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英
【摘要】繪本是近幾年來新出現的一種圖書形式,它將文本語言與精美插畫結合起來,使讀者在閱讀時有身臨其境之感,更易理解作者想要通過作品表達的東西。在小學教育中引入繪本,是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而進行的一次成功的教學創新,本文將以英語這一門學科為對象展開研究,具體談談如何將繪本有效地運用于一線教學當中。
【關鍵詞】英語繪本;小學英語;運用策略
英語繪本,一般說來就是用英語和插圖對故事進行說明的讀物。英語繪本起源于西方,是一些關注幼兒教育的歐美國家專門為兒童準備的讀物。文本與圖畫相融合所產生的1+1>2的效果,在英語繪本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繪本上的圖畫吸引兒童的眼球之外,還能幫助他們理解文本中生詞;而繪本中的英文能增強讀者的語感,并通過對故事的描述激發兒童的閱讀熱情,鍛煉他們的思維邏輯。毫無疑問,在自控力有限的兒童階段,英語繪本是促進兒童學習英語的高效讀物,也正因如此,英語繪本開始擺脫“閑書”的標簽,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英語的教學中來。
一、英語繪本的優勢
近幾年來,英語繪本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從課外書到教學輔助用書,英語繪本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時間之內便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繪本與生俱來的而英語教材不具備的優勢。
1.趣味性
一般來說,教材在編寫時更注重知識性和嚴謹度,教材章節之間恰到好處的自然銜接使得學生可以循序漸進的學習新知識。然而正因為內容相對更加重視對知識的傳授,教材很容易給人一種嚴肅刻板的印象,不能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英語繪本在編寫時不受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限制,不需以講解知識點主要目標,因而,英語繪本在內容選擇和用詞考量等方面更加具有趣味性,多以各種小故事為內容主體,用貼近生活的語言拉近繪本與兒童之間的距離。同時,繪本中的五顏六色的插畫,有助于緩解兒童對書本閱讀的抵觸情緒,英語繪本極強的畫面感在幫助小學生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也能于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激發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2.故事性
對于多數的非文字工作者的人來說,閱讀小說總會比閱讀散文來得更加有趣。究其原因,不外乎小說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而散文雖然對文筆要求較高,但結構相對松散,可以隨讀隨停的文本形式注定散文不能使那些對語言的優美程度和用詞的精準程度要求不高的讀者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力。對小學生來說,也是如此,單純的講解單詞語法就像閱讀散文一樣,即便讀者知道細心領會就會有所收獲,但缺乏靜下心來鉆研的動力;而英語繪本所具有的故事性,可以通過故事情節的緩緩展開,一步步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接下來的故事走向,進而主動進行英語閱讀。有了廣泛的繪本閱讀做基礎,小學生便能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不少的英語詞匯,掌握常見的英語語法。
3.情感性
小學英語教材主要內容就是基礎詞匯和語法知識,它的實用性自是無可比擬,但理性之余似乎缺乏一些人文溫度;而英語繪本的主要內容是各種小故事,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得更加立體,小學生們可以將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感受書本中的人文情懷。在英語繪本的閱讀過程中,小學生們或因主人公克服困難而高興,或因主人公遭遇不幸而悲傷,繪本中這些豐滿的人物形象給讀者帶來的不僅是閱讀的樂趣,還有豐富的、課本中體會不到的情感體驗。更為重要的是,小學生的心靈相對脆弱,是非觀還不健全,通過繪本中描述的各種故事,小學生能慢慢的學會分辨對錯,識別美丑,同時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逐漸成長為一個內心充盈、富有同理心的社會棟梁。
二、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如今的教育,教材依舊是教學的中心,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教材之外的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人們認識到,并成為學生培養的重要指標。于是,一些課外書開始作為輔助教學用書被積極運用于課堂,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教材繪本科學互補,有效聯合提升教學
上文已經說到,繪本對于題材的選擇相對隨意,因而市場上的英語繪本品類繁多。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若希望在教學中最大化的利用英語繪本的教學價值,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爛熟于心,同時還要對市場上的英語繪本的內容和質量有個整體把握。因為,只有對教材和繪本都相對熟悉,教師才能根據教材內容篩掉符合度較低的繪本,匹配出最符合教學要求的英語繪本,這樣一來,運用到課堂上的英語繪本才能最大程度的做到與教學實際相輔相成,科學互補。例如,在Introduction這一模塊中,有個“This is my dad”的章節,在進行這一章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運用《My dad》這部繪本,通過繪本中“eat like a house、swim like a fish ”等有趣的語言和色彩豐富的圖畫,培養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并最終教會學生怎樣用英語從外形、性格特征、行為特點等不同的方面對一個人進行介紹。唯有找到教材和繪本的交叉點,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才能通過英語繪本的應用提升英語教學的效果。
2.運用英語繪本,增長學生見聞
眾所周知,英語教材一個章節圍繞著一個主題,要在薄薄的課本中裝下六個章節,那么每個章節的內容勢必就只能點到為止。這時,針對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學完還覺得意猶未盡的章節,教師便可以運用英語繪本作為補充閱讀,對該章節的內容進行深入拓展,讓學生的視野不再僅僅局限于教材。例如,在學習“Animals”這一章時,教材里只介紹了熊貓、大象、長頸鹿、狐貍等幾種動物,對于富有好奇心的小學生來說,只認識這幾種動物顯然不過癮,為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便可以運用繪本《At the Zoo》,讓孩子在繪本中不僅可以通過圖畫認識更多種類的動物,還可以通過英文說明認識更多動物名詞,并初步了解這些動物的飲食習慣。如果教師堅持運用英語繪本給學生們做拓展閱讀,長此以往,不知不覺中,小學生們的視野隨著英語閱讀量的增加而變得愈加開闊,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會變得濃厚。
英語繪本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十分符合小學生求知欲重但知識體系不完善的年齡特征,是提高小學生英語水平的利器。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應依舊確保教材的主體地位不變,同時也要認識到教材的局限性,通過運用英語繪本補全教材短板,增長學生見識,確保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取得穩步提升。
【注:2019學年廣州市南沙區教學論文評比活動論文】
【參考文獻】
[1]錢璐.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82.
[2]靳莉萍.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0(06):111.
[3]宋文亞.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