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長英
摘要:低學段的數學微課堂以形象化的授課方式來讓學生逐步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逐漸養成初步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從形象化的數形結合過渡到抽象的數學模型,學與思并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習習慣和鍛煉學習方法的黃金時期,而小學生對具有豐富生動形象的視頻和游戲更感興趣,微課教學與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將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本文將從微課教學的特點出發,提出幾點深度融合的策略,以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探究
引言
微型課堂是基于信息技術,以多媒體為載體表現課堂知識點內容的一種新型課堂授課方式。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容易被豐富生動的視頻和圖片所吸引,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借助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被動的接受到逐漸開始能夠去主動探索知識點。將微課技術與家庭教育深度融合,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不止局限在課堂中。并且,老師通過與家長的溝通,能夠對學生進行一定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微課教學及其與家校共育融合的現狀
微課教學以多媒體教學為載體,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視頻為表現方式,因此它具有跨時間和空間的特點,合理地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同時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在課堂上播放時,學生可能會沉浸在視頻所表達的內容中,而不能很快地轉移到與知識點的融合中,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延長教學時間,因此需要教師合理地選擇教學視頻和演示文檔。
二、微課教學與家校共育融合的重要意義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但注意力不集中,還沒有形成一種系統的學習和復習方法,因此將微課教學融合到家庭和學校教育中,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有教師和家長共同督促,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方式將能夠簡單地運用到生活中,提高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與家校共育的融合策略
對一個學生的教育不止是在課堂上,除了課堂之外更多地是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止影響孩子的各方面素質,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狀態,家校共育能夠保證學生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讓學生不會太過緊張也不會太松弛。家長將學生在家里近期的各方面情況與教師進行反饋,教師將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學習成績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學生有一個及時的輔導[1]。以下是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階段將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與家校共育的融合策略。
(一)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在正式授課開始前,教師需要用電子課件簡要地闡述教學內容,并用一種有趣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習,讓學生熟悉本堂課的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簡要地將上節課的知識巧妙地銜接到下節課的新內容中[2]。
比如,在加法運算到乘法運算的銜接中,教師可以簡單地舉幾個例子,如在問題“一顆白菜一元,兩顆白菜多少元?那么五顆白菜多少元?”學生在只學過加法時,會五棵五棵的加法,那么老師就可以為學生引入一種新的計算方法,讓學生了解到新算法的便利之處,從而開始乘法運算的教學。這樣的課堂引導效果較好,有些學生因為思想比較活躍,課堂上的小動作比較多,但是他們喜歡發現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而借助于微課教學在課堂上所呈現的視頻,他們會好奇地去發現生活中類似的現象,而有些學生比較恬靜,這樣的引導方式讓他們有了更多去探索的興趣,因此這樣的方式適用于不同性格的學生,值得大力提倡。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銜接,讓知識點的學習變得不那么突兀。而將微課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在父母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在家中提前預習知識點,主動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課后知識的及時復習鞏固提高
微課教學由于其對學生的吸引性較強,在簡短的幾分鐘的觀看過程中,學生容易沉浸在視頻所塑造的形象中,容易忽略視頻本身所想要表達的知識內容中,甚至在觀看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內學生都有可能還在幻想視頻中的內容,而導致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在播放視頻中,教師可以先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并不時地暫停視頻讓學生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思考而不是單看視頻而忽略了知識點的學習[3]。同時為了鞏固知識點,教師可以將課堂上的課件和視頻上傳到家長群中,供學生們回到家里及時復習。教師可以與家長共同探討教學方式,追求最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在期末的復習中,教師要將本學期所學習的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根據學生平時各單元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復習知識內容,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和心理狀況,家長的反饋加上教師的引導,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效率,有些家長比較著急學生的學習成績,可能在日常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不經意間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讓家長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4]。
結束語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的學習貫徹在學生生涯的整個階段,在小學階段,數學的知識點更多地是與生活中的實際運算相掛鉤,旨在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脫離課本實際運用到生活中去。小學數學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人物,對于初次接觸數字和幾何的小學學生而言,容易在繁雜的數字運算中喪失學習興趣,運用微課教學和家校共育的融合方式,將知識點多維地呈現,教會學生舉一反三,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在微課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合理地運用微課教學的特點,揚長避短,在家長、教師、學生的多方面溝通中,全面綜合地發展學生的素質,為今后中學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微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與思考[J]. 修潔.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9(06)
[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項目課程中的教學模式研究[J]. 周賢波,雷霞,任國燦.電化教育研究. 2016(01)
[3]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探究[J]. 姜憲英.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0(03)
[4]讓微課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運用微課視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J]. 陳亞梅.數學教學通訊. 2020(01)
350850033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