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宜輝
摘 要: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應試教育弊端越來越明顯,難以滿足現代教育需求。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培養出更多綜合型人才,國家提出了素質教育,積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讓他們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能力。針對此,筆者在下文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以及培養途徑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期為其他一線數學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現實意義;培養途徑
核心素養是近幾年出現的一個概念性名詞,其實質就是指在一門學科中,學生要通過學習數學知識養成關鍵性素養,而致這些素養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應用。可以說,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越高,對學習知識的學習效果越好,應用也越靈活。反之則稍差人意。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視度,并通過有效途徑進行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數學核心素養。
一、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與主要內容
從橫向上劃分,數學教學目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顯性目標,一個是隱形目標,二核心素養培養就屬于隱形目標。從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數學教學不僅包含數學改變、數學法則、數學公式以及數學定理的教授,還包含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學會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這就是核心素養。一個具備數學核心素養的學生,那么他一定善于利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解決問題,而這也是現代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在數學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與現代初中數學教學要求相符合,而且滿足數學未來發展之要求,當學生掌握了數學基礎知識,并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與技能,也就逐步形成了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在關注學生數學技能水平的同時為挖掘知識中所包含的數學核心素養,只有抓好核心素養培養,才能真正落實現代數學的教學觀。
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是一項具有系統性、復雜性、綜合性的工作,涉及內容非常多,主要有四大方面:第一,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現實問題的良好習慣。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方各面,在解決生活問題的時候,可以利用演繹推理、空間思維、抽象思維等數學思想,從而以提高問題的解決質量與效率。第二,掌握數學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在解決生活問題的時候,要找到合適的數學方法,降低問題難度。第三,掌握社會上會涉及到的數學知識,主要包含數學公式、數學術語、數學概念等,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各個行業都涉及數學知識,發展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第四,在遇到各種復雜的生活問題的時候,要先考慮如何用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解決,將數學知識與常規方法有效結合起來。
二、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1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優化教學內容
數學教師在講基礎知識的時候,要加強對核心素養的滲透。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課堂活動都是在教學目標基礎上開展的,并且教學目標串聯其整個活動,具有核心作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養才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并根據教學的根本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堅持知識教學和技能教學并重,這樣才能保障核心素養在教學內容中的有效滲透,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2與實際結合,與數學文化融合
數學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在生活中更好的應用數學,利用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方法解決生活問題,如果數學知識過于枯燥,學生發現不了數學的奧妙和樂趣,那么數學就會成為學生所逃避的科學。再加上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本來難度就高,理論性較強,所以一旦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過于高深,學習難度過大,和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大聯系,那學生就會選擇逃避。針對此,數學教師一定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明白懂得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生活,并且數學知識對生活利益有一定保障,從而加深讀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教師在與生活相結合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還要融入化數學文化,讓學生發現的數學的美,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就像在教授平行線與相交線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的平行線與相交線。如吉他弦,這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平行線,而相交線則是在平行線的基礎上演變而成,我們在坐大巴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窗戶外邊的電線,在觀察中可以發現,這些電線是平行的,但可能因為視覺皮偏差,會出現交叉的情況,從而呈現相交線的形態。這就是通過觀察發現生活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另外,課桌的桌腿,也是呈現平行線的形態,這種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明白數學文化的形成蘊含著大量且豐富的生活道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那數學思想也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就像我們平常看到桌子腿,知識單純的認為它是四條木棍,而利用數學知識解讀以后會發現,桌子腿是四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總之,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思想與方法思考生活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應用能力。
3利用可視手段開展教學
初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如幾何、方程等,抽象性都比較強,如果教師僅僅利用黑板和粉筆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學生是難以理解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可視化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將數學知識生動、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也可以更加直接的理解這些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就像在教授全等三角形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學生不僅要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特點以及判定方法,還要形成而直觀想象素養與邏輯推理素養,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三角形360度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最后得出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條件與方法。這樣,學生既牢固的掌握了數學知識,還強化了自身的核心素養。
4注重數學學科思想性的體現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想要匹配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還要注重數學學科思想性的體現。所謂數學思想性,就是指學生對數學概念、數學方法以及數學結構等多個知識的本質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煉得出的數學觀點,其不管是對初中數學的教學,還是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提到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建模思想,而分類思想、方程式想以及函數思想則是對這三種思想的延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以積極利用這些數學思想,從而實現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而且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得到有效培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挖掘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并更具該思想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而有效利用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解決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三、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對其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并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數學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結合,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領悟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自主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此外,教師還可以挖掘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讓學生在數學思想的引領下體會數學魅力,學會利用數學思想與方法解決生活問題。
參考文獻:
[1]孔頌軍.以”知”育”智”——淺析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新課程(中),2017,000(010):189-189.
[2]董靜茹.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探析[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10):120.
[3]向林.探析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00(016):P.97-97.
[4]孫晉芝.淺談中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二).2020.
335950033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