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教師們也在不斷的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而新課改的全新教學理念是創新性教學。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依舊存在一些缺點與漏洞,因此,隨著創新教學的教學理念提出,對教學缺陷有了填充與彌補。而創新性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還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基礎。本文根據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對創新性教學進行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領域都有了全新的轉變與提升,在教育領域中,對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也有明確的要求。新課改中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時,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數學實際能力,還要提升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對現實生活有具體的了解,然后在生活中充分發現與數學有關的信息,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嘗試,利用自身的數學知識,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可以通過利用數學思維,找到相應的解題策略與方法,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對于全新的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際背景進行探索與應用,充分體現數學新知識的價值。
一、初中教學中創新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新課改的明確指導下,初中教師需要對學生數學能力進行重點培養,理性分析數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全部得到充分的利用與提升。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到有效的應用,還可以促進學生探究、合作、交流、實踐等能力的提升。由于新課改中,初中數學的創新教學再創新時,需要建立在對學生地基礎知識的理解上,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展開創新教學。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理解,初中數學作為數學基礎,需要將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并以教材與知識為創新重點。教師需要了解,初中數學創新不是漫無邊際的空想,而是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實現對知識的運用,從而達到創新教學的目的。傳統的數學教學,其主要教學方式是以“填鴨式”為主,而創建性教學,要對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拋棄,要求學生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對癥下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只是注重表面形式,表面迎合新課改創新教學理念,實際還是傳統教育內核。教師要注重教學效果,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對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與要求充分滿足。而創新性教學開展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熟練運用創新思維進行思考。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創新教學的有效措施
1.在復習課堂中進行嘗試與探究
教師可以利用復習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復習課堂中,對學生的創新要求是要不斷地進行探討與討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設置全新的知識點,使其具有有效性與實用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將知識進行重構與分析,讓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發揮學生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將基礎知識作為開始教學的最佳契機,并將問題循序漸進,在得出結論與已知條件的基礎上,展開“開放式教學”,加大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問題模型:某商品在商場降價2次以后,其售價由原來的90元降到57.6元,問:每次降價的比率是多少?教師在該問題的基礎上,還可以設置更深層次的問題:將“售價90降到57.6”條件變為“每一盒商品的價格定為原價的五折”,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讓學生解決第二個問題,并可以以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為參考。由簡及難,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的打開,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可以在時間有限的數學課堂上,有效的掌握和了解數學知識,因此,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不僅可以讓學生有參與感,還可以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因此,教師需要為創建高效率創新性教學課堂而努力。
2.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對教學工具進行創新
數學教師需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或者嘗試利用ppt與幾何畫板等現代化的教學器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并通過利用多媒體將課本內容、解題思路等展示出來,為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體驗與聽覺感受,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尤其在講幾何圖形類、函數類型的數學知識時,可以利用觸摸一體機,或者克隆功能,制作成動態內容進行演示。教室通過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的知識,化靜為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時,教師可以利用觸摸一體機,演示函數圖像呈現的過程,讓學生可以一望而知,而利用多媒體演示的函數圖像更加形象,更加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接受。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數學教學,不能一直依賴多媒體,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利用。
3.教師需要將教學形式進行創新
由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成為了課堂的主導,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參與感,課堂氛圍枯燥單一,對教學的開展有著不利的影響。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要求,要求教師創新教學形式,組織開展合作交流型的教學模式,數學教師可以巧設有探究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讓學生踴躍發言,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并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型的性質這一節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展示兩個大小、形狀都一樣的三角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后,教師可以提出“這兩個三角形邊與角之間有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與交流,通過討論,學生慢慢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通過創新教學,將初中數學教學理念不斷進行革新與完善,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教學進行研究與討論。由于初中數學在數學中屬于基礎科目,因此對學生未來數學學習有著深刻的理解,而利用創新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得到提升,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讓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韋麗琴.新課改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3):101.
[2]賈曉光.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的創新教學改革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2):20.
[3]甄桂榮.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思路探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11):13.
25675005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