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俊香
摘 要:眾所周知,數學思維對數學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就一定要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思考模式以及做題習慣,讓學生能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同時也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數學思維;培養;小學高年級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在我國所占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重要。由于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很多東西都變得電子化,而電子化是與數學息息相關的,所以更加能體現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所進行的,所以教師要做好引路人的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正確的方向。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1]。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果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那么就一定要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愿意去思考數學題目,同時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個人認為,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玩一些小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要讓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數學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自然而然,他們就會愿意學習數學,并且是快樂地學習數學。當學生愿意學習數學之后,他們就會自己進行思考,時間久了之后,他們就會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同時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數學課本中,有一個部分為:位置與方向(二)。教師在講解本堂課的內容之前,可以帶領學生玩一個小游戲,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位置與方向這一概念,以及更好地描述位置。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臺風經過圖,讓學生對這條路線進行描述。剛開始時,教師可以請學生進行回答,并且告訴學生回答的最準確的同學將會得到教師的神秘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等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之后,學生就會主動地進行回答,然后會有更多的學生認真思考,但是他們又不會覺得這是一種壓力。他們只會認為這是他們獲得老師獎勵以及表揚的方式,同時他們還能在這個小游戲中學習到知識,也能體驗到樂趣。個人認為,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欲望的目的,其實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為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要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而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是需要使用他們的思維能力的。
二、增加學生的習題量
眾所周知,量變不一定引起質變,但是質變一定是由量變引起的[2]。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果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除了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思考問題,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個人認為,教師可以在每講解完一堂課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布置一些典型的例題,讓學生回家完成。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必須要把控好作業量,不能讓學生對自己所布置的任務產生厭倦心理,同時又能夠認真完成,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學生十分的了解,并且能適當的布置任務。當學生所做的題目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自然而然的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并且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會形成他們的思考模式和做題方法,這對他們日后的數學學習,以及數學考試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數學課本,有一部分內容名叫:分數乘法。這一單元的內容中一共有10個課時,教師可以在每講完一個課時之后,讓學生做每個課時的例題。由于書本上的習題都是比較典型的,而且數量也不是很多,所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認真完成書本上的習題。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可以告訴學生在下節課上課之前,將會請學生上講臺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方法,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認真完成,如果學生能夠很好地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方法,將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同時也會得到老師的獎勵。但是如果有學生答案是正確的,卻沒有自己的解題思路,那么將會得到更多的作業。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監督自己認真完成課后習題,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3]。作為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所進行的。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更應該完成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一任務,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個人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榜樣的作用,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在自己的影響下認真學習。同時,作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3分鐘安靜下來,并且自己要在課前3分鐘提前進入教室和學生一起為下節課做準備,同時也是為下節課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速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在每節課下課前10分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絕對安靜,并且要認真做書上的例題,由于書上的例題都有答案,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完之后,再與書上的正確答案進行對比,讓學生不斷地學習別人的思路,然后將自己錯誤的想法改正,這其實也是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鍛煉的方式之一。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數學課本中,有一部分內容名叫:分數乘法。在這一章內容中,計非常重要。而計算是需要學生十分投入,才能夠算得又快又準,所以教師在學習完這一章的內容之后,可以給學生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認真分析書本上的例題。并且告訴學生,自己會將在下課前,請學生講述自己的做題思路與課本上所給她們展示的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誰的更好一些?好在哪里?這也是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的一種方法,給學生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在教師為他們所提供的氛圍和環境里面認真學習,同時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己進行思考,然后與書本上的正確內容進行比較,這是提高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舉行數學競賽
教師可以通過數學競賽的方式來讓學生自己逼迫自己思考問題,然后達到提高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教師可以每隔一個星期舉行一個小型的數學競賽,而數學競賽的內容就是書本上的習題,以此來檢驗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能夠帶領學生一起復習。個人認為,教師在舉行這個數學競賽時,可以給學生一些條件,例如教師可以說前123名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并且可以在調座位的時候自己選擇自己想要坐的位置和同桌,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讓他們主動的學習。舉行數學競賽需要教師主持,并且把條件和要求都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能夠判斷其中的利弊,從而達到讓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個人認為,通過舉行數學競賽,讓學生對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其實也是對他們的數學思維培養有幫助的。學生可以再次回想自己在學習時的思維,然后對比現在的解題思路,從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做題方法,這也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課本中,有一部分內容名叫:分數除法。教師可以在講解完這一章所有的內容之后,讓學生進行一個數學競賽,而競賽的內容就是本章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更好地復習,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有利于學生自己找出自己數學思維中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這對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生理和心理都不夠成熟的階段,所以教師的正確引導在這個階段就顯得至關重要。個人認為,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自然而然,他們也就會形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當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之后,他們就會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產生疑問,而產生疑問的過程中,他們會對知識點進行思考,這對他們提高數學思維能力至關重要。個人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最終達到培養他們數學思維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數學課本中,有一部分內容名叫:分數除法。教師在講解本堂課的內容之前,可以先帶領學生提問,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課本中尋找答案。例如,教師可以提以下幾個問題:1.分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不同點是什么?2.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這樣的問題,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課本中尋找答案。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思考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時間久了之后學生就會自己學會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并且自己向自己提出問題,從而思考問題,自然而然,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結束語
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重視這一點,并且在日常的學習中堅持不懈地豐富自身的知識涵養,從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凌玉禮.小學數學教學中高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4):20-21.
[2]潘振陽.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淺談[J].讀寫算,2020(14):68.
[3]吳磊.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0(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