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娜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置主題、使用連接線,將各個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每個知識點的內涵,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文章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完善對策,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28
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托尼·巴贊提出的一種記筆記的方式,主要通過核心主題、分級主題、關鍵詞、連接線、圖標、顏色等關鍵要素,將不同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知識點。這個梳理思維的過程,逼真地模擬了人腦神經元的活動方式,充分利用了“人左腦負責邏輯、線性、列表,右腦負責情感、色彩、想象”的基本功能,強調由中心向外圍輻射、注重信息邏輯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左右腦同步思維的網格狀知識體系。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教師方面的應用
1.活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氣氛。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活躍的課堂氛圍是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的關鍵因素。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可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學習時間的內容時,可以先講解通過鐘表來認識時間的技巧,隨后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描繪自己認識時間概念的過程,同時及時檢驗學生的筆記完成情況,或者通過建立小組,讓小組內的學生互查互評,最終給予學生相應的評價或鼓勵。通過思維導圖可以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更加樂意獨立自主地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加強小組的參與、合作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2.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在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地采取常規的教學方式,更不宜片面灌輸。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知識點的載體,并借此創新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多邊形這一內容時,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多邊形知識點包括許多新的圖形,有相同或不同點。基于此,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在畫圖的同時將各個圖形間的關系做不同主題的區分講解,使學生能更加系統地了解各個圖形之間的關系,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突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難點重點。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有限,在理解學習數學中的抽象概念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數學知識展現出來,利用思維導圖結構化、圖形化的特點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推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學生方面的應用
1.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字和圖片的興趣最為濃厚。基于這一特點,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借助思維導圖的模式,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知識,促進學生的知識梳理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深挖知識中的內隱邏輯。比如:“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這一知識點,就包含了乘法、筆算和口算等多個知識,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其中的知識連接邏輯。在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2.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整理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切實利用好思維導圖的優勢,將分散、雜亂的內容整合為可視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比如在教學“空間圖形的面積和體積”一課時,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歸類整理、分析總結。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圖形化地認識知識點,梳理其中的關系,提高總結歸納的能力,深刻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3.強化學生數學習題反思體驗。小學生做一些練習題時,往往不會尋找每個練習題之間的內在關系。在這種背景下,可以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應用到習題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習題教學開始之前,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列舉相關案例,將所要解釋的知識內容和相關知識點聯系起來,并融入其中。這一過程有利于學生梳理、組織知識點,也有利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使學生能夠通過深層次的分析,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答案。通過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強化師生交流,還可以促進學生通過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思維導圖的專業知識
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繁忙,分配到思維導圖專業知識學習上的時間有限,造成了許多教師缺乏思維導圖方面專業知識的問題,阻礙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另外,應用思維導圖的教研活動較少,也限制了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
(二)教師缺乏繪制思維導圖的高效方法
多數時候,教師們認為繪制思維導圖需要具備美術功底,對顏色、線條有全面的認識與掌握。這說明教師對于思維導圖的繪制并沒有完全理解,缺乏高效的繪制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思維導圖類型輔助教學。如果對思維導圖的類型、作用沒有掌握清楚,僅依靠淺顯的理解去繪制,是難以達到效果的。但客觀地講,教師畢竟并非思維導圖專業,而且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因此在使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時,要采取高效的繪制方法,準確表達知識,準確引導學生。
(三)教師缺乏對思維導圖的準確把握
思維導圖具有層次清晰的特點,可以將教學內容的核心或主干先整理出來,再逐層連接相關的知識點,從而體現知識點之間的結構化關系。但思維導圖有著一定的適用范圍,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適合使用思維導圖來體現,使用錯誤會造成知識點的復雜化,阻礙學生理解。比如,有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將所講知識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發給學生,讓學生學習理解。雖然導圖涉及的知識點完整、結構層次清晰,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教師的初衷和導圖中的思路。
四、強化思維導圖應用的完善對策
(一)提升教師的思維導圖專業知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示范的作用,需要重視加強教師對思維導圖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提升。
1.要加強理論學習。學校要重視思維導圖輔助教學的制度化建設,給教師提供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或平臺,教師要合理分配時間,也可借助信息化的學習方式,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對思維導圖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2.二是要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可以聘請專業的思維導圖專家來學校進行培訓授課,教師要積極參加這些培訓,切實了解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以及輔助教學的思路,將思維導圖的優勢充分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
3.要重視教研活動。學校要注重數學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教研活動,要指定負責此項教研活動的教師,利用集體備課、共同商議、教學討論、教學觀摩、定期學習等方式,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討論,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4.要搭建思維導圖輔助教學的專業平臺。可以聘請專業人員指導教師繪制導圖的思路、方法,也可供教師相互交流,縮小教師之間的溝通距離,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教師的思維導圖繪制能力
1.要組織教師進行技能培訓。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使教師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修改技能、評價標準等,幫助教師樹立客觀正確的使用技能,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而提供技能支持。
2.要提高思維導圖與數學知識的融合度。思維導圖畢竟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在教學中,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所講知識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思維導圖的應用范式,在促進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提升教師的思維導圖應用能力
1.要明確思維導圖的適用范圍。要明確哪個教學環節中使用導圖,或是哪個類型的知識點使用導圖,不可模糊不清。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備課,充分考慮教材、學生和思維導圖之間的特點和關系,提升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準確度。 另外,還要切實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多樣地使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簡化知識問題,增加學生的理解程度。
2.要依據實際情況確定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確定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在歸納課堂知識點、總結知識特點的時候,可以使用一次性呈現的形式來輔助教學,協助學生鞏固所學,使學生牢固記憶知識點的內涵;在概念課、新授課或習題課上,適合使用順序呈現的方式,結合知識點的講解進度,促進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師也可結合具體學情,采取更加靈活創新的表現形式呈現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3.要重視思維導圖的應用效果。當前,思維導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要高度重視落實應用效果,不能應付了事。事實上,存在一些停留在表面、流于完成任務的情況,這樣不僅不能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也會加重教師本身的教學負擔,更會阻礙學生的理解記憶。因此,在一線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端正應用思維導圖的態度,有計劃、有步驟、有側重、有針對性地應用思維導圖,切實發揮思維導圖輔助數學教學的作用。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結構化、可視化的輔助教學工具,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對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正在逐步獲得廣大一線教師的認可。以上通過分析具體應用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完善對策,進一步豐富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有效地促進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李中國,惠連曉.思維導圖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問題、原則及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6).
[2]王冬琴.芻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16).
[3]郭文靜.利用思維導圖優化知識結構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