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 蘇鐵青 盧芳芳

摘要:在課程思政教育大背景下,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本文結合包裝材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基于BOPPPS教學模式,以塑料薄膜的阻隔性為例,對包裝材料學教學設計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進行有益探索,也為更多的理工類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提供了思路和經驗。
關鍵詞:包裝材料學;課程思政;BOPPPS教學模式;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1) 01-0044-04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905079),河南牧業經濟學院2020年度“課程思政”專項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KCSZ-202008),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博士科研啟動資金資助。
Teaching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Packaging Materials with Ideological Education Elements: The Barrier Property of Plastic Film as An Example
WANG Lin, SU Tie-qing, LU Fang-fang(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School of Packaging and Printing Engineering, Henan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the basic carrier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ackag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barrier of plastic fil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useful exploration of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design of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provides ideas and experience for more cours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words: packaging materi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BOPPP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design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1]。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妒糯髨蟾妗分刑岢鑫覈叩冉逃鋵嵙⒌聵淙诉@一根本任務,要堅持在課堂教學主渠道中落實育人理念,落實所有教師育人職責,通過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要求理工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包裝材料學》是包裝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核心課,主要講解紙、塑料、金屬、復合材料等包裝材料的結構、性能與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相互作用。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把握包裝材料領域的基礎知識、測試方法及其在行業中的應用概況。同時,如何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包裝材料學中的“塑料薄膜的阻隔性能”一節為例,介紹教學設計中如何滲透思政元素,為提高應用型地方高校的專業課課程思政效果進行了有益探索。
塑料薄膜的阻隔性能是塑料包裝材料的重要內容,涉及到塑料的組成、結構、性能及應用等一系列知識,是考量塑料包裝材料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保證教學效果,主要采用了BOPPPS教學模式。BOPPPS教學模式源于加拿大的教師技能培訓,是一種以教學目標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將教學內容切割為一個個小單元,每個教學小單元內包括六個組成部分,依次為導言(Bridge-in)、教學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2]。
1 課前導言(Bridge-in)
通過課前引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同時能幫助學生專注于即將學習的內容。在“塑料包裝材料的阻隔性能”一節中,主要采用包裝實例和頭腦風暴兩個方法對課程內容進行引入,同時激活學生的大腦和認知。首先是包裝實例。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包裝袋,讓學生認知到塑料薄膜阻隔性對內裝物的重要作用,并意識到不同塑料薄膜的阻隔性是不一樣的。所舉的例子包括超市中為了延長水果蔬菜的貨架期,經常用保鮮膜進行包裝;包裝薯片的充氣包裝長期放置也不漏氣,從而可實現薯片的防碎包裝;火腿腸打開后會有肉香味撲鼻而來,主要就是依靠外包裝的塑料薄膜。然后是對通過提問對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問題主要有“塑料薄膜為什么會透氣?”“猜一猜常見的塑料薄膜中哪種薄膜阻隔性最好?”“阻隔性對薄膜的包裝性能有什么影響?”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