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松云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對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來適應現實要求。文章提出在課程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培養綜合素質,因此,筆者立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在教學環節中使用情境教學法來改善學科教學方法,旨在提高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水平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科教育和學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道德與法治課;初中;教學
一、 引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新時代學生,通過從個人層面、社會層面、國家層面以及世界層面上培養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理念。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方法已經難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實現對學生的高素質教育。因此文章提出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通過具體實施不同措施來調動學生情感以實現改善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水平的目標。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
在初中教學課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它是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主要依托于“老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方式,由于這種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容易造成學生對課程知識掌握不牢靠以及課程教學效果發揮不到位的結果。因此,在現階段如何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工作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情境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課程中,并且使用效果較好。情境教學法是指通過采取某種方式來激發人的情感。在課程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老師通過采用某些方法使得學生與課程內容產生共鳴,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來實現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更加深刻理解的教學目標,具體方法包括現實生活聯想法、圖片視頻牽引法、語言描述帶入法、表演情境投入法等。現實生活聯想法是指老師通過將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通過聯系生活而實現對相關知識理解更加深刻的目標;圖片視頻牽引法是指老師通過借助于圖片和視頻來進行教學,通過圖片和視頻使學生獲得更直觀的感受,進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程知識;語言描述法是指老師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后,對課程內容進行簡化,來用語言技巧對課程內容進行轉述以激發學生情感,進而實現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表演情境投入法是指老師依據課程內容或課程教學目標,對課程知識進行演繹,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表演的環節來促使學生對課程目標和主要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改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改善學生課程學習成效,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措施
(一)采用現實生活聯想法進行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可以利用現實生活聯想法進行情境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現實生活聯想法主要是指老師可以依據課程內容帶領學生進行生活體驗,激發學生內在感情,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課程內容,實現保障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目標。通過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工作實施現實生活聯想法,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勇擔社會責任》這一課中講述了責任和角色共存的相關內容,同時教育學生要在不同的時期承擔不同的社會責任,這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責任的重要性和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關于這課內容的教學工作,可以通過采用現實生活聯想法進行教學安排。首先,老師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傳統方式的教學,使學生從理論層次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包括不同角色承擔的具體內容、如何培養社會責任感以及樹立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等基礎知識;其次,老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例如,帶領學生去公園等公共場所協助工作人員進行環保工作、在養老院和福利院等機構做臨時義工等,使學生早早地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通過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采用現實生活聯想法進行情境教學,有利于接觸學生情感柔軟面,通過有效激發學生的感情來促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通過實踐的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進而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采用圖片視頻牽引法進行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牽引法進行情境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圖片視頻牽引法主要是指老師針對特定課程內容而采用圖片和視頻來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借助圖片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或者利用視頻教學來改善沉悶的學習氛圍,通過音樂、圖片和視頻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提高課堂效率和保障學習效果的目標。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富強與創新》這一課,主要講述我國的富強歷程、改革開放的進程、創新的意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內容,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工作,使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歷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樹立創新的意識,考慮到這部分學習內容的特點,老師可以選擇圖片視頻牽引法來進行情境教學。其一,針對改革開放這部分內容,老師可以利用視頻進行輔助教學,通過采用視頻的教學方式,并以時間為主線列舉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我國實行相關政策和取得成果,使學生通過視頻來感受我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聯系學生情感,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培養愛國情操;其二,針對創新這部分課程內容,老師可以借助圖片的方式進行輔助教學。老師通過向學生列舉生活領域、科技領域等的創新的作品或者理念來幫助學生對創新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實現開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目的。通過圖片、視頻牽引法進行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喜歡道德與法治課堂和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三)采用語言描述帶入法進行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可以利用語言描述帶入法進行情境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語言描述帶入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之一,語言描述帶入法主要是指老師對課程內容進行描述和引導來激發學生與課程內容之間的共鳴,使學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進而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語言描述帶入法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對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