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素質教育的推行為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創新帶來重大機遇。ESP理論作為一種新穎的教育理論應用到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鑒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ESP理論下的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指出當前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為例,提出具體優化策略,旨在更好地提高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ESP理論;專業英語;教學探究
【作者簡介】張玉潔(1987.01.30-),女,漢族 ,山西沁源人,晉中信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基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J202045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前言
基于全球化這一背景,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日益重要,并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專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技能型人才。ESP也稱為專門用途英語,其目的是滿足不同英語使用者的需求。
一、ESP理論應用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價值分析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ESP理論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歐美等英語國家,在我國主要應用于大學英語提高階段,主要包括一系列專業性質的英語授課。ESP課程作為一門更加側重于技能提升的英語類課程,教學目的是更好地培養并提升學生在所學專業領域的英語能力。ESP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即語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修辭或語篇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目標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技能分析(skills and strategies)和以學習為中心(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學習ESP課程的學生要有著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由于特定專業的需要,需要正確掌握使用英語的能力,再加上ESP課程本身具有專門性的內容及理論,因此其更有利于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ESP是結合特定專業領域,實現英語知識和技能專業化的應用性課程體系,因此ESP具有其獨特的詞匯、句法和結構模式。與此同時,ESP課程不能脫離語言教學的特點,其教學不僅包括英語語言應用技能,更具特點的是課程所具備的專業內涵。可以說,ESP課程是英語語言應用于專業的特定課程。
二、ESP理論應用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夠均衡。由于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涉及一些專業性的英語學習,所以學生存在能力參差不齊等情況。也正是因為個體的差異性,學生的英語能力以及學習掌握效果各有不同。例如,一些學生在第一學期便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但有些學生直到大四也無法通過。這在無形中加劇了英語教學的難度。許多教師若是沒能認識到個體差異性,而進行統一的專業英語教學,會很難取得應有的效果。其次,師資隊伍不完備。一些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雖然有著相對豐富的基礎知識,但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持續性增長的英語學習能力,對于一些專業詞匯無法做到及時更新。缺乏所授專業的一些實踐經驗和知識技能,往往會導致一些教師在業務上出現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等情況。再次,教材的編寫與實踐處于相互脫節的狀態。由于專業性英語教材較少,并且目前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教材,隨著時代高速發展,一系列教材若缺乏長期規劃,往往會導致內容的滯后性,很難滿足學生在面臨工作崗位時的英語詞匯需求。再加上一些參與教材編寫的人員缺乏實踐經驗,很容易造成內容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第四,現有的專業英語課程很難滿足學生以及社會的需求。目前一些涉外的行業和工作不斷增多,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前,務必要掌握所在領域的一些專業英語詞匯,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但是,一些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仍然過于籠統,缺少目前社會上所需要的以及最新的專業性詞匯,使得學生的現有詞匯量和英語能力無法更好地滿足工作需求。
三、ESP理論應用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優化策略——以機械工程為例
1. 選取適當的教材。選取適當的教材是ESP理論應用到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優化策略之一。以機械工程的專業英語教學為例,通過調查分析可發現,目前常用的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教材涵蓋很多機械的專業知識,涉及當前機械領域中基礎理論、總體趨勢和研究的前沿,其難易程度也能夠與學生當前的英語水平相匹配。而學生在進行專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在增加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不斷提升英語水平。除此之外,也需要結合機械工程當前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適當選擇更加理想的教材內容,豐富教學資料,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不斷提升其專業英語技能。例如,可以選擇一些機械類英文期刊綜述作為教材的輔助補充。對一些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目前國外普遍應用的英文版機械工程教材,更能提升機械工程專業學生的英語技能。除此之外,在選擇恰當教材的同時,也要注重教材的編寫。隨著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教材的編寫也需要立足實際,時刻追隨機械工程技術發展的步伐,不斷地更新,采用動態編寫的形式,滿足機械工程領域創新發展的需求。
2. 創新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式是ESP理論應用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又一優化策略。我國仍有許多高校在進行專業英語教學時運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沒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無法得到充分的激發,也影響了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專業英語教學也需要朝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這一方向發展,打造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斷地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環節,還要為學生創設出理想的情景教學模式,開展大量的課堂互動。例如,增加朗讀、翻譯、情景會話或是圍繞某一當前熱門的機械工程專業話題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在彼此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掌握機械工程專業英語的重點。除此之外,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將一些相對晦澀的機械專業英語詞匯,通過動態的方式來呈現,采用視聽法和情景法的方法加以補充。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例如從一些英語文獻摘錄部分段落、圖片、表格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和學習素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與此同時,要加強機械工程專業英語的師資隊伍建設。當前,許多專業英語教師的專業英語詞匯儲備無法做到與時俱進,也缺乏豐富的工作和實踐經驗,很難為學生呈現出高質量的英語課程。針對這一情況,在講授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轉變角色,在保持自身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將英語專業知識與機械工程專業知識有效結合起來,使自己的授課內容能夠與專業課程緊密相連,還可以到一線去了解最新的機械工程專業發展情況,及時收集相關資訊,使自身的授課內容能夠與時俱進。
3. 豐富教學資源。豐富教學資源是ESP理論應用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又一優化策略。現代化教育領域,互聯網資源憑借其交互性的特點,若應用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呈現出更加高質量的課堂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可以采用博客的方式來培養機械工程專業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例如一些著名的學術期刊每周都會在博客上發布科技進展的報道。如美國的愛荷華州立大學等會將學術報告制成一種音頻的節目,放到博客上供訂閱和收聽,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資源,而學生借助智能手機便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機械工程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可以利用VOA慢速英語節目收聽機械工程方向的報道。這一節目語速適中,更加適合鍛煉學生的聽力并擴充其詞匯量。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是與實際工程聯系緊密的課程。針對該課程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不同的講授內容采用不同的講授方法。如采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的案例教學,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課堂設計流程,給學生設定更切實的學習目標,更好地評估學習效果。又如,將一些外企里的案例引入課堂,針對典型機械產品的說明、圖紙類等技術文獻的撰寫進行具體指導。案例學習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用專業英語來描述已經學過的專業知識,既訓練了學生的英文表達能力,又能有針對性地鞏固相應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高校專業英語創新改革的今天,教師應把握專業英語發展動態,了解專業的發展趨勢,并時刻更新教材設備,創新教學方法。還要不斷提升專業英語教師的授課能力,為學生呈現出更加高質量的專業英語課程,使學生的技能和知識面可以得到不斷拓寬,從而更好地面對今后的實際工作。在教學實踐中找準專業和英語語言的結合點,培養專業性強、英語能力高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娜,胡偉華.“需求分析”理論指導下高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ESP口語教學設計研究[J].外語教學,2014(3):48-51.
[2]閆愛花.ESP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專業化口語教學——以梧州學院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11(1):99-103.
[3]周萍.ESP理論在高職專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中的教學實踐研究——以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寧夏大學,2013.
[4]孫薇娜,柳海民.ESP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應用——兼評《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基于ESP理論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7(1):121-122.
[5]馬雁.ESP理論視角下的醫學英語課程設置及其教學探索——基于醫學英語教學的個案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9(1):60-63.
[6]莊雪蕓.高職院校英語專業開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9(20):106-108.
332150058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