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學常態,它將優質的線上課程資源與線下課程資源有機結合,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設計,推動了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提升教學水平,深入挖掘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特點,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小學生的視野,實現數學知識的重構。本文首先談談當前小學數學采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再闡述這種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教學模式;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55
當前,我們處于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突破,豐富了教育資源,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在信息技術的助推下,小學數學教學逐步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開創了數學教學的新局面,受到越來越多師生的青睞,并且已經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作為一線數學教師,我們應從理念上趕上時代的步伐,充分挖掘各種數學教學資源,努力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完美融合,給小學生創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使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真正“活”起來,都能有所收獲。
一、小學數學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召開2020年金秋系列發布會第一場發布會。會上提出:把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作為推進“互聯網+教育”的戰略工程來看待,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為線上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大好的前景。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把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線上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實現“1+1>2”的效果,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品質。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混合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首先,線上教育具有可重復性,線上教育支持課后重溫,當小學生在課后對某些數學知識點理解不透徹或忘記某個知識點時,可以對課程進行回放再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效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其次,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提高了數學教學的及時性,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個人愛好、學習習慣等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學習內容,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學生還可以隨時隨地地從網絡上獲取各種學習資源,大大提高了知識的獲取效率。再次,在線下的教學模式中,小學生做完題大多需要自己對答案,而在線上小學生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知道答案,并且還有詳細的解析,使小學生的做題速度和準確率都得到提升。最后,線上教育還可以在應急狀態下代替線下教育,更好地支撐“停課不停學”工作,確保小學生可以在家里自主學習,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
但在開放的教育環境下,線上教學模式存在著一些弊端,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各種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再加上小學生辨識能力有限,缺乏教師的現實指導,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響而誤入歧途。另外,線上教學中,教師的思維占據主導地位,不利于小學生對知識的再加工,小學生長期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學習,會產生依賴性,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學會合理利用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線下教學的課前,利用線上預習系統檢測預習情況
線上預習系統可以根據線下課程教學的章節,對應設置預習的相關要求,系統中設定預習時間和預習效果的評判機制,可以對小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評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明確小學生數學預習的具體任務,并為小學生精心設計課前預習單,將預習任務和預習提綱以文件夾的形式發送到班級群中,以方便小學生獨立操作。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借助線上的微課、課件、名師講堂等學習資源進行預習,使小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為深入學習奠定基礎。還要引導小學生在預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讓小學生記錄下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留到課堂和教師、同學一起交流、討論,消除疑點。最后,教師根據系統評分了解小學生的預習情況,掌握小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便于在線下課堂教學時抓住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指導。利用線上進行預習,能使小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小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意識,從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作用于小學生的一生。
(二)在線下教學的課中,利用線上資源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線下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的各種學習資源輔助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小學生的視野,還能夠為小學生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線上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通過網絡上的圖文、音頻、視頻等資源,開發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豐富數學知識的輸出方式,調動小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小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通過網絡搜索查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線上資料,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增加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小學生的探索意識。對于一些比較難懂和難以演示的數學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線上一些教學軟件進行動態模擬,化靜為動,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日常學習中更有信心和動力。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庫,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改變傳統線下教學枯燥無趣的局面,讓小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知識,吸引小學生主動融入線下課堂教學中。
(三)在線下教學的課后,利用線上復習系統進行課后練習
在傳統的線下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家庭作業或課堂測驗來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看到的只是小學生的學習結果,對于小學生學習的動態過程就無從把握了,這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使教學計劃的制訂缺乏科學性,不能顧全所有學生,容易使一些小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給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增加難度。為了滿足小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掌握準確的學生信息,幫助不同水平的小學生都學有所獲,教師要轉變觀念,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優化教學方案,實施分層教學,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借助線上復習系統,在網絡題庫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課后訓練,而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增減課后訓練的強度,可以利用線上題庫反復練習,重復檢測學習效果,在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中強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QQ等線上聊天工具,把不同難度的練習題發送給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作業,實現家校共育。利用課后線上交流平臺,讓小學生在線上討論學習內容、交流難點問題、分享學習成果,實現小學生的優勢互補,促進小學生共同進步。
(四)線上線下良性互動,解決教學重難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普遍較差,如果數學教師一味地利用黑板和粉筆進行線下課堂教學,就會使學生感到厭倦和乏味,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透徹的掌握。而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僵局,通過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可以提高數學知識的直觀性,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使得教師能以更好的狀態跟學生進行教學互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從線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習題講解視頻,讓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教師引導小學生進入課堂討論環節,讓小學生提出對視頻講解存在的疑惑,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講解,并進行相關的鞏固練習,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教師也可以讓小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講解,增強小學生間的互動,加深小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充分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可以在旁邊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啟發,讓小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能得到完美服務和學習體驗。教師還可以利用線上的反面案例進行教學,從線上搜集一些具有典型錯誤的例題當作教學案例,讓小學生從中查找錯誤,找到錯誤的根源,從而降低小學生出現同樣錯誤的概率,對小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化解學習中的困惑。
(五)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向學生滲透德育
新課標要求小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實現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要進行德育滲透,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拓展數學史知識,帶領小學生了解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演變過程,學習數學家們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線上視頻資源,給小學生展示我國古今數學家的故事,增強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利用線上資源自主尋找數學史的相關內容,并拿到數學課堂上進行分享,這樣在充分的交流中可以強化小學生的認同感。教師可以利用線上的圖片或視頻,向小學生展示我們生活中的數學美。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勞動工具和建筑都包含著數學元素,教師可以在線利用多媒體為小學生展示豐富多樣的工具和古今的著名建筑,再輔之以數學語言的講解,使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生活中數學的魅力,也感受到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增強小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結語
總而言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數學教學走出了一條新穎的道路。這種教學模式給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必須要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合理利用各種線上教育資源,使其可以為線下課堂教學帶來幫助,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實現教學效率和學生素養的雙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昕.微課構建小學數學線上、線下結合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2020(21).
[2]史素娟,張一帆.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文信息,2019(4).
[3]董成.“線上線下”相結合,優化小學數學作業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