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煉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的進入,讓之前的“雙基”、“三維”向核心素養聚攏。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聚焦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并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教學目標設計注重著眼于課標、教材、學生這三要素,運用正確的策略,真正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起來。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教學目標;新課標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入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新時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是學科核心素養。之前的教學以“三維目標”為核心,而今數學課堂教學把學科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的總目標。這一總目標具體分為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等幾大方面。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緊緊圍繞這幾大方面。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跳出“雙基”,跳出“三維”,跳入“素養”。通過轉變“三維目標”的固有觀念,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計核心素養質的飛躍。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教學目標設計注重著眼于課標、教材、學生這三要素。
一、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計著眼課標
樹有根,才能枝繁葉茂。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根就是課標。課標是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課標指出,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夠達到本學段數學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如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解一元一次方程》圍繞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一:能根據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方程,感悟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模型。數學建模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就是數學模型。學生要能從實際的問題中抽象出模型,并學會用這一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數學建模過程。
教學目標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數學課標在7-9學段提出方程目標共有10個,能解一元一次方程,更要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課堂先用課本12-13頁的兩個例題即天平兩個盤里的鹽、男女同學搬磚,引導學生找等量關系,從生活中抽象出方程,培養學生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三: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出生活中的問題,并分析問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一元一次方程重在培養建模思想,讓學生在實際的問題中親歷建模的整個過程,在建模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四: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學習數學的方法核心是數學建模思想和化歸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體驗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化歸思想是數學解決問題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過程需要運用化歸思想,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化歸思想,完成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任務。成就感
教學目標五:正確利用化歸思想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再利用化歸思想,將括號去掉變成已經熟悉的方程,最終轉化為X=a的形式。數學課標指出,數學課堂教學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具體列表的方式找出規律、建立方程,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體會建模的過程。男女同學搬磚這一例題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出男生、女生、總數的表格,依據題目列出表格找出等量關系,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用化歸思想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設計的根在課標。要設計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就要深耕數學課標,領會課標精神,并運用到教學目標的設計之中。
二、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計著眼教材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深入教材,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并列入教學目標之中。教學目標設計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這是教學目標的新征程。教材是教學目標設計的源頭。數學教學目標設計要著眼教材,深挖教材,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一)跳進教材,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排設計的。它是實現課程標準的載體。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在教材中遨游,跳進數學教材,才能聚焦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如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課時)這一課,教師要對這一課的教材進行充分地分析如下。
本節課知識與前面幾個課時密切相連,是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最后一節課。在掌握知識方面不僅要求學生學會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更要把前面所學的知識與之融會貫通,能夠按照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的順序,有目的、有步驟的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達到靈活運用。從而體會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化歸思想,提高運算能力。從以上教材分析后,教師可以依據教材的要求設計好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節并不只是傳授學生解方程的方法,而是傳遞建模思想和化歸思想。
再如七年級下冊《7.4 實踐與探索》這一課。《實踐與探索》這種課型常常會被一線教師忽略。而這一種課型卻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好途徑。因此,這種課型的教學要聚焦核心素養設計好教學目標。首先是對這一教材作深入分析如下。
本節課利用“設計包裝盒”和“拼圖”這兩個問題,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觀察、實踐、討論,抽象出數學模型,利用前課時的二元一次方程建立數學模型,再運用這一模型解決“有效利用水資源”和“購買門票”這兩個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的數學模型。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決進一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節約成本、有效合理利用資源的經濟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模型思想。學生通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同伴之間的討論、交流與合作,體會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跳出教材,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跳出教材即拓展教材,教學目標的設計也要依據教材進行適當的拓展。這樣數學學科核心才能更好地得到培養。
華師大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教材第60頁“試一試”的課堂活動,教師由畫圖拓展到剪三角形,根據要求讓學生動手剪出三個三角形,并讓學生探究對比說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這一過程是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數學抽象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從圖形與圖形關系中抽象出全等三角形的數學概念,從所制作的實物三角形中抽象出全等三角形。同時培養了數學核心素養中的直觀想象,學生利用設計出的實物三角形,對圖形進行描述,并做出分析,從中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這一數學問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計如下:1.掌握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邊邊邊”條件的內容,并能初步應用“邊邊邊”條件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和以全等的性質得出對應角相等。2.使學生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如何探索研究問題,并初步體會分類思想,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畫圖、比較、驗證,培養學生注重觀察、善于思考、不斷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學習方法。4.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這一核心素養,讓學生從圖形中抽象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5.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這一核心素養,讓學生利用圖形描述、分析全等三角形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計著眼學生
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計除了依據課標和教材外,還要著眼學生。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源自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設計要立足學生,充分分析學情,讓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培養。
(一)關注已有經驗
如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課時)這一課,對學生已有的經驗進行如下分析:盡管學生已經在前面幾節課學習了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但是去分母的原理和容易錯的地方仍然是這解課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合作探究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和運用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的數學學習。
學生在前面學段中已經有關于簡單方程的內容,學生已經對方程有了初步的認識,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即對于方程的認識經歷了入門階段,具備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基礎,這些基本的、樸素的認知為進一步學習方程奠定了基礎,本節的在前面的學習基礎的進一步發展,即對一元一次方程作更系統更深入的討論,所涉及的實際問題要比以前學習的問題復雜些,更強調模型化思想的滲透,對方程的解法的討論要更注重算理,更強調創設未知向已知轉化的條件。
(二)關注個體差異
數學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努力使全體學生達到課程目標的基本要求,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學目標的設計就要進行分層設計。不同層級的學生培養的學科核心素養存在差異,這些差異與學生本身的數學能力相適應。
總之,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設計要著眼于“課標、教材、學生”這三要素。教學目標設計聚焦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運用正確的策略,真正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起來。
參考文獻:
[1]金紅江, 柯琦.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研究——以浙教版教材”3.2實數”為例[J]. 中學數學:初中版(5):4.
[2]朱曉云.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 魯東大學.
[3]朱丹曉;李幸兒;.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C]// 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 2018.
270250170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