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泓景
摘要: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新時代誕生的必要條件。時代的發展不需要落后的、一成不變的事物,一成不變終究也會被時代所淘汰。在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下,小學科學課程作為整個科學課程基礎,更是整個科學建設發展的墊腳石,小學科學課程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進行小學科學創新實驗研究,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性和動手操作能力,更能促進學生認識新事物,培養創新創造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策略;創新實驗
引言: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是開拓新事物的基礎。沒有創新,便會停滯不前。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作為新時代的新鮮血液,培養小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小學生本身年齡偏小,對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就差,對科學這種嚴謹的事又很容易出現紕漏,配合不好,教師應該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何去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甚至如何將古板枯燥的實驗過程變得有趣奇妙,容易被學生們接受都是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帶動學生的創新思維
帶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進行創新實驗的第一步,創新,創新,小學生們產生創新思維的前提先是對新事物產生好奇心,只有產生好奇心了,學生們才會去研究,才會動腦去思考,從而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例如,小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這堂課教師成功地勾起學生們的好奇心。上課前,教師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石頭,有白色的大理石,堅硬的花崗巖,石英,甚至還有一小塊化石……巖石,說的通俗點就是石頭,那個年紀的孩子幾乎沒有不認識的,可能還有意些學生會收集各種各樣漂亮的石頭,當然,這些學生也是一樣的。但是當教師真正問起這些學生,這些石頭的名稱時,很多學生都答不出來,更不用說提問不同巖石的特征了。在學生們一臉求知的表情中,教師詳細地講解了各類巖石的特征,甚至將自己收藏的化石拿給每一位學生欣賞,這堂課結束后,孩子們一臉地恍然大悟,甚至下課都纏著老師問這問那。課后,教師鼓勵學生們自行收集巖石研究,可以說,這堂課很好地帶動了學生們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們求知的欲望,更是開拓了學生的創新思維[1]。
二、進行實驗教學,培養實踐能力
科學實驗是個嚴謹的過程,切不可紙上談兵。實驗教學的進行,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可令學生體會到實驗的魅力,享受探究真理的過程。在學生的理論課之余,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實際進行操作。進行實驗操作之前,教師應給學生準備實驗所需且危險系數較低的實驗材料,同時讓學生明確目的,做好實驗假設,有依據的自行設計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實驗指導,告知學生們各種實驗器材的使用方式,同時改正學生實驗時出現的錯誤,并且排除實驗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實驗進行中會發生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實驗結束后,教師應該解答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疑問。例如,在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水這一課程中,進行實驗時,學生們發現,燒杯里的水在加熱到98攝氏度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沸騰了,后來無論怎樣加熱燒杯里的水,都無法讓水的溫度達到100攝氏度,這個問題的出現就與課本上完全不符合了,課本上學到的水的沸點明明是100攝氏度啊,學生們一個個都充滿了疑惑。實驗結束后,教師解釋了原因,原來是學校所處的位置海拔偏高,而海拔升高的同時,氣壓降低,水的沸點同時也就降低了。聽完老師的解釋后,學生們恍然大悟,對科學的熱愛程度更加深刻了。由此可見,實驗教學是創新科學進行的一大助力,在創新科學中占據了必不可少的位置[2]。
三、小組頭腦風暴模式
實驗結束后,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本身就是個熱鬧的過程,小組每個人都充分表達自己對實驗的看法和理解,開啟頭腦風暴模式,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還能獲得每個人不同的觀點和理解,將其集于己身,彌補自身的看法的不足。甚至不同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更能收獲別出心裁的觀點。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小車的運動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們進行了小車在水平狀態下受重力影響的實驗。實驗結束后的小組討論中,學生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小車的重量是否影響小車的速度呢?如果有坡度速度會不會變化?平面粗糙呢?這個變化有規律可循么……有問題自然就有探究,促進學生們的課后實踐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
四、培養科學創新價值觀
現在的學生們,在上學之前就被家長灌輸了一種價值觀,便是好好學習以后長大了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掙大錢,似乎現在學生們的學習就是為了金錢一樣。雖然說我們的生活的確離不開它,但是我們不能干什么都是為了它,學生們從小被灌輸這種金錢至上,利益為主的思想,很容易影響日后學生們的發展。科學創新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做貢獻,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培養好小學生的科學創新價值觀,更是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教師們應當合理的去引導學生,在學生眼里,教師便是自己的榜樣,老師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以自身為榜樣,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學科學教育是國家科學發展的基礎,是未來祖國建設和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想要提高科學教學能力,需要帶動學生們的科學探究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完成實驗總結,歸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少琴.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3):P.133-133.
[2]朱向紅. 新課改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探討[J]. 文理導航, 2020, 000(003):P.2-2.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第二小學?貴州?畢節?5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