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平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成績兩極分化較為嚴重,我對造成高中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兩極分化;應對策略
高一新生入學后,往往不能盡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有些學生愈學愈困難,導致數學成績大幅度下降;有的學生上了高中后數學考試很少及格,甚至有些初中的尖子生變為學習后進生,有些學生甚至對數學學習失去了信心,高一數學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造成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新環境帶來的新挑戰
對高一新生來講,學習環境是全新的,新集體、新同學、新教師、學生需要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必然會產生放松一下的想法,假期玩耍過度,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有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對數函數等,使得他們從開始就處于被動局面。
(二)不適應高初中數學學科特點的變化
高中數學分為選修模塊和必修模塊,高一要學集合,函數,數列,三角與平面向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高中數學第一章就是集合,緊接著就是函數,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立體幾何對空間想象能力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與初中數學相比,無論是概念的抽象性,論證的邏輯性,方法的靈活性,還是應用廣泛性,對思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且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三)不良的學習狀態
1、缺乏數學學習的興趣。對高一新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
2、數學基礎一直較差。通過調查,30%的學生數學成績較差可追溯到初中甚至小學。他們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對一些比較簡單的數學概念,公理,定理不能理解,長此以往,他們失去了學習數學的基礎和興趣。
以上是我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平時觀察以及和學生談心,總結出的高中數學學習分化的原因。如何預防兩極分化呢?我有如下建議:
(一)加強學法指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高中數學學習,除了基礎,智力高低等因素外,關鍵就在于學習方法
1、制定計劃。制定學習計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制定學習計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合理安排時間,有條不紊,穩扎穩打。但制定的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2、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預習不能走過場,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二)運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根據課堂氣氛和學生反應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在提問和布置作業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多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其次,由于高中數學的特點,決定了高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困難大、挫折多。為此,教師要引導養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他們在失敗面前,能冷靜地總結教訓,振作精神,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爭取下一次的進步。
(三)分層教學,培優補差
1、學生分層:教師根據學生的智力,基礎,和學習態度等,將學生分層。
2、教學目標分層:在分層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以及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對各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各層次學生通過努力能達到的,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的形成原因,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作為數學教學的始終,有效地遏制高中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從而全面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邊疆鄉鎮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及對策[J],李成貴
253950170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