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華
〔摘要〕某高二女生因父母對其學習成績過度關注,且一直期望過高,導致其心理壓力過大,無法自我調整;考試成績不夠理想,造成其心理崩潰,準備自殺結束生命。學校成立臨時工作小組,由校長統籌安排處理該危機事件的相關事務,學校各個層面的力量——班級心理委員、班主任、心理教師、校長、校辦、校車司機等,團結協作、積極應對,最終化解了這場危機。
〔關鍵詞〕危機事件;危機干預;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6-0057-04
一、事件回溯
某天下午15∶45分,心理老師突然收到某班主任微信求助。經了解,事情經過如下:上課時,心理委員發現某同學情緒低落,于是本著心理委員的職責,對其進行勸解,后發現該生有自殺想法,感到事態嚴重,當堂課內上報給班主任,班主任立即與心理老師聯系。心理老師立即著手該同學的心理危機干預準備事宜。與此同時,按照學校制定的校園心理危機事件預警方案,上報學校,成立臨時工作小組,由校長統籌安排處理該危機事件的相關事務。
當日下午16∶10分,班主任將該生帶至心理輔導室,由心理老師接待。心理老師對其進行了將近三個小時的陪伴干預,隨后與其母親溝通,后續也進行了相關的處理:轉介、入院治療。目前該生狀態較為穩定,危機暫時解除。
二、基本情況
小玲(化名),女,17歲,高二學生。據同學反映,小玲性格開朗,平時大大咧咧,愛發脾氣。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父母對她的學習成績要求比較高,脾氣比較暴躁。小玲有一個妹妹,和妹妹關系好,小時候主要由外婆撫養,跟外婆比較親,但外婆已經過世。班主任反映,小玲本學期狀態還好,和班級的男生、女生都能很好地交往。學習方面,小玲比較用功,但數學考試成績不理想,其他學科都還不錯。她喜歡瀏覽網文,自己也寫網文,還有網站想聘請她做編輯。在學校里,她是學校文學社的骨干成員。
三、干預過程
(一)自殺風險評估
小玲進來時很傷心很絕望,抽泣,無淚。
咨詢師:班主任跟我簡單說明了一下你的情況,心理委員和班主任他們都很擔心你!
小玲:為我這么個廢物擔心不值得,我一點用都沒有,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反復搖頭)
咨詢師:今天你準備怎么結束自己呢?
小玲:我想好了,也好好看過了,教學樓四樓高度還不太夠,到五樓應該差不多了。雖然我有些恐高,但我想閉上眼睛,就當自己是在一樓,應該可以的。
咨詢師:(點點頭)嗯,跳了之后呢?
小玲:之后就解脫了,再也不難受了,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咨詢師:你難道不會擔心什么嗎?
小玲:我不想連累學校,所以我準備好了遺書。(從右手的衣袖里拿出一張折好的信紙)他們整理我的遺體就能發現,我都寫清楚了,跟別人和學校沒關系,是我自己要跳的!
咨詢師:可以給我看看你的遺書嗎?
小玲:可以。(把遺書遞給咨詢師,咨詢師看完遺書)
根據這段對話,咨詢師對個案進行了自殺風險等級評估。由于個案已經做好了自殺準備,包括方式、地點、時間、遺書等,屬于自殺高風險,必須啟動校園心理危機預警機制,避免危機事件的嚴重后果。
(二)死亡預設,動搖自殺意念
咨詢師:如果今天你跳了,失去了生命,你的同學們會怎樣?我聽說你平時是個熱情開朗的女孩,跟班上男生女生都交往得很好。
小玲:他們應該會難過一陣子,隨著時間過去,慢慢會忘記的吧?(有些茫然)
咨詢師:我想他們一生都會記得曾經的高中同學,從教學樓跳了下去,忘不了你。不光他們,還有學校里其他經歷這件事情的人,他們都會記得。
小玲:(低頭想想)我并不想干擾誰。
咨詢師:不是因為干擾,而是因為他們難以置信,放棄生命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不到迫不得已,沒有誰會這樣做。還有你的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女兒變成冷冰冰的尸體,會是怎樣的場景?
小玲:(沉思)他們會難過,我也不想他們難過!不過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他們在我這個沒用的東西身上花錢,還不如把那些錢花到妹妹身上,雖然妹妹成績不是特別好,可是她會跳舞,可以培養她的特長,不會像我,什么都不會干!
