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娜 劉芳
【摘? 要】美術,通過線條、色彩等形式將萬事萬物展示出來,并融入了創作者的情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能夠拓寬自己的學習之路,更好地觀察、思考世界。但是,部分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認為美術不重要,出現了消極學習的情況,缺乏主動參與的動力。基于此,教師立足于挖掘學生參與動力,進行了教學探索,發現從生活出發、融合信息技術、組織學生合作、融入實踐環節,有益于學生美術進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參與動力;挖掘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5-0137-02
Excav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Motive Force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Lijiapan Primary School, Shenmu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WANG Lina LIU Fang
【Abstract】Fine art displays everything through lines, colors and other forms, and incorporates the emotions of the creator, which has the power to move people's heart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 art knowledge, can broaden their learning path, observe and think about the world better. However, some students are affect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art learning and believe that art is not important, and they have a negative learning situation and lack the motivatio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Based on this, teachers have conducted teaching explorations based on tapping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found that starting from life,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ganizing student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ng into practice links are beneficial to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 ar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Tteaching;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Excavation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對學生進行美術培育,是希望學生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中,促使學生學會使用美術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思考、對成長的態度,為學生創造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
一、從學生生活出發——挖掘學生參與生活聯想的動力
美術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無法分割的。教師將美術與生活串聯起來,有助于改變學生對待美術的態度,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美術背后的奧秘。學生在生活的影響下,會走進美術,了解美術在生活中的蹤跡,學會站在生活的基礎上理解美術,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為美術帶來新的作品。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從學生生活出發,挖掘學生參與生活聯想的動力。
在學習“自行車和摩托車”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結構,知道怎樣使用線描方法來展示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特點,畫出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美感,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一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參與感。學生回想自己的現實生活,描述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樣子,區分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不同。接著,筆者為學生準備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模型,帶領學生重點剖析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結構特點,使學生在熟悉的基礎上進行繪畫。學生借助模型,了解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構造細節,打開了繪畫的思路,產生了進一步挖掘的動力。
二、融合信息技術——挖掘學生賞析美術情感的動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學信息化的推進,想要借助信息技術來增添課堂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空氣。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受思想理念的限制,無法適應信息技術課堂,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十分有限,導致課堂教學遲遲無法突破。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反思,發現自身教學的局限性,正視信息技術的作用,將信息技術滲透到課堂中,抓住學生的眼球。學生在信息技術下,可以盡快融入學習場景、激發學習的情感,完成對美術作品的賞析。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融合信息技術,挖掘學生賞析美術情感的動力。
在學習“現在與未來的交通工具”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新型交通工具,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使用夸張、變形等手法來描繪心中的交通工具,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幻燈片課件,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電影中出現的未來交通工具,以此來啟發學生,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學生對現有交通工具進行了創新,并為其賦予了新的能力,用畫筆描繪了自己喜愛的交通工具,形成了美術創新的能力,找到了美術學習的樂趣。
三、組織學生合作——挖掘學生交流溝通的動力
合作能將人們聯系在一起,讓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發揮的機會,進而達到最佳的合作效果。教師組織學生合作,為學生設置合作任務,有助于學生圍著同一目標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團隊默契性。學生在合作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彰顯了自己的才能,學會了與人溝通,能夠以尊重、平等、包容的態度來交流,創設良好的合作環境。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挖掘學生交流溝通的動力。
在學習“秋天的落葉”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秋天落葉的形狀、顏色、脈絡等,幫助學生掌握制作樹葉書簽的方法、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增加學生的生活常識,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葉片來制作書簽,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學生在合作中形成了團隊意識,能夠將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積累的經驗,分享到小組中,獲得更多的人的幫助和支持。學生在小組中,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掌握了樹葉書簽的制作方法,學會了彼此尊重,認真聆聽,營造了溫馨的交流氛圍,提高了小組合作的效率。
四、創設實踐環節——挖掘學生參與美術探索的動力
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是為了應用。但是,部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喜歡逃避實踐練習,認為自己只要掌握了理論內容就可以了,沒必要再花費時間練習。學生錯誤的學習態度,影響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發展,不利于學生掌握美術技能,真正達到美術的學習目標。為了扭轉學生的思想,教師增加了學生實踐的環節,并通過鼓勵、指導學生來挖掘學生的潛力,突出學生的優點,有效轉變了學生的想法。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創設實踐環節,挖掘學生參與美術探索的動力。
在學習“環保小發明”時,筆者為了使學生學會發明創造,培養學生變廢為寶的能力,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搜集,然后將廢舊材料組合在一起,使廢舊材料擁有新的活力和藝術價值。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對生活材料有了深刻的了解,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圍繞環保這一主題進行了作品創新,通過奇思妙想,增添了美術課堂的色彩,鍛煉了自身美術能力。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筆者對學生進行了觀察,指出了學生的優點,了解了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增強了學生的探索信心。
總之,本文通過從學生生活出發、融合信息技術、組織學生合作、創設實踐環節,挖掘了學生參與生活聯想、賞析美術情感、交流溝通、參與美術探索的動力。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了解了美術的魅力,知道了如何使用美術來展示生活的美好、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形成積極向上的成長態度。學生還掌握了美術學習技能,熟悉了美術的應用,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養。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深刻的認識,知道了阻礙學生美術發展的因素,圍繞學生進行了教學反思,進而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改善了學生的美術學習現狀,激發了學生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杰.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J].大眾文藝,2017(24).
[2]陳雅梨.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
[3]朱小梅.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
306350190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