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我國經濟形勢與格局有了新的變化,這使得國內國際商務產業面臨新形勢影響,借助新形勢該產業的商務實力有所提升,但同樣也讓該產業意識到現有產業結構并不符合新形勢要求,因此需要得到調整。但產業結構調整不能盲目,應當先明確其中主要問題,再采用相關策略來實現結構調整目標,對此本文將展開相關研究,論述新形勢下我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現狀問題,隨后提出對應調整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國際商務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
引言
著眼于我國發展歷史,在國際商務產業成型初期,國內人員通常采用著以資源換發展的商務模式,加之人口紅利推動著國內國際商務產業不斷朝前邁進,但這也導致當時國際商務產業就出現了擅用價值低端產品或服務來進行國際商務貿易的現象,這種現象至今仍未消除。而新形勢下,世界各國的生產力、科技水平等都有了明顯進步,使得他們對低端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量大幅減小,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商務市場更青睞中端、高端產品,因此國內國際商務產業結構不再滿足需求,必須作出調整,否則將影響到我國國際商務地位,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旨在盡快實現有效的產業結構調整。
一、我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現狀問題
(一)缺乏結構調整方向
新形勢下,我國國際商務產業內的相關人員確實意識到產業結構必須盡快調整,但這時就會產生兩個問題,即調整哪里、如何調整,這兩個問題在不同人員思想中有不同答案,這導致當前國際商務產業尚未確立一個統一的、可靠的、科學的結構調整方向,相關工作開展緩慢,產業結構的大體格局與以往區別不大。如部分人員認為當前國際商務產業依賴的人口紅利優勢正在消耗殆盡,因此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盡快開發科技水平,降低產業對人口紅利的依賴程度,這樣能實現轉型,而也有其他人員提出了不同觀點,認為雖然人口紅利優勢逐漸疲軟,但優勢尚存,因此產業至少在未來數年內不能放棄人口紅利,應當物盡其用,產業結構調整應當側重于人口紅利附加價值的開發。這些方向或許都有可取之處,但因為觀點過多,所以國際商務產業還沒有達成結構調整共識,整體缺乏結構調整方向[1]。
(二)企業數量不足
產業是由企業組成的,因此企業的數量會直接影響產業的經濟產能,同時也決定了產業結構內部動能,這一條件下,國際商務作為大型產業其內部理應存在大量企業,尤其是有能力進行跨國貿易的企業,但實際上此類企業的數量并不多,這也導致國際商務產業在新形勢下暴露出企業數量不足的問題。在產業結構視角上,當前國際商務產業內的企業大體分為兩種,即國際貿易商品生產、中轉等供給企業與跨國貿易企業,其中前者數量很多,但后者數量比較少,使得大量國際貿易商品堆積在國內市場,產業出口面積狹窄,影響了國際商務開展效率,因此必須針對這一點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三)資源分配問題
受產業早期發展趨勢影響,當前我國國際商務產業的資源分配不滿足新形勢需求,大量資源都被投放于低端商品生產、銷售中,而在高端商品層面,僅有小部分資源支撐,使得高端商品生產效率、開發效率緩慢,此類現象在當前國際商務產業中屢見不鮮。例如鋼材就是我國國際商務產業中主營的國際貿易產品,而根據國際貿易情況可知,我國生產的鋼材大多都是低端產品,很少有高端產品出現,原因就在于資源分配集中在低端產品生產中,因此要對國際商務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就必須解決資源分配問題。
二、我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一)強調特色發展,做好頂層設計
面對缺乏結構調整方向問題,首先相關人員提出的觀點都有可取之處,但要從中找出明確方向,就必須先了解當前最急切的需求,這時就要強調特色發展理念,根據該理念可知國內各國際貿易產品的特色所在,再依照各特色產品的國際貿易情況確認當前最急切的需求,如某特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數量稀少,則產業結構調整就要大量開發此類產品的產能,可以從人才培育、科技發展角度上開展相關工作,這樣就能找到明確方向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目的。其次為了保障產業結構調整效率及規范性,在強調特色發展的同時也要做好頂層設計工作,應當將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放在戰略位置上,從頂層開始推動結構調整,由上至下才能保障效率[2]。
(二)整合企業,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根據我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現狀,數量繁多的供給型企業與數量稀少的跨國貿易企業之間存在數量不對等的關系,因此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必須對這些企業進行整合,同時推動企業進行轉型發展。首先在企業整合上,應當將供給型企業與跨國貿易企業以一對多的關系(多家供給型企業與一家跨國貿易企業)保持業務來往,確保跨國貿易企業的貿易效能能充分發揮,同時也使得國內市場更加規范。其次面對數量不對等的關系,應當開發各供給型企業的貿易效能,讓此類企業逐漸轉型成跨國貿易企業,這樣就能提升國際商務產業內跨國貿易企業的數量,解決數量不對等關系,能讓所有貿易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高國際商務互動開展效率。
(三)資源分配問題
新形勢下,過于側重低端商品生產使得國內國際商務產業的市場地位下降,國際用戶對低端商品的需求不斷減小,因此國內國際商務產業應當針對資源分配問題進行調整,讓更多的資源注入到高端商品生產與開發中。對此建議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將資源分配到三個層面:其一高端產品生產配套設施引入、維護;其二高端產品生產、研發專業人才培育;其三高端產品用戶開發,在這三個層面均有良好資源支撐的情況下,國內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自然會得到有利調整,更符合國際市場用戶的現實需求。
三、結語
綜上,本文對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策略進行了研究,秉持“問題導向”原則先闡述了現有問題,確立了產業結構調整方向,隨后提出了對應策略。通過研究可知,新形勢下我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顯得比較傳統,不符合新形勢要求,因此存在很多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采用文中提出的策略可以進行有效應對,由此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促使產業轉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方雯,郭文豪.國際產業轉移新趨勢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05):84-86.
[2]孟令偉.基于經濟新形勢下國際貿易產業結構調整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9,000(012):192,194.
青島工學院張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