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翠芳
摘 要: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閱讀對于低年段的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思維,用數學的思維觀察世界,分析問題以及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重要作用,這也是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而實際教學中,低年級學生數學閱讀還得不到充分的重視,學生對于數學繪本閱讀的興趣還不夠,學習數學過程中讀懂數學信息的能力比較弱等問題。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小學低年級數學單元閱讀在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單元閱讀;低年級
引言: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包括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低年段的數學閱讀,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思維,用數學的思維觀察世界,分析問題,并且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對數學中的基本語言甚至關于解題要求都不能準確理解。數學中的語言總是非常簡潔,一些數學概念數量關系通常是隱藏的、含蓄的,因此要提高學生數學的綜合運用能力就要指導他們如何閱讀數學文本。
1.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傳統課堂的教學注重對課本知識點的傳授,教師主導課堂教學節奏,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走,在課堂學習中容易出現走神等情況。當教師講到課本中已經學習過的知識時,學生會出現“興趣不高”的情況。繪本閱讀夠能開拓學生思維,大大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入繪本閱讀,提高學生興趣。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教學中,在單元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辨別“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四個方位的具體位置,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繪本故事《解救公主》。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中了解到小王子莫比的任務是解救公主,但是王子眼前有九個城堡,莫比需要通過幾項任務找到并解救公主。教師在這七個任務中分別邀請7個同學完成任務。比如在第一個任務中,出現了九個城堡,闖關提示魔王的城堡在最右這一列,由下往上第二個城堡。學生根據提示和方位,成功找到了魔王的城堡。
2.豐富數學教學內容
數學教材雖然在不斷地改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但僅僅依靠書本上的知識遠遠是不夠的。教師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增加和補充。學生對學習數學感覺跳躍性比較大,對于理解有困難,有些教學內容與前后不是很連貫,或是穿插在各課時與各練習中,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實際和生活實際進行針對性地補充。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以教材為中心,引入一些能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討論的數學繪本,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1]。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認識鐘表》教學中,鐘表和時間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引入數學繪本《我的一天》,引導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掌握與鐘表有關的數學知識。繪本中的主人公是丁零零,他是一位消防員。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中讓學生根據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對其中的“小針8,大針12”進行分析,想一想這是幾點。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到小針指的是時,大針指的是分,所以是八點執行檢查。教師繼續引導學生閱讀并判斷他們幾點交班、幾點接到求助電話、幾點吃午飯等。
3.重視數學閱讀
學生在低年級或者幼兒時候,會看看關于認識數字,方向,迷宮,數學游戲等繪本書,可隨著慢慢長大,訂閱的數學書籍中有關解題的、有關奧數方面的占了約95%,除去這部分很明顯的應試的功利性的閱讀外,其他的那種自覺的一般意義的數學閱讀幾乎為“零”。也就是數學的繪本閱讀幾乎為“零”,這些現象都說明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容樂觀。數學閱讀狀況實在令人擔憂。數學閱讀興趣以及閱讀方法培養在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他們剛剛步入小學生活,一切學習習慣都得從頭抓起,數學閱讀方法的培養要比教授數學知識更為重要。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找規律》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方法,教師可以借助《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繪本,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比如公主在拯救王子的過程中一共經歷了多少個難關,公主出發時攜帶的工具都用在了哪里等。然后學生在閱讀中邊讀邊做筆記,記錄下公主在闖關時都遇到了哪些找規律的問題,自己在幫助公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都學到了什么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既了解了繪本的文字提示,也分析了繪本中的圖片,找出正確答案。
4.提高學生讀懂數學信息的能力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經常遇到一些題目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不知如何解決,其實這是數學閱讀能力差導致的。新課改之后的數學教學中增加了許多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但是圖片不只是簡單的圖畫,其中包含著許多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看到學生在解題時提取的信息對解答題目沒有幫助,在答題過程中思路不清晰,表述的語言和文字缺乏條理性,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整合,幫助學生篩選有效信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經歷的生活經驗,分析數學信息,提取其中直觀有條理的文字,提高自己的數學信息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科中對符號、圖表等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2]。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數據的收集整理》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圖片的分析能力和對符號、圖表等信息的處理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繪本《神通部落的人氣調查》,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神通部落選族長的故事,他們讓居民投票選舉最高人氣的候選人成為族長。為了方便統計數據和匯報結果,他們繪制了統計圖和統計表。教師讓學生將四位候選人的得票數記錄下來并嘗試著繪制統計圖和統計表。在繪本學習中提高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要為學生適當引入繪本等其他與數學學習有關的閱讀內容,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能力,為學生提供趣味性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對數學文字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在圖片閱讀中提高學生分析圖表和挖掘閱讀內容的能力,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數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孔暢泳.數學閱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186-187.
[2]林巧雅.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63-64.E559006C-9D3C-4CC1-87BE-092703D39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