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雙減”為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為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制定了規范。那么,各地區學校有何獨特創新做法,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又有何頂層設計與思考,本期我們將這二者結合來進行呈現。
摘要:“雙減”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舉措,構建純凈健康干凈的綠色教育生態是其終極目標。對于學校而言,落實“雙減”工作的核心在于要在正確理解“雙減”要義的基礎上,將其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評價改革”“五項管理”等作關聯思考,同時系統思考“質量提升”“教師研訓”“課后服務”“作業布置”等影響校內“提質增效”的重要因素,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雙減 ?立德樹人 ?提質增效
作者簡介 謝春華 ,江蘇省丹陽市教育局(江蘇丹陽,212300)副局長。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讓教育主陣地回到學校,學校如何理性地發聲和規律地踐行,如何提升校長的領導力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這一系列的問題促使我們必須要把“雙減”放到黨和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大設計、大變革中去思考,把“雙減”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評價改革”“五項管理”“質量提升”等重要決策作關聯思考和系統考量。
一、凝心聚力是雙減落地的核心
學校要挖掘教師潛力,在課后服務內容上,一要加強作業輔導,為學生答疑解惑;二要積極發動體藝教師及有體藝、科技等特長的教師,充分挖掘其潛力,開展拓展類或社團類項目,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城區學校師資相對雄厚,可開展如表演、合唱、閱讀、繪畫、書法、下棋、科技、手工制作等,同時輔以體育健身鍛煉;農村學校師資相對薄弱,但具有自然條件優勢,如課外社會實踐、研學基地、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繩等,同時輔以閱讀、繪畫、書法等靜的活動。城鄉學校之間也可以相互兼容,各取所長,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讓優質教師和優質資源惠及更多學生。為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蛇m當引入有資質的校外資源,讓家長資源和社會各界力量成為課后服務的有力補充。如邀請科學家、園藝師、糕點師等走進課堂、走進課后服務。同時強化部門聯合,加強與民政、文旅、婦聯、團委、關工委、文聯等部門的聯動,發揮好當地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展覽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紅色景點、研學基地等校外青少年活動場所的作用,充實課后服務內容,實現與校內外課后服務資源的有效銜接和優勢互補。
二、集團聯動是雙減落地的保障
“雙減”文件指出“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充分激發辦學活力,整體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奔瘓F領銜學校要做好課后服務的頂層設計,在課程開設、師資調配、集體教研、集體備課、作業設計等多方面制定聯動管理機制,實現集團內共享、互通、合作、共生。
課程開設方面,集團依照“1+N”的共建模式,依托集團建設的優勢課程、傳統特色等,統籌設計課后服務課程,形成“作業輔導+興趣拓展”的模式,各學校依據課程建設樣式,再結合學校管理特點、地域差異、家庭特點等形成有校際特色的課后服務模式。師資調配方面,為保障各成員學校開設課后服務課程,領銜學??山y籌調控集團內的教師,采用輪崗或走教的方式滿足各成員校對師資,尤其是對音體美等有特長教師的需求。集團研訓方面,領銜學校在集團研修上要擔負主要職能,要針對集團學校的差異與特長進行集體教研,如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教育集團,依托特長的語文與物理教學,拿出其學校的教學案等資料,各集團學校根據這些內容,再結合本校的學生特點,在選擇部分保留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內容調整,或共案修正。同樣集團領銜學校選派特長學科教師到較為薄弱的學校進行問診與指導,或進行同課異構,或進行專家講座,以此推動集團學校教學質量的同頻共振。
三、師訓研學是雙減落地的首要
“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的學業負擔減輕了,但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要強化,這對教師的師德、業務素養均提出了與時俱進的要求,必須科學系統規劃師訓研學活動,嚴格落實師訓要求,強化師訓過程性考核來提升教師綜合素養。首先要做好規劃,重在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水準、課堂教學能力、作業設計能力和研修管理能力。其次要市域化地打造師訓研學骨干隊伍,通過“三領工程”培育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研訓隊伍,并做好傳幫帶的示范引領作用。最后要重點研學和內化“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作業減量不減質的具體方法措施。
