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莉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是當前學科教育中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小學語文課堂中,我們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是我們當前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我做了以下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育;語文核心素養;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列出十條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每一條都是基于學生發展的前提下提出的。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對接受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的最基本能力要求。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我們的語文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更新教育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將語文課堂融入我們的生活,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日積月累,不斷提升語文素養。同時我們要放眼語文的發展,不將語文局限于課堂,通過開展實踐活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感悟語文,升華語及素養。下面我們就語文的十大核心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讓語文詩意的回歸。
一、傾聽能力培養。聽是最基礎的,既是語文學習能力,也是語文學習的方法,是語言的積累。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的能力在整個小學語文階段乃至義務教育學段都是特別重要,因為自由小學生學會了聽,才有了學習的基礎。學會傾聽,積累語素,把握語感,學會提取信息,學會語言組織,才會說。口語表達的基礎上,學會一些寫作表現手法,最后才逐漸學會寫作。聽是其他語文能力發展的堅實基礎。會聽的人,才能夯實基礎,才會學習,才解決生活中困惑。語文本身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聽就是一種工具,借助傾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是很必要的。然而要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卻是一件復雜的,艱巨的工程。在培養的過程中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
要解決這些困難,需要老師下功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反思,教語文教研活動中總結,再到教學課堂中去檢驗。在聽的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集中精力,學生學會將聽和思結合起來,跟著說話者的思路走。不胡思亂想。總之傾聽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本領,也是一種素質。要想錘煉學生的傾聽本領,老師必須從課堂上下功夫,老師說話應該一揚頓挫,應該聲情并茂,應該富有感染力。老師做到這幾點才會妙語連珠。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說話能力。說話教學不是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培養的,而是在課堂學習的情境中訓練的。說話的能力是口語表達能力,是指在語文老師精心指導和引領下有目的、有步驟、有梯度,有計劃地對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也就是說話能力培養的長期訓練活動。尤其是當前社會交流空前興盛,人們的工作節奏高效化、生活內容社交化、科技溝通便捷化德今天,廣大小學生通過六年的語言訓練,畢業后如果具備高水平的說話能力不僅有助于今后的學習生活,還有助于今后學生步入社會,適應政治、生活、經濟、工作等方面交流交往需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是有必要的。一堂語文課,我們要通過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并主動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在表達觀點的過程就是說的能力培養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在課堂中,每個學生的表達能力是不盡相同的,當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應該盡量的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學生說的不是那樣的完美,我們也要適當的鼓勵,鼓勵學生不斷突破自己。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提高。
三、閱讀能力。閱讀的力是從小培養的,閱讀能力包含了閱讀的品質和閱讀的速度,以及效率。閱讀最能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在小學閱讀與基本能力的培養為主,而在中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則整個語文學習的關鍵。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是一種智力活動,通過閱讀以文字作為載體,同智者交流,同作者交流,進入作者的意境中去體會作者的感情,這也是語文基本能力的要求。寫作和閱讀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復雜的高級的心理活動,也是人類思想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是人們溝通、學習、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寫作能力。寫作是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寫作是發展語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學生記憶的良好方法。愛學生廣泛閱讀的思考基礎上,靈活運用語言文字。作文教學是一種綜合語言訓練,它不僅能從語言訓練學生,還能夠提升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還能從思維發展方面訓練學生思維,記錄學生的生活體驗,加深對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小學生健康而又高尚的審美情趣,作文教學關鍵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發展學生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五、朗讀能力。小學生朗讀能力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語感的重要表現。語感是重要的語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佳方式。選著培養,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感的培養能使學生說話抑揚頓挫,情感豐富。有較高朗讀能力的小學生,其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是不用質疑的。然而,朗讀能力和語感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較高的朗讀能力也能折射出小學生擁有良好的語感,高人一籌的語文素養。所以,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為學生的語言能力打下堅實基礎有著舉足輕重的基礎作用。
六、書寫能力。漢字書寫能力是每一個中國人應當具備的能力,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電腦輸入手機輸入的使用導致了許多人提筆忘字的現象,屢屢出現。集中反映了人們的書的能力下降。要知道寫字教學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這里講到的書僅僅是正確規范的書寫漢字的能力,這是基礎層級的能力,如果經過長期的訓練,我們還要擁有抒發欣賞的能力,以及抒發創作的能力,這些是提高級的能力。不管是基礎能力還是提高能力的發展,我們必須從小學打好寫字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開始,語文老師就要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規范書寫,嚴格訓練,從基本筆順筆畫開始,一步步培養小學生的漢子寫字能力。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小學語文老師,我一直認為鼓勵學生寫一手漂亮的好字,即是文化傳承的大事,還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任。
七、質疑能力。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沒有疑問,就沒有學習。質疑精神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抓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本身是沒有標準答案一說的,因此,在語言理解上面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是最自然,最便捷的。疑問精神是開啟學生思維的一把金鑰匙,更是啟迪學生智慧的金鑰匙。小學語文的學習體會的過程必須是一個學生不斷產生疑問思考疑問,尋求解決疑問的思維過程。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應當高度重視小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基礎在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想問、樂問、敢問、善問的良好思維品質。
八、邏輯能力。人們常說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關鍵學科,然而卻忽視了語文對學生邏輯能力的培養。其實從語言邏輯開始,語文對學生的邏輯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忽視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比較基本教學任務。語文老師要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實際上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邏輯能力就是必要的能力。因此,不僅僅是數學學科需要邏輯思維,小學語文也同樣需要超余感性之認識外的邏輯思維。
九、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人類發展中最重要的能力,一些看似超乎意外的想象,在一定的歷史發展條件下,卻能變成現實。想象力是創造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是學生進行創造力學習和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一個具有想象力的人,一定是具有創造力的人,至少具有想象力,是具有創造力的前提條件。想象力在人類戰勝自然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想象力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如果人類的一切創造性活動缺乏想象力,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語文教學需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要發展兒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說,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一對孿生兄弟,想象力高的人,創造力一定強,有創造力的人,一定是富有想象力的人。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當前,智力因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象力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還能影響到學生的長期發展,可以說,年輕的一代,富有想象力,國家有希望,民族有未來。
十、創新能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長期以來,長期以來,小學生由于收到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中國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受到了影響,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忽視了學生創新潛能的激發。很多老師,至今依舊走不出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束縛。這些老師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落后,思維僵化。在課堂上,學生以被動學習為主,死記硬背。這樣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學習問題能力、創新學習方法能力的培養顯得蒼白無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浪潮下,語文老師要努力創新思維,改革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培養創新型人才。
總之,在核心素養唱到的今天,我們必須在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前提下,開展語文教學,從不同的層次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成長奠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254250118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