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模式逐漸在國內興起,它采用新式教學方法,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 旨在培養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建設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從教學目標方法、 課內、課外提供一些方法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對學生的主體性缺乏關注,很多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教學知識,這樣的機械學習模式導致學生的思維模式固化,創新意識不強,這對初中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在新課程改革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科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利用翻轉教學模式,創新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樂于參與自主學習,并且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對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進行研究,旨在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進-步發展與建設。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入推廣的情況下,初中數 學教學面臨著新的要求。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不 少問題,制約著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當前 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理念受到傳統應試教學的影響 而過于陳舊,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理念下對初中數學教學 的要求。陳舊的教學理念,使得初中數學教學大多還是 以教師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 重。其次,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方法等也顯得 較為僵化,多數都采取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方面灌輸 模式。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沒 有足夠的參與感,無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 后,因為初中數學這一學科自身所具有的較高難度,對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有著較高的要 求。而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在引入階段較為不足,無 法有效幫助學生降低學習和理解難度,無法促進學生對 初中數學知識掌握,導致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除此之 外,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例如教學內容較為局限、教 學資源得不到充足保障等各種問題。在這些問題的共同 制約下,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不夠理想,無法滿 足現代教學對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加強翻轉課堂教學的應用成效
(一)課前預習階段
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挖掘教材培養內涵,提出明確而具體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了解班級內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考慮班級學生的身心發展差異,制訂具有針對性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推送相應的學習資源,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掌握基礎知識,為接下來突破重難點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階段為學生安排如下自主學習任務:
(1)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對你所觀察的現象進行總結,概括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根據你的觀察,對你所尋找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判斷,總結判斷軸對稱圖形的具體方法;
(3)分享你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的感受。
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將自主學習任務分為三個層次,分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為學生制訂學習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基于這樣的教學任務,教師利用微課視頻向學生推送學習資源,學生利用微課學習視頻掌握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夠結合自己觀察的實際現象進行對比,然后掌握基礎知識.在自主學習完成之后,學生通過互聯網將學習情況發送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設計課堂中需要完成的教學重點內容。
(二)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方式
課程教學設計部分為翻轉課堂首要環節,其能最大限度地決定教學的合理性。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務必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基于此,展開設計教學實踐工作。設定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考慮課堂的實際,還應當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確保學生能學習到具體的數學知識點。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教學“二次函數”這一內容。二次函數在初中教學中為重要知識點,筆者在進行該知識的教學時,需要從兩個方面開始著手,展開教學設計工作。一方面,應當明確教學目標。教師應掌握學生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在掌握知識儲備以后,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精讀教學大綱,同時結合教學時間等情況,對該節課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對y=ax2+bx+c(a≠0)的圖象進行了解,以此來把握其性質。另一方面,需要錄制兩個不相同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自主環節中能進行學習。其中,第一個視頻教學應當與二次函數的圖象有關,第二個視頻就應當說明其性質,這兩個視頻的最后均需設置不同難度試題,以此來適應初中生個體的差異,整個教學設計較為合理。
(三)開展生活化課堂教學
數學學科特點就是具備復雜性與抽象性,考驗的就是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數學概念在初中數學課程當中占比較大,使得大多數學生均望而卻步。所以,為更好幫助學生掌握初中數學概念,教師需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課堂教學當中。此外,在此環節當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等形式展開輔助教學的活動,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實現及時的交流以及溝通,加強引導初中學生,以此來提高該環節的教學質量及效果。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角的認識”這一內容時,角在數學課堂當中定義為:由一個端點引出兩條射線。單純來看字面意思,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讓學生對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比如,蕩秋千時,秋千在擺動時形成的角、手臂在搖擺時形成的角等。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幫助他們理解。教師通過列舉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來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入理解。
再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三角函數”這一內容時,需要先簡要地說明該內容所包含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此有大致了解。在具體教學實踐活動當中,詳細的做法如下:首先,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對課程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梳理,主要包括正切與正弦等方面的內容,錄制相關學習內容的視頻有效地錄制,提供共享的平臺;然后,學生會按照下載的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的活動,通過學習,學生能了解數學基本知識點;最后,學生在看完教學視頻以后,進入初中數學教師親自設計的互動環節,該環節主要采用微信群的形式,以供學生溝通及交流。教師應當適當引導學生有效梳理自主學習的環節之后,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留待課堂上進行討論。
(四)教師要學會溝通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師生面對面溝通的優勢,順利突破重難點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依據本節課程“軸對稱圖形”的相關內容,結合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的反饋情況,教師編排本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內容如下:
(1)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2)判斷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
根據教學重點內容,教師在課前導入階段以激趣導入的方式進行課程導入,同時幫助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楓葉、蜻蜓、天平三幅圖畫,然后讓學生觀察,在學生發言后揭示課題,然后復習已經學過的基礎知識.接下來,教師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學生將教師給出的圖片進行對折,發現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然后教師示范剪對稱圖形,再讓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最后讓學生出示自己剪的對稱圖形,以豐富學生學習的體驗.在這樣的學習基礎上,教師讓小組內的學生總結什么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在接下來的深入學習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判斷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常見的幾何圖形,讓學生找出其中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學生在這樣的探究活動中,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方式總結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和圓形都是軸對稱圖形.教師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再次加深認知.在課堂學習階段,教師不僅通過溝通和交流加強學生的認知,也利用微課教學視頻短小精悍的特點,總結軸對稱圖形的一般特征及判定方法,以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五)課下評價階段
教學評價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講,適當的鼓勵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學習。教師應在課程結束后,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客觀的教學評價。對于能夠合理安排時間、自主完成微課以及學習任務的學生評價:這次完成得非常好,一定要繼續保持!對于能夠完成微課但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評價:認真聽講,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夠完成的!對于沒有完成微課的學生評價:一定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下次爭取完成哦!這樣對學生進行鼓勵,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愛上學習數學。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統計調查”這一課的時候,便提前制作好了相關的微課視頻,在課前通過微信、QQ群等方式發送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自主預習。之后在課上檢驗學生完成效果的時候,對那些完成良好的學生進行了表揚,而對那些課前自主預習效果差和未全部完成的學生則予以鼓勵,以寬容的態度促進他們對數學課程喜愛度的提升。
結論:
總之,翻轉課堂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初中數學 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利用新技術、新手段來改進 課堂教學,優化傳統數學教學結構,從而打造高效的數 學課堂,進而為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保駕護航,推進新 課標培養全面型人才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王世容.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解決對策[J].現代交際,2013 (7):155.
[2]李曉宇.數字化學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宋迪.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以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20,17(01):76.
25195005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