四、補償學習是雙減落地的支撐
課后服務質量直接決定著“雙減”落地效果,學校課后服務定位要準,不能定位在看護孩子,而是提質增效的一個有力抓手和重大舉措,是推動雙減后“減負不減質”的重要保障。課后服務載體要創新,時間可自選,實施要有彈性。學生留在學校的時間可由家長自由決定,可早可晚、可長可短、可連續可間斷,不必強求統一。應課程多元化,可開設主題式的課后服務課程,如有勞動教育傳統的學??梢蚤_設手工、農作物栽培、花卉養護、家務勞作、昆蟲觀察等課程,課后服務的場所也可以由校內轉移至校外,由課堂轉移至實踐場地。如專注傳統文化的學校可以結合師資情況,開設如剪紙、泥塑、面塑、彩繪、烙鐵畫等課程,提升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等。
五、有效作業是雙減落地的關鍵
“雙減”政策的重點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要堅決叫停濫布置作業、布置低質量的作業。一是質量有保證,要強化學校學科教研組的作業教研功能,在教研中針對新授課與復習課形成配套的訓練作業。二是時間有限制,“雙減”政策之下對作業的時間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分配到各學科的作業時間相應收緊,作業數量有了限定,而作業訓練的針對性卻要更加精準,題目的難易程度都要經過有效教研。三是層次有體現,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因而在作業設計時要考慮基礎作業、提高作業、拔尖作業的難度比例分層。四是類型有覆蓋,“雙減”之下的作業不能僅僅集中在學科上,更要在鑒賞、健身、勞動、探究等作業布置上下功夫。尤其是小學階段書面作業要求一般不帶回家,學校則更要考慮書面作業向演講類、閱讀類、拓展類等輻射。⑤題型有創新,盡量少布置重復機械類的抄寫型的作業,在題型選擇上需要結合學生的愛好,將學生所學的知識點用知識闖關等游戲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闖關中將閱讀、演講、數學、英語等知識點一并容納其中,在主題式作業創新中提升學生的作業興趣。
六、有效評價是雙減落地的關鍵
“雙減”政策真正落地見效的“源頭”,在于能否緊緊抓住教育評價改革。一是要強化綜合素質評價,重視興趣天賦,發展個性特長、完善人格教育。將德育評價、體育評價、美育評價、勞育評價等納入學生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地、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二是要改進學科考試評價,將考試的主要作用定位于診斷學情、加強教學和評價課堂等方面,落實《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規范考試命題管理,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考查,不出偏題怪題,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防止試題難度過大,縮減考試次數,合理運用考試結果。三是要研究過程增值評價,關注學生一段時間內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程度,客觀記錄并及時褒獎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點滴進步提升與飛躍,激發學生內在動力,點燃學生持久熱情。注重起點、尊重差異,關注過程、強調發展,營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新局面。
七、充分做好資源保障
《意見》中提到了“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提供?!北拘=處熓枪歉?,發揮本校教師尤其是音體美教師課后服務主力軍的作用;退休教師可助力,他們在教育界“摸爬滾打”多年,教學經驗非常豐富,也有較充裕的時間。師范學生來實習,招募師范院校學生來學校進行實習或參與課后服務,實現一舉多得。志愿人士來支持,可以在社會或家長中招募有資質的人員參與學校課后服務,以拓展服務課程的范圍。政府購買是補充,通過政府購買方式適當引入專業機構,如上海在今年暑期服務中教育企業和培訓機構志愿免費提供課程,其課程獲得官方認可和新課程試點,效果好的課程會被納入政府采購清單,此舉取得了良好效果。各校要認真組織學校教職員工學習“雙減”政策及中央、省、市關于“雙減”工作的政策解讀,充分認識重要性及深遠意義。通過告家長書、宣傳專欄、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向家長、學生宣講“雙減”政策,取得家長和社會的理解,教育引導樹立科學的育人理念,杜絕“功利化”育人模式,營造科學的社會育人氛圍?!半p減”更需家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學校要以家委會、家長學校為載體,打造家庭、學校和社會有效銜接、相互促進的家庭教育服務網絡,加大教育評價改革宣傳解讀力度,引導家長凝聚教育共識,緩解教育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