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字化背景下,中職教育領域通過將數字化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等實踐教學理論與方法相結合,可以構建出一系列具備核心素養培養效用的教學實踐方法,以便于為社會培養出具有更高專業素質水平的中職人才,提高中職教育工作的社會效益。基于此,本文以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這幾個核心素養內涵層面,詳細闡述了數字化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并對數字化技術在教學中呈現出的高效優勢,以及常規教學模式中的規律性教學方法,進行了挖掘與整合,然后提出了以“體驗”促“審美”、朱子讀書法這兩個中職生文化基礎數字化培養方法,與1+x群文閱讀微課程建設、比較閱讀微課程建設這兩個中職生自主發展意識的數字化培養方法,以及數字化反饋系統應用、自適應閱讀教學系統應用這兩個中職生社會參與能力的培養方法,深入分析了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視域下的數字化核心素養培養方法,實現了對數字化背景下中職核心素養教育的探討,希望能夠為中職教育工作的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閱讀;文化基礎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093-02
【本文著錄格式】曹彩芹.數字化背景下中職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課外語文,2021,20(04):93-94.
中職生核心素養是指中職生應當具備的,用以適應其終身發展、社會環境變化的必備能力與品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借助數字化手段來實施中職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助于中職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應深入分析數字化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數字化技術應用效果,推動中職教育的發展。
一、文化基礎層面的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一)利用數字化素材以“體驗”促“審美”
在文化基礎層面上,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點在于扎實中職生的人文底蘊、培養其科學精神,其中人文底蘊培養方面強調應通過教授學生人文知識與技能,使其可以逐步具備人文情懷與積淀,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優化其綜合素質水平。為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基于文本中蘊含的高雅審美情趣,借助數字化素材,將文本描繪的美好事物,直觀地展示給中職學生,使其能夠更切實地體驗“美”、認識“美”,實現以“體驗”促“審美”,增強核心素養培養效果。例如:在中職語文課文《致橡樹》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甄選出詩歌中描寫美好事物的詞匯,如凌霄花、泉源、日光、春雨等,然后在網上搜索到與這些詞匯匹配的短視頻、動圖等素材,再選用一些符合該詩歌意境的純音樂素材。之后,在課堂上,先讓中職生通讀一遍文本,再用多媒體設備為他們放映這些數字化的素材,使其針對凌霄花、泉源等詞匯,在腦海中產生具象化的景象。接著,要求學生再次閱讀文本,并在其閱讀期間,為其播放之前挑選出的純音樂,使其能夠深入體會到詩歌中描繪的意象,感受到詩歌中表達的美,陶冶其審美情操,實現文化基礎層面的核心素養培養。
(二)基于數字化應用朱子讀書法
從本質內涵上來看,朱子讀書法主要包含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幾項內容,其在學習方法上倡導自主探究學習,迎合了科學精神培養中的勇于探究精神培養要點,因此,教師可以將朱子讀書法應用到語文閱讀教學框架的構建中,并結合數字化呈現手段,來實現文化基礎層面的核心素養數字化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應秉承熟讀精思、虛心涵泳這兩項朱子讀書原則,以問題導學的方式,引導中職生對文本進行熟讀、精讀,然后反復咀嚼,領悟文章詞匯、語句中的內涵與志趣,使其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隱性知識,并習慣自主探究思考,實現中職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通過熟讀精思閱讀文本來尋找答案,并利用智慧教師的學生端、教師端信息接收系統,集中查看、反饋每個學生做出的答案,幫助其實現虛心涵泳,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閱讀,不斷體會自主探究帶來的知識獲得感,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自主發展層面的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一)1+x群文閱讀微課程建設
核心素養培養在自主發展層面主要包括兩項內容,即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其中學會學習內容,強調幫助中職生樹立學習意識、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以獲得更好的發展。而群文閱讀是指一種基于兩個或以上數量文本,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進行探討并達成共識的閱讀教學模式,這種閱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幫助中職生積累閱讀量,而且可以通過將其經歷不斷反思、探討的過程,為其帶來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的變化,因此,在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方法,有助于提高中職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提出的1+x群文閱讀微課程教學法,即“單篇”例子精讀+x個文章略讀,使學生能夠學會單篇文章閱讀學習技巧,并通過后續多篇文章,進行學習技巧練習,同時,結合微課這一數字化教學方法,來樹立學生的學習意識,實現自主發展層面的核心素養教學。
