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瓊
【摘要】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中,只有做到人性化、個性化、創新化,才能贏得每一位學生的尊重與認同,促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個性化全面發展。因此,就需要實現以人為本理念的貫穿與落實,來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管理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認知不夠全面,行動能力較差,這為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與壓力。為了提高教育管理質量與效率,帶領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就需要將以人為本理念,實現全面貫穿與落實,在循序漸進與潛移默化中讓班級管理更有實效。
一、及時轉變理念,營造寬松氛圍
在新時期下,作為小學班主任,就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與步伐,先轉變教學理念,然后創新管理方法,才能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與質量。首先,班主任要與學生進行密切的互動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然后展開針對性的教育管理,以滿足學生需求,搭建融洽師生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來實現同齡人之間,相互幫扶,相互學習,共同提升,營造良好氛圍。其次,做好引導工作,無論是班規制定、還是班干部選拔、學習計劃的制定,班主任都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啟發,并且不定期督促與檢查,組織學生共同參與。比如課前預習、課后作業、衛生打掃等,都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My family》教學中,可以采用自由思考,互動交流的方法,來營造寬松氛圍。如:我的家庭成員有哪些?他們的年齡、興趣、工作分別是什么?自己將來要想做什么工作?制定的計劃與目標是什么?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來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實現逐步提升與發展。
二、尊重學生主體,引導自我管理
以人為本,最為核心的就是,必須做到尊重學生主體,發展學生個性。然后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帶領學生健全發展。首先,提供發表意見,提出想法的機會。比如:鼓勵學生自己來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與計劃;主動提出自身在學習中的觀點與意見,與同學、教師交流互動;在班干部選拔、班規制定中,都可以踴躍發言,積極討論;日常的大掃除、作業檢查等,也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就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自我管理[1]。其次,定期組織各種專題活動,比如“我愛閱讀”“我的理想”“表演歌唱”活動等,來鼓勵學生找準自身定位,挖掘自身潛能,培養良好的興趣與習慣,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并且為之不斷努力與奮進。最后,班主任在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表揚與鼓勵。比如合影留念,選拔優秀小組等,并且將上傳到班級群中,張貼在黑板中,來實現學生自我激勵與管理。
三、重視側面引導,滿足學生需求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認知不夠全面,容易做出一些沖動的事情,犯一些小錯誤。這就需要在教育管理中,重視側面引導,來提高學生的情緒管理與認知能力,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與管理效率。首先,當學生犯錯時,不要急于批評,要對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全面了解與分析。接下來從側面進行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身觀點,發表自身意見。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中,來做到尊重主體,鼓勵個性發展。比如部分學生不遵守班規紀律,上課不認真聽講,可以先展開密切交流。接下來調整教學與管理方法,要以學生的不同需求為主。比如部分學生喜歡獨立,不喜歡與他人相處,班主任可以組織趣味的比賽與團體活動;部分學生喜歡體育,喜歡音樂,但是不喜歡學習,就可以采用音樂與教學結合的方式,體育鍛煉的方式,來點燃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情緒管理與認知能力[2]。其次,樹立典范榜樣,引導學生學習與模范。經典故事、模范人物等,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不僅能夠勾起學習欲望,點燃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約束與規范學生的行為,促使學生向其看齊。班主任可以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借助互聯網資源等,以形象、直觀、趣味、新穎的方式,為學生講解經典故事與模范人物,并且加強與學科之間的聯系,來提高學生的認知,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利用模范與榜樣,來進行側面引導。如:李陽、俞洪敏、郭沫若、豐子愷、梁實秋等,都是我國杰出的代表人物。然后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下,以圖文的方式,為學生傳遞這些模范人物的故事與經歷,來引起學生的認同與追捧。接下來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自身看法與觀點,然后由教師總結歸納,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展開教育管理工作。
四、加強家校合作,提高管理水平
家庭環境,是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通過家校之間的合作共育,就能夠快速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實現以人為本理念的落實與貫穿。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家長會、家訪、社交群等方式,來分享家校合作共育的價值與優勢。來引起全體家長的認同與高度重視,并積極配合班主任展開教育管理工作。比如家庭環境對于學生情感態度、品質習慣的養成,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家校合作互動,可以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全面深入地了解,并及時督促學生,引導學生。其次,班主任要定期分享與傳遞一些現代化教育理念[3]。比如在親子互動中,要做到平等、尊重與關懷,并且嚴格約束與規范自身行為,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優勢行為等,只有引導家長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為子女送去溫暖、關懷與呵護,才能帶領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習慣、情感、價值觀等。最后,班主任要定期分享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并指導家長做好督促工作;而家長也要及時反饋孩子的各種表現,在密切的互動交流中,來帶領學生獲得個性化全面成長。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那么在今后的班級管理中,就可以通過及時轉變理念,營造寬松氛圍;尊重學生主體,引導自我管理;重視側面引導,滿足學生需求;加強家校合作,提高管理水平等策略,來提高班級管理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敬芳.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60):1-2.
[2]黃美柏.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2020,17(11):266.
[3]王金勇.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