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銀香
摘 要: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抑郁癥患者出現,說明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在小學生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可以讓小學生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更為珍重生命,珍惜身邊的人,更加具有生活的積極性,生命教育還可以鼓勵學生對自身進行規(guī)劃,對日后的人生有更為慎重的選擇。為了讓小學生得到更好的生命教育,從教者應該結合課本閱讀,通過實踐理解,鼓勵學生自主探討,通過寫作和課外閱讀等方式加強對年紀較小的學生的生命教育。
關鍵詞:生命教育;小學語文;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41
生命是人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的本源。對小學生最合適的教育途徑就是通過語文的教學進行相關的生命教育。想要讓小學生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就必須開展相關的教育。語文相關的知識材料具有生命方面素材的豐富資源,可以發(fā)揮生命教育在學生整體教育中的重要性質。為此,如何開展生命教育是當今時代的從教者所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之一。接下來本文先是分析了生命教育內涵與意義,其次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探討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生命教育內涵與意義
從本質上分析,生命教育同樣屬于全人教育的一部分內容,包含從個體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以及涉及的各個方面內容,與人的生死存亡與成長發(fā)展聯系相當密切。生命教育最核心的目標就是通過生命管理保證每個人都能實現“我之為我”的生命價值。《生命教育導師》中明確了生命教育內涵,提出其是一直直面生命與生死問題的教育,開展生命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強化人們理解生命意義,從而自主尊重生命,積極生存并健康生活,通過彼此之間呵護與分享生命獲得幸福生活與心靈和諧,最大程度突出了生命的最大價值。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生命的認識,使其珍稀生命、熱愛生命,保證學生可以理解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另一方面,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價值觀念與思想認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成為寬容、具有較強集體意識且可以找到生命價值與生存意義的個體。不僅如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相符,讓學生在學習中端正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得到成長。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1.語文教材蘊含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出自于名篇佳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這些內容的應用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格,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人文教育功能,且教材中蘊含更加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為教師滲透生命教育提供支持。
2.語文學科中人文教育功能是滲透生命教育的基本。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人文性與工具性是其蘊含的雙重功能,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提高對學科工具性功能的重視之外還要強化其人文性,提高語文教育全面性。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小學階段語文學科學習中學生可通過文學作品、學習以及創(chuàng)作等表達自身情感,同時也可以在閱讀中獲得感悟。因此我們可以說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時不斷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開拓學生眼界,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當學生形成正確三觀之后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就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形成生命責任感。可見,語文學科蘊含的人文育人功能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責任感與生命意識。
三、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滲透
1.結合課本閱讀滲透生命教育。當前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都是從教者通過精心挑選得到的文章,每一個里面都包含著對生命的探討。從教者可以鼓勵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仔細的研讀,理解其中的自然風光和人們的個人情感,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在從教者對這些內容進行教導時,可以利用一些常用的手段讓學生對內容進行更加深入有效的理解。比如,鼓勵學生在課堂期間對書中的內容進行研讀,或者交流自己的感想。從教者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對生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1]。
2.通過實踐理解滲透生命教育。現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方式較為發(fā)達,從教者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理解生命教育中所蘊含的內容。從教者可以鼓勵部分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家中培養(yǎng)植物或飼養(yǎng)一些小動物。并且鼓勵這部分學生每天對自己飼養(yǎng)的生物進行觀察,并且記錄飼養(yǎng)生物的狀況,鼓勵學生和身邊的人進行討論,共同探索生命的意義[2]。從教者可于日常教學中選擇諸如小游戲、戶外踏青等方式將學生學習熱情以及探究欲望激發(fā)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滲透生明教育。該教育模式是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除了可以有效調節(jié)語文課堂的枯燥無味之外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在敬畏生命教育以及感悟生命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還貫徹落實了敬畏生命以及感悟生命的生命教育。