(二)比較閱讀微課程建設
在核心素養的自主發展層面,以比較閱讀教學模式,構建微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從多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助于其更好地規劃自身的人生、發展,實現健康生活,優化數字化背景下的中職生核心素養培養效果。一般來說,這種微課建設方式有兩個出發點,即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其中異中求同出發點主要用于鍛煉中職生的篩選、概括、邏輯思維能力,而同中求異則是用于優化其發散性、創造性思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出發點做出相應的微課程設計,提高數字化核心素養培養效果,例如:在以同中求異的閱讀教學出發點上,教師可以采用莫言的《過去的年》與老舍的《北京的春節》作為對比閱讀文本,兩篇文章內容都是描述北方春節情境,但兩者在描寫視角、反思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微課程時,可以先介紹兩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并提出問題“兩篇文章描寫的視角分別是什么?找出兩篇文章中描寫相同事物的片段,思考一下這兩個片段都體現出了什么樣的情感”,引導中職生在兩篇文章中發現不同點,待學生觀看完微課視頻之后,組織其相互討論,得出最終的問題答案,使其得以逐步掌握多角度分析的思考方法,優化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自主發展層面的核心素養培養。
三、社會參與層面的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一)數字化反饋系統的應用
從社會參與層面上來說,中職院校需要抓住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兩個核心素養培養要點,其中責任擔當是指一種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也可以理解為社會適應能力,而實踐創新則是指勞動意識、技術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教師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應用數字化反饋系統,能夠增加既定課堂時間內的師生互動頻率,有助于針對性引導教學工作的落實,使中職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逐步形成一個正確價值取向與情感態度,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社會參與層面上的核心素養培養。以即時學生反饋系統Pickers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為例,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然后提出問題,再要求其帶著問題閱讀文本,待其閱讀完畢后,將Pickers專屬的編號卡片發給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只要拿起對應的卡片即可,之后,教師用安裝有Pickers程序的手機,掃一下卡片,就能了解學生的問題反饋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對其在行為、情感態度、閱讀理解技巧應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及時的糾正和引導,同時,還有助于內向中職生大膽地回答問題,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優化核心素養培養效果。
(二)自適應閱讀教學系統的應用
在語文閱讀中,自適應閱讀教學系統主要應用于幫助學生完成語文課外閱讀任務方面,教師利用該系統能夠迅速增加其閱讀量,系統中自帶的測試功能,也可以使其閱讀技能應用水平逐步優化,促進其閱讀實踐能力的形成,實現社會參與層面的核心素養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系統的教師端,通過點選的方式,為每個學生布置個性化的閱讀作業,而且系統中的測試功能,會在學生閱讀完畢后,進行閱讀能力測試,以評估其閱讀作業完成質量,及其閱讀能力的成長狀態,然后將作業進度、測試數據、數據統計表等信息,發送給教師,以便于教師隨時查看學生閱讀學習情況,提高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例如:當前市面上常見的自適應閱讀教學服務系統,其支持手機APP登錄,且包含自適應閱讀內容提供、游戲化測試激勵、多種作業類型選擇等功能。此外,還具有家長端,方便家長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鍛煉其閱讀技能應用能力,推動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數字化,能夠促進中職生綜合素質水平的發展。在中職教育中,借助數字化的核心素養培養方法來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扎實學生的文化基礎、提高閱讀教學效用、優化教學信息化水平,從而增強中職教學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牟新偉.新常態下的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才智,2020(1).
[2]劉玉宏.論中職生核心素養與情感教育的關系[J].職業,2019(34).
作者簡介:曹彩芹,女,1972年生,江蘇啟東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閱讀能力、審美能力、提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