咨詢師:如果今天你跳下去了,可是有可能只是受傷,嚴重的傷,到時你要怎么辦,想過嗎?
小玲:我沒想過,不知道該怎么辦。
咨詢師:如果是受傷,那就不是解脫,而是給自己制造了更大的麻煩,也會給父母增加更多的經濟負擔。
小玲:(低頭不語幾分鐘)我并沒想要那樣。我也很怕疼,很早以前我就很認真地考慮過怎么死的問題。
咨詢師:哦。
小玲:我初中的時候就有一次自縊,我等爸媽不在家的時候,用圍巾纏著脖子吊在門把上面,已經差不多快要死掉了,結果媽媽回來了,她把我送到醫院搶救了,所以就沒死成。后來我給自己想了十多種死法,寫在一張紙上,放在桌子里,難過就拿出來看看。
(三)直指現實,澄清認知誤區
咨詢師:既然你連死都不怕,那我很好奇,是什么困擾讓你下了這么大的決心,可以和我說說嗎?
小玲:老師,我真的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我什么都做不好!
咨詢師:哦,你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那么都沒做好哪些事呢?
小玲:我這次數學考得很差很差,就是班級最后一名,我真的很沒用!
咨詢師:除了數學考得不好,其他學科也不好嗎?
小玲:其他學科馬馬虎虎,比數學好一點。
咨詢師:成績全部都出來了嗎?
小玲:基本都知道成績了,猜都猜得到,我周圍人都比我考得好!昨天發試卷的時候,有個女生在那里哭,我還笑著去安慰她一次考差點沒什么關系,其實我自己心里難過得要死,那時候我就在對自己說,考得這么差,死了好了。老師,我就是這樣,會騙人。
咨詢師:怎么說呢?
小玲:我會去裝,假裝很開心,假裝很開朗,其實心里很難受。我覺得自己心里很陰暗,但我又不想把這些負能量傳給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受影響,所以我就裝成很好的樣子,其實都是假的。
咨詢師:這不算騙人,你能這樣想,這樣做就已經是很正能量啦!
小玲:真的嗎?
咨詢師:真的!我想問一下,你的數學這次考得不理想,以前數學學得怎么樣?
小玲:其實我高一一開始數學就學得很不好,基本就是班級倒數。但那時候,我也確實是沒有認真學,我也能接受。今年我是暑假就一直在補數學,很認真在學,開學考還好一點,這次直接最后一名,我覺得我學不起來,我已經很努力地在學數學了,可是我還是沒辦法學好,爸爸媽媽要求我考到年級前100,上次我是280,這次只怕要到三四百之后了!我做不到啊!(很痛苦地抽泣)
咨詢師:現在你想想看,是數學成績差讓你不好過,還是成績沒能達到預期,擔心被父母指責讓你更難過一些呢?
小玲:爸媽對我很好,很愛我,甚至比對妹妹更好。他們一直說我很聰明,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考到年級前100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我覺得自己并沒有他們說的那么聰明,我做不到那些。媽媽會說,我是個沒良心的東西,說我辜負了自己的好腦子,辜負了爸媽的用心。我就是個沒用的東西!(痛苦地哭泣)
咨詢師:因為數學學不好就認為自己沒用嗎?
小玲:數學成績差,我總成績就不可能很好,爸媽希望我能考好的大學,至少要上重點,上不了重點,考不到好的大學,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這輩子就完了,還不如早點結束這種痛苦。
咨詢師:真的會因為數學不好讓你將來找不到好工作嗎?
小玲:都是這么說。
咨詢師:我聽說你在網上寫文章小有名氣,已經有網站來邀請你擔任他們的編輯了,是嗎?
