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淼玲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涉及很多數學概念,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概念模棱兩可,高中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礎,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在形成概念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也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提高教學效果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是關鍵點,了解知識產生的背景,靈活運用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核心。只有掌握正確抓住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本質,對下一章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并有效學習,針對要落數學概念的有效性,仍須提出相應的對策,才能靈活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對策
緒論
數學知識單靠學生記憶是無法掌握解題的方法。在新課標下,提出注重概念的教學,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地位,親身體驗數學概念的產生過程,學會自主抽象數學概念的學習過程。只有正確掌握理解數學概念本質,才能正確合理進行數學歸納與推理。我們重點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運算的主要依據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思想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在高中數學教學獲得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以及應用,體會其中所蘊含數學思想與方法,為他們后續學習中做好鋪墊。注重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是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依據,也是一種處理數學問題的思維方法。
從語言描述上看,數學概念描述比較嚴謹,邏輯性更高,推理更加嚴謹,是比較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高中數學對學生推理歸納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學生不易理解,閱讀難度比較大。
學生的基礎知識有限,思維方法比較狹窄,只是對概念進行機械性學習,是接受能力是比較難以理解,生搬硬套套用公式,對題目重隱含的條件容易忽略,書寫過程中條理不清晰,答案出現不全面,學生沒有真正對概念有所理解,無法建立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對數學概念沒有進行過多延申,對某些數學概念過于簡單講解,急于對習題的鞏固,數學的概念理解寄托于習題練習,滲透于習題,甚至形成題海戰術,高估學生的接受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沒有進入深入概念講解和挖掘。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不少教師會形成輕概念 ,輕視解題思維的啟迪,忽略傳輸數學思想方法,重解題技巧,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概念模糊不清,似懂非懂,在運用理解和運用概念解決問題出現阻礙。
二、概念教學的含義
概念教學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不斷過程,立足課本,細化教學過程,深化概念的教學過程。但事實上存在假性的數學概念,隨然學生能用文字陳述數學概念,只是簡單的文字記憶和表面的理解,但是未真正理解掌握數學概念的本質,未能利用概念本質達到運用解決問題能力。
在概念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轉化為生活中頗有意義的東西,創設問題情景將數學概念具體化,將數學概念文字化,得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三、概念教學的優化對策
新課標下,要重視數學概念教學,選擇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1.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問題情景,聯系實際生活背景,目的是從學生熟悉背景出發,講授數學知識,抽象數學概念,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數學知識問題是創設情景的核心問題,重視概念形成的本質。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需要在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去結合具體實例,提高教學效率,將抽象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才能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為進一步學習數學打好基礎。
2.加強對概念的銜接
高中數學概念是以初中知識為基礎,但是又不像初中知識通俗易懂,簡單明了,高中知識概括性比較高,需要抽象能力比較強,更加得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銜接。高中數學概念是初中數學概念進一步抽象化,讓學生能夠領悟到數學概念中所蘊含數學思想與方法。結合具體實例與初中對比的方法,高中數學內容體系和課堂教學的特點,數學概念存在本質上的區別,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知識的講解。
3.促進概念教學的過程
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具體實例抽象出數學概念的過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將原有認知與背景材料相結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抽象出數學概念,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在原有認知結構建立新的知識體系。
總結
概念教學是數學知識的基礎,有效的概念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合理控制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概念教學進一步的重視,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芳,從建華.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優化對策與方法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3):60.
168450051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