個大小一致的三角形,有效引導學生對三角形進行組合,這時學生會發現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立刻聯想到已學的知識通過圖形旋轉、對比等過程將平行四邊形問題順利轉化為三角形問題。同時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吸取和學習了更多的知識和學習方法,對學生拓展思維方式、提高團隊意識、實現多維思考有重要幫助。
(五)實施主題探究性學習模式,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教學內容及目標明確的數學主題,一般可包括數學實驗、社會調查、理論推理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分析和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實驗的專注度和積極性,促使實驗學習過程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同時主題探究性學習更具針對性,可進一步加深學生知識理解程度,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和產生疑問的權利,才能有效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所以需要教師先了解學生,改進整體教學過程,通過引入趣味故事、借助多媒體技術、實施分層教學及小組合作、開展主題探究學習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充滿創意性和多樣性的學習環境中進一步探索數學。
注:本文為福州市電化教育館課題“中學創客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 (課題編號:FZDJ2017A3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周文英.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實施創意法教學[J].讀寫算,2018(31).
[2]楊樹艷.淺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分類討論思想的舉措[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04).
[3]羅林.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性舉措之淺談[J].幸福生活指南,2018(18).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