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雙師型”教師這個概念提出以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并未取得全面推廣,尤其是民辦院校“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結合民辦院校的特點,提出三點對策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以期能找到適合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方向。
【關鍵詞】民辦院校;“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
【作者簡介】曾慶瑜(1981-),女,漢族,海南三亞人,三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翻譯方向。
一、引言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自“雙師型”教師的概念提出后,許多重點院校和高職院校開始探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主要集中研究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如趙曉芳等人在《“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主要研究“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及途徑;李冠源主要研究“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但總體而言,實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主要集中在部分重點院校和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涉及民辦院校“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較少。民辦院校在生源、師資結構、辦學條件等諸多方面與重點院校和職業院校有所不同,上述研究對于民辦高校來說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民辦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根據民辦院校的特點,探索出適合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道路。
二、民辦院校“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的困難較大,問題也較多,以筆者現任教的學校為例,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大多數民辦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所教授的主要是純粹的聽、說、讀、寫、譯方面的知識,組織學生進行這五個方面的訓練,授課內容與學生所學業專業的聯系很少,大學英語教師不了解學生將英語應用到他們專業實踐中具體的內容是什么,也不了解學生專業實踐對專業人才所具備的英語能力需求是什么,從而導致學生在學校所學的英語知識、技能與實際職業實踐相脫節。
2. 民辦大學英語教師獲得專業培訓機會及考取相關證書的人數不多。由于大多數民辦院校在“雙師型”教師培訓方面的經費有限,大學英語教師接受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相關技能培訓的機會相當少,即使有,其培訓力度也不是很大,沒有形成完整的培訓體系;同時,由于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很多教師對相關證書的考取心有余而力不足,上述原因導致大學英語“雙師型”教師數量很少。
3. 大多數民辦院校沒有與政府、企業、行業等社會組織形成合作關系,不少民辦院校并沒有真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的人才也沒有與產業、行業發展進行深度融合。大學英語教師由于沒有參與到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企業、行業實踐中,就不能真正了解相關企業、行業的工作流程,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制訂出準確的英語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三、建設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對策與實施步驟
1.對策。民辦院校應優化本校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整合師資力量,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學校應加強教師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改變大學英語教師教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傳統觀念,鼓勵英語教師積極參與學生實習、畢業設計。例如,大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參與金融專業學生的實習,積累更多的專業詞匯,了解專業操作過程,提高實踐能力,并將其應用到日常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和專業相關的實用英語,避免走彎路。
(2)學校應讓大學英語教師接受正規的、系統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通過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職業技能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對英語教師進行培訓,或定期組織部分英語教師到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實踐。大學英語教師可利用業余時間或寒暑假進行培訓,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意向、專業發展需求和現有能力,選擇一兩個與英語相關或非英語的專業進行重點學習、培訓和考取證書。目前,英語翻譯中級和高級證書(筆譯、同聲傳譯)以及劍橋商務英語中級和高級證書均為與英語相關的專業資格證書;會計資格證書、秘書資格證書和導游資格證書是英語教師們比較青睞的非英語專業職業資格證,學校組織和鼓勵英語教師有計劃地考取上述相關證書。
(3)將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引入課堂。積極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技術人才進入課堂,成為兼職教師和教師專業培訓師,是建設“雙師型”教師的必要手段。他們可以向教師和學生介紹行業的具體操作流程、發展前景、科研前沿的新技術、社會對從業人員素質的新趨勢和新要求。這些高素質專業人員在與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可以促進英語教師向“雙師型”轉變。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可組建相對穩定、高素質、專業化的兼職教師隊伍,改善傳統的教師結構,以適應人才培養和社會專業改革的要求。
2.具體實施步驟。第一步,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教專業選擇自己想要學習、實踐和考證的英語和非英語專業方向;學校應多鼓勵和組織教師參加技能競賽。通過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能競賽,教師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并與其他參與者進行交流,了解相關技能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學??山M織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學英語教師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考試,如國際導游證書、國家外語翻譯證書、劍橋商務英語證書等。
第二步,民辦院校通過校企合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培訓機會。大學英語教師應依托有利的城市地理資源優勢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同時也可在企業中獲得培訓,與企業建立雙贏合作模式。例如,筆者現任教的學校位于海南三亞,具有很大的優勢,三亞很多企業對職員英語能力的要求很高,高度需求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學校應組織部分教師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酒店、外貿企業去學習、培訓和實踐,以便讓一線大學英語教師的水平得到提高,了解各行業的最新發展狀況,然后在日常教學中有側重點地開展教學,以便培養出更符合當地政府、企業、行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通過這一階段的校企合作,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
第三步,根據大學英語教師前期培訓、實踐方向和所考取的相關行業證書,可把教師劃分為不同模塊,如,一部分教師組成“財經類大學英語教師模塊”,主要負責財經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一部分教師組成“管理類大學英語教師模塊”“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模塊”“體育類大學英語教師模塊”等,教師有序地向這些模塊的“雙師型”教師轉型,構建一支優秀的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
四、建設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意義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民辦高校將定位為民辦應用型高校,這為民辦高校教師的培養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培養一批“雙師型”教師。因此,作為一所民辦應用型大學,為了樹立良好的聲譽,實現未來的長遠發展,培養實踐能力強、理論知識扎實的學生,有必要建立起一支教育教學水平優良、職業技能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大學英語教師面對的是全校各個專業的學生。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英語課程不僅要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而且要注重培養實用的語言技能,特別是運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商務活動的能力。英語教師應努力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所教學生的專業知識有效結合,使教學更有針對性,避免教學內容脫節,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在強調理論與實踐、知識轉移和能力培養的同時,還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
建設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重新定位大學英語教師的作用。雖然“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不能等同于替代所授課專業的專業教師,但“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已大大不同于傳統的只傳授英語知識的教師。大學英語教師在學生大一、大二時期,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學會利用英語去學習專業知識,閱讀國外優秀的文獻等,為今后大三、大四專業課的學習打好基礎。第二,建設民辦院校“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可實行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建立一種合作模式。大學英語教師根據他們所授課專業,進入相關企業實習,了解該專業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如,給旅游專業學生授課的英語教師在寒暑假進入旅行社實習,參與接待國際旅游團,既可了解接待國際旅游團的全過程,又可知道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所需要的相關英語知識和需要掌握的英語技能,以便在日后的教學中能有側重點、有目的性地傳授學生所需的相關英語知識和技能。第三,激勵大學英語教師參加各類職業證書考試,教師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可學習新的知識,讓教師具備所授課專業的專業知識,提高了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并在教學中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從而提高所授課專業學生的競爭力,為企業提供大批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五、結語
本研究以民辦院?!半p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為研究對象,重新定位大學英語教師的作用,探索建設“雙師型”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提高民辦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整體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民辦院校大學英語師資建設探索之路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冠源.“雙高”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河北職業教育,2021(3):98-103.
[2]趙曉芳,黨劍英.“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3):156-158.
[3]隋秀梅,高芳,唐敏.“雙高”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5):93-96.
311950058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