小玲:是的。我比較喜歡語文,喜歡寫東西,但是現在也沒什么時間去寫,都是以前寫的。寫的時候也是很艱難的,都是我寫好了,請別人幫我打字、配圖,然后再發到網上去的。他們都很喜歡我寫的文章,已經有一定的粉絲了,他們都希望我繼續寫下去。
咨詢師:你有這個愛好和能力,發展下去,也能有一片屬于你的天空。
小玲:可以的,就是比較麻煩,(撇撇嘴角)一個人做不起,要有人幫你配圖之類的。
咨詢師:不管怎么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能力。
……
通過以上咨詢,我了解到幾點:
1.小玲已經無數次有自殺的想法,在初一曾有過自縊經歷,因家人及時發現,及時救治才得以幸免。
2.小玲當天不僅是寫好遺書,想通過跳樓自殺,而且是已經過量服用治療皮膚病的藥物,在咨詢過程中,小玲向咨詢師坦白該事實,并且已經出現了頭痛的癥狀。
3.父母對小玲的學習期望過高,超出了她的能力,讓她在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愧疚感。
4.小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過程中隱藏自身真實情感,擔心麻煩別人,對別人好過對自己。
5.小玲初中時嘗試學習畫畫,堅持過一段時間,但不曾跟父母交流;高中寫網文,父母知道,但要求她以學習為主,要放棄。
6.小玲在學校看似跟大家都交往很好,但沒有知心朋友,遇到困擾時,缺少同伴的心理支持。
7.小玲在校期間飲食正常,睡眠不是很好,經常出現晚睡情形,容易焦慮,擔心,缺乏自信。
小玲在數學考試中失利,無法面對父母,擔心被父母指責,再加上本學期在數學補習上給父母增加了經濟負擔,從而產生愧疚之心,多重壓力使她情緒非常不穩定,萌生以自殺來逃避壓力的念頭。小玲由于小時候和父母分開,初中才跟父母住在一起,缺少安全感,自我同一性發展不協調,自我效能感很低,情緒情感不穩定,容易發脾氣。遇到壓力事件極易產生極端情緒,自我否認,在人格方面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傾向。
四、問題處置
針對小玲的情況,學校臨時危機干預小組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由心理輔導教師對小玲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在心理上支持她,幫助她正確認識所面臨的問題,并與其討論怎樣可以解決目前遇到的困境。
2.由班主任聯系家長,家長及時趕到學校后,由校長主持,心理老師、學校和家長會談,與家長交流個案在家的情況,同時讓家長充分了解個案的事件發生情況、學校的建議和家校共同的責任,強調家長需要高度重視,避免發生嚴重后果。
3.心理老師對小玲進行初步鑒別診斷,不排除個案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可能性,建議家長轉介到專業精神科醫院進行就診治療,幫助孩子早日走出困境。
4.和家長簽訂由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下文簡稱“心指辦”)簽發的心理問題告知書。
5.由校車護送,班主任陪同家長帶小玲連夜到醫院就診,確認過量服用藥物的影響情況,并作出了及時的處理。
6.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精神科就診,該機構確診個案屬于邊緣型人格障礙,情緒穩定后自殺的可能性不大,接受專業心理咨詢的同時,可以隨班就讀。返校后,心理輔導室與家長簽訂由浙江省心指辦簽發的心理問題學生安全責任協議書。
7.鑒于小玲情況穩定,學校解除危機預警。保護個案隱私的同時,建議班主任和心理委員密切關注,建議任課教師避免對她產生刺激。
五、案例反思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媒體的傳播,危機事件不斷地暴露在社會大眾的面前,給在校學生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乏有人去效仿,這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同時,隨著各個層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有問題的孩子也不斷地被發現,被干預。在這次的危機事件中,我深深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解決問題尤為重要。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如果沒有心理委員的觀察和敏銳,后果不堪設想。心理委員是心理輔導老師放在每個班級的“眼睛”和“耳朵”,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我一直重視心理委員工作能力的培養,每個學期都對他們進行多次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平時利用“班級動態晴雨表”記錄班級同學的情緒狀態及表現行為,定期上交輔導室,對問題學生提早了解、提早干預。
2.心理危機事件來臨時,學校各個層面的力量團結協作,是高效化解危機事件的保障。在本次事件中,班級心理委員、班主任、心理教師、校長、校辦、校車司機等,大家協同作戰,同心齊力,危機得以化解。這也得益于學校的未雨綢繆,對“校園心理危機事件預警方案”傳達、執行到位。
3.雖然本次的危機事件平息了,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但在對學生的心理干預過程中,我還是有一種無力感,擔心不能幫個案走出困境。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作為心理教師,我需要提高自己應對個案的智慧和策略。
4.對于此類危機事件,除了需要全力以赴干預之外,也需要做好自身的保護工作,一是保護自己不被學生誤傷,二是做好痕跡管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5.心理危機工作重在預防,重在化解學生的小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對我們而言,心理危機事件是我們最不希望發生的。如何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和良好的家校溝通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踐行的方向。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大成中學,金華,322002)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