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政
【摘要】面向新發展階段,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應更好回答以下重大問題:一是如何使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更好入腦入心,就是“舉旗幟”的問題;二是如何更好把握“最大的政治”、做好這個“最大的政治”,就是“聚民心”的問題;三是如何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是“育新人”的問題;四是如何更好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興文化”的問題;五是如何把我們的價值理念、制度優勢、發展故事等講出去,贏得更廣泛的接受和認同,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就是“展形象”的問題。
【關鍵詞】新發展階段? 意識形態? 兩個大局? 文化強國
【中圖分類號】D609?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24.003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步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這一“新發展階段”,我們理解,大致是指我國未來30年,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歷史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
新發展階段,“兩個大局”相互交織,“兩個百年”歷史交匯,意識形態領域使命任務更加艱巨,階段性特征更加顯著,階段性挑戰更加突出。要確保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堅強政治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們必須對新發展階段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必須對新發展階段意識形態安全的現實緊迫性作更加深入、更有針對性的分析研判,必須對新發展階段意識形態建設的戰略艱巨性作出更高瞻遠矚的戰略性部署,才能實現新時代意識形態戰術上積極作為、戰略上積極主動。
意識形態工作具有高度的方向性、系統性、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特點,又具有隱蔽性、動態性、敏感性、顛覆性等顯著特征。意識形態是高度形而上的客觀存在,一部分可視可聞可感知,但更多的是看不見摸不著。意識形態戰線是特殊戰線,意識形態戰爭是特殊戰爭,意識形態陣地是特殊陣地。意識形態的戰斗和戰爭始終在進行,且更加你死我活,雖然它沒有硝煙、悄無聲息。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就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作出全面系統闡述,同時也是新形勢下對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大部署,是我們在新發展階段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遵循。面向新發展階段,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應更好回答以下重大問題:一是如何使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更好入腦入心,就是“舉旗幟”的問題;二是如何更好把握“最大的政治”、做好這個“最大的政治”,就是“聚民心”的問題;三是如何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是“育新人”的問題;四是如何更好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興文化”的問題;五是如何把我們的價值理念、制度優勢、發展故事等講出去,贏得更廣泛的接受和認同,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就是“展形象”的問題。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對我國面臨的各種安全問題和安全挑戰的系統回應,意識形態建設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高度重視的重要領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大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們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一個國家要持續發展,一個政黨要執政興邦,就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陣地,夯實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不論在任何時候,不論形勢如何變幻,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管理權決不能旁落,陣地決不能丟。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能不能守住意識形態領域陣地,能不能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對此,我們必須始終頭腦清醒地認識到意識形態建設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意識形態工作是統籌“兩個大局”的戰略任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是我們需要全面把握的“兩個大局”,是我們分析世界形勢變化、認清發展歷史方位,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的根本指引。從國際上看,隨著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交往的日益密切,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中國之治在國際社會廣受好評的同時,各種曲解、貶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言論也不絕于耳。特別是當前一些西方國家利用其在經濟、科技和文化傳播方面的話語優勢,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展開攻勢,威脅著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從國內看,一些錯誤言論和觀點不時出現,并且傳播方式變得更為隱蔽、靈活。這些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情況,都是我們不能回避的挑戰。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疫情的持續蔓延也激活了長期潛伏于國內外社會的意識形態病毒,意識形態工作的緊迫性更加凸顯。在“十四五”即將開啟、“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實現歷史性交匯的重大節點上,我們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必須站在“兩個大局”的戰略高度,方能做到高瞻遠矚。
第二,意識形態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應有之義。進入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拓寬,影響國家安全的內外部因素也日趨復雜。習近平總書記精準研判時代發展新變化和國際國內新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國家安全新理念,強調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一方面,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但意識形態安全始終作為國家安全的關鍵內涵貫穿于國家安全的各個方面,是維護其他各領域安全的思想和理論根基。一旦在意識形態這一根本性問題上出現偏差、犯了錯誤,就會引起政治、經濟、文化和網絡空間等領域的連鎖反應,最終給黨和國家事業帶來顛覆性的災難。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總體國家安全的高度,以整體、全面、可持續的視角分析把握意識形態安全,統籌兼顧意識形態安全與其他領域安全的關系,科學處理發展與安全的辯證關系,共同服務于國家發展的大局,推進意識形態安全與國家安全協同發展,為國家安全夯實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線,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與總體國家安全提供強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