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著重于培養專業性人才,其中建筑工程經濟學是各大高職院校最為器重的教授課程之一。各高校老師想要教好建筑工程經濟學這一門課程,不僅要向同學們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盡可能多的給同學們介紹相關案例,讓同學們在分析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鞏固消化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盡可能頻繁的組織同學們參加課外相關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會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所以,在高職建筑工程經濟學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要將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
關鍵詞:高職建筑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實訓教學
高職院校將建筑工程經濟學作為重點教授的課程之一。所謂工程經濟學,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其重點研究對象為工程項目,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們利用工程技術方案或投資項目取得最佳經濟項目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案。由此可見,高職授課老師們要想教好建筑工程經濟學這門課程,在授課形式上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研究結合起來。讓同學們在學習具體案例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用工程經濟學的科學知識來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同學們在親身實踐過程中學會利用工程經濟學知識解決問題。
一、高職建筑工程經濟學中的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簡單來講就是老師們要多多向同學們介紹具體事件,然后讓同學們在自主分析這些事例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用工程經濟學的知識來看待問題,有助于學生們更徹底的了解所學到的工程經濟學知識。
(一)案例教學第一特點:典型性
案例教學的關鍵就在于老師所選案件實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作用,在某節課程教學過程前,老師要精心細致翻找相關資料,挑選出適當的、具有代表性的相關事例,然后講述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自主分析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有關于工程經濟學的知識。接著,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們用工程經濟學知識來看待案例中所出現的問題。這樣一來,同學們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學到的知識[1],并且老師們在引導過程中,根據學生們反映度也能夠了解到學生們對于所學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進而在下次授課前,可以根據適當的調節授課內容。
(二)案例教學第二特點:較強的真實性
案例選擇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同學們對所學知識了解程度的高低。如果案例所選擇的并不切合實際,過分夸大、遠離生活,那么同學們分析出來的答案也會是天馬行空,不具有真實性;又如果,選擇的案例簡單幼稚,不具備挑戰性,那么時間久了,同學們便失去了分析、思考的熱情,進而失去對案件分析的積極性,更加會不愿意參與到案例分析中來。可見案例選擇的是否合適對于建筑工程經濟學教學進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與上面兩種情況相對,如果所選擇的案例貼近生活,真實性比較強,那么同學們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會將自己代入案例中,使得同學們更加深入的面對問題并思考。這樣一來,同學們的思考觀察能力能夠不斷的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夠增強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對建筑工程經濟學教學有著推進作用。
(三)案例教學第三特點:涉及面廣
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們擁有利用工程經濟學知識思考問題的能力,那么這種能力的提升,需要同學們在實例分析中將所學到的知識都發掘起來[2],靈活貫通。那么要想達到這個教學目的,案例教學中老師們所挑選出來的案例就要涉及較廣的知識面。學生們在分析這樣具有挑戰性的案例事件過程中,能夠逐步培養起嚴謹的思考態度與能力。這樣做下去,時間久了,對于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的零碎的知識點來說,學生們能夠將這些知識整合起來,自主形成知識體系,并且所學到的知識串聯在一起,有助于學生們消化建筑工程經濟學知識。
(四)案例教學第四特點:與時共進
案例的選擇要與時代發展相呼應,老師們要根據現如今社會經濟變革情況,挑選出與時代相契合合適的具體案例,讓同學學們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掌握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讓同學們經過自主的分析過程之后,能夠對自己進入社會所要面臨的些許問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的做法,有助于學生們在面臨問題時能夠冷靜分析,找到最佳解決方案,這樣才是對學生能力提升的最好印證。
二、高職建筑工程經濟學中的實踐教學
理論知識的傳授,只是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基礎方向,在同學們步入社會,親身面對問題是應該采取怎樣的解決措施?這樣的問題解決能力,需要老師們不斷帶領同學們進行課外實踐教學,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一)實踐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
實踐教學的準備工作,主要由老師以及學校來組織完成。老師在帶領同學們進行實踐教學之前,需要老師親自體驗案例的分析之后,選擇出適合學生們分析能力范圍的實踐項目[3]。并且老師們在親身經歷過實踐教學項目后,對教學內容也有了大致的掌握,那么在學生們體驗實踐項目時,老師們可以更流暢地引導學生們運用所學知識。
(二)著重關注實踐教學的分析過程
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們利用工程經濟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是在分析過程中一點一點提升的。因此,在進行實踐教學中,老師們應該將著重點放在學生們對案件的分析上,而不是分析結果上。對于同一個案例,不同的學生會思考出不同的解決方式,老師要仔細觀察對比學生們的不同分析過程,總結出最優解,分享給大家,并鼓勵大家積極自主思考。這樣的做法,可以提升同學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進而推進工程經濟學進展。
結束語:
老師在傳授建筑經濟學這門課程時,要緊靠課程的教學目,將實踐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在一起,講教學質量提升。老師們要著重引導學生們分析已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消化掌握所學知識。高職建筑工程經濟學教育的推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需要老師們與學生們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走下去。
參考文獻
[1]鄭理成, 周駿. Excel在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中的應用[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017(019):152-153.
[2]王鳳波, 吳蓉蓉, 胡穎. 民辦高職院校建筑力學實訓嵌入式教學實踐[J]. 山西建筑,2020(2):169-171.
[3]李燕芳、王勇華、張冰、魯蘊華. "工程經濟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J]. 工程經濟,2020,269(08):79-81.
作者簡介:高俊強(1976.12-),男,湖北孝感人,漢族,副教授,管理學碩士,主要從事管理學、工程經濟學教學研究,高職教學管理研究工作。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孝感?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