3.鼓勵學生自主探討體會生命意義。小學生自學能力較強,并且學生間通過個人自主探討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生命的意義。從教者可以為學生提供素材,如文章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探討,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意境和作者所想要去透露的情感。鼓勵學生通過對文章中的一些語句的分析討論,體會生命的意義[3]。
4.通過寫作滲透生命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寫文章是通過語言將自己內心的想法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方式。在對自己心中的想法進行表達和描述時,可以讓小學生對世界和自我產生更新的認識,并且進行開創(chuàng)性的表達[4]。為此,想要加強對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從教者可以布置和自身與生命有關的寫作課題,鼓勵學生通過對生命規(guī)律的探討,對人生自然現象的思考進行寫作。表達出學生自身的想法。
5.通過課外閱讀滲透生命教育。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對書本進行理解的能力,名著中有許多都可以讓學生理會生命教育的重要,并且其中的內容也適合年紀較小學生進行朗讀。從教者,可以挑選一些適合小學生通讀的非課本內容的書本,在課堂上為學生介紹。從教者也可以在教室內開辦圖書角,鼓勵學生將自己讀過的書本放入圖書角,分享給全班的學生進行通讀。對于一些相對難以理解且人氣較高的非課本書籍,從教者應為學生進行講解[5]。
6.應用多媒體聯系時代滲透生命教育。執(zhí)教者在教學中需要整理與生命有關的脈絡,在教學中嚴格按照整理而出的脈絡開展教學活動。在開展教學活動初期,執(zhí)教者需要主動幫助學生結合閱讀內容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識,之后以學生自身認知為基礎進行總結與表達。該階段結束后執(zhí)教者應主動引導學生深度了解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初級階段,執(zhí)教者應深刻了解生命教育基本意義,形成熱愛生命以及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當學生詳細了解這部分內容后引導學生以自我情感為基礎進行推而廣之,從社會、集體以及家庭等角度進行思考,之后將這種對生命的熱愛與熱情擴展到社會層面中。
因此,執(zhí)教者在教學中應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引導學生披露社會中存在的不尊重生命的現象與事件。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語文學科教學重點,在該階段教學中發(fā)揮課前、課后等空余時間引導學生了解當代社會中的生命意識的倡導與追求。比如可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播放相關視頻資料與課件,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組織學生欣賞具有生命教育意義的文學視頻,以此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而且也能讓學生清晰且直觀地理解生命內涵。
7.家校合作滲透生命教育。語文教師以語言文字能力見長,可與家長做好相關溝通工作,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并思考生命意識,之后與學生共同學習與討論。在生活中給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提供思考與學習的空間。其中,生命理念的應用需要以教師為指導,之后促進家校形成一致意見。小學階段教育中家庭教育始終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教師提高對其重視,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接受充分的生命教育。形成了這一教育模式后學生才能在生活或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態(tài)度與習慣,前提是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家長對生命教育的認識。
8.應用不同形式引導學生表達自我生命意識。當前我國正處于素質教育深化改革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效結合,以此為基礎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可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習慣與學習自信,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探究性學習,并于實踐中應用于我知識。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在實踐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生命教育的意義。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才會從自我角度深入思考生命教育,之后吸收與內化生命教育。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表達生命教育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班級探討的方式組織學生參與自由討論中,但這一模式下需要教師作為主持人或總結人,選擇某一個或幾個主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由討論。為了讓某個學生提出的意見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簡短點評學生思考的內容,要求學生記錄下上一位學生所說的內容,并于自己發(fā)言之前總結與點評其他學生發(fā)言的內容,說明自己的意見以及與此相同與不同點。
四、結語
總體上而言,生命教育在小學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溫暖豐富,并且可以讓學生的生命變得健全高尚。為了讓小學生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從教者應該采用本文提到的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1]單曉云.植根沃土吐芳華? 滋潤蓓蕾發(fā)新枝——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滲透三生教育的探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9(4):80.
[2]宋彥玲.生命化教育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5):146.
[3]周成國.構筑生命的厚度與深度——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9(18):36.
[4]陳勝華.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生命教育——以《生命? 生命》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8(36):10.
[5]劉黎,薛歡.和潤生命,潤澤童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滲透生命教育[J].贏未來,2018(1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