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為了使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得到更好的開展,我國的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斷推進,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優化,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教師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得學生可以發展得更好。接下來,文章將結合相關資料,提煉初中階段歷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對如何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關鍵問題;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一、 引言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指學生在經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之后,收獲了歷史知識、情感態度以及價值等。通俗來說,就是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可以采取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等觀念、方法來分析和辨別歷史問題,并從中獲得了某些啟示和結論。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從日常歷史教學的關鍵問題入手,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 初中歷史教學中關鍵問題的提煉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其關鍵問題可以總結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評價等四個方面。將其具體細化后可以提煉出“如何科學定位教學目標”“如何選擇適合的教與學的策略”“如何科學進行學習評價”這三大問題,接下來筆者將對這三大問題的內容進行具體闡述。
(一)科學定位教學目標問題
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決定教學活動方向以及教學活動最終落向何處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立意是否能夠得到統一的靈魂。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就會像船只失去燈塔一樣,無法抵達港口,而且沒有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也會變得慌亂無序、教學成果無法評價、評課也會變得荒誕,而教師也會陷入低效率的困境之中。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就必須要解決如何領悟歷史課標所提出的要求和具體問題,如,教師如何科學地定位教學目標?教師如何圍繞歷史課標所提出的要求來提煉教學主題?
(二)選擇合適的教與學的策略問題
所謂教與學的策略,就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而采取的各種手段。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關于選擇合適的教與學的策略,這一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其包含了整合優化教學內容、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創設歷史教學情境、運用歷史史料教學、進行歷史概念教學、運用史學研究成果、培養學生歷史證據意識、培養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生動準確地描述歷史事實、梳理歷史的基本脈絡和發展線索、對歷史事實進行合理解析和判斷、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多角度分析歷史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等各種細小的問題。
(三)科學進行學習評價問題
正所謂,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構建科學的學習評價標準,不僅可以讓學生正視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從不足入手及時地給予改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關于科學地進行學習評價,這一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其內容包含了如何設計課堂作業、如何進行歷史測試命題、如何構建初中歷史學業評價標準等問題。
三、 提煉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素養
(一)以達成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一定時間內需要達成的教學效果。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將歷史學科素養納入其中,這樣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才能更加高效且具有目的性。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進行充分地了解,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內涵進行深刻的體會。然后還要對歷史教材的內容和目標進行詳細了解,最后再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特點,將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滲透到歷史知識教學中。如此,在長期的歷史教學中,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便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一節歷史課堂教育都適合用來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對教學目標進行衡量,判斷其是否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契合。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九課《秦統一中國》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為“了解秦統一中國的歷史經過,形成時空感念和歷史價值觀”,這雖然也提到了歷史核心素養,但是由于制定的目標太過于籠統,而且歷史核心素養并沒有與教學內容充分連接,所以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不利。教師可以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改為“熟悉秦國在發展過程中的疆域圖,了解秦國的統一范圍,了解這一時期的重要史實,像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過程中采取的措施,以及認識秦國統一的歷史意義和作用”,這樣一來,教學目標會明確很多,不僅可以使目標的可操作性提高,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二)從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優化教與學的策略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有很多理論知識,這些理論知識如果采取傳統教與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枯燥,而且還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因此,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教師應對整個教與學的策略進行有效優化,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體驗來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感受歷史的魅力。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十六課《三國鼎立》的教學中,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中有幾場大家都熟悉的戰役,像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幾場代表性的戰役呈現給學生,并在學生觀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劉備、孫權以及曹操他們每一個都是叱咤風云的人物,而且背后還有著眾多為他們一統天下出謀劃策的謀士,為什么最后還是三國鼎立的局面?”學生通過觀看這些有代表性的內容,可以對三國時期的社會背景有些許體會,從而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三國時期的歷史。而通過這一過程的教學,學生在構建三國時期的歷史框架時,也會更加立體,對于歷史見解也會更加獨到。
(三)根據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整合優化教學內容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如何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也是其教學的關鍵問題之一,而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用來進行歷史教學的教材也做出相應的調整,其中內容上更加豐富,整體結構上也更加合理,同時也更加注重美德和人文關懷內容的傳承和發揚,這些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歷史教材這一有利資源的利用,整合優化其中有利于教學的內容資源,并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七課《抗擊八國聯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近代西方列強侵華這一歷史史實與人民奮起反抗這一歷史史實相結合,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更加立體的感受這段歷史,然后教師還要挖掘這段歷史的深度和廣度,以此來讓學生了解其背后更為深層的含義,學生可以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尋找到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從而使得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當下的時政熱點,讓學生可以對歷史問題做進一步的理解。例如,在“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這一時政熱點,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從而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形成。
(四)加強學生歷史學科的學業質量檢測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業質量檢測,并探索有效的學業質量檢測途徑,讓學生通過檢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的歷史知識進行完善,如此一來,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便可以從根本上得到培養。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十一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的教學中,這一課時的主要教學任務時讓學生了解漢朝的開國歷史,并對“文景之治”這一歷史史實有一個全面地了解。所以當教師在講解完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后,可以通過開展“知識問題競賽”來檢測學生的學業質量,這樣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對這一課時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這部分的歷史知識,同時競賽的趣味性和競爭性,也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學生經過這樣一輪學業檢測之后,他們的思維也能得到開發,從而使得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評價來激勵和引導學生,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我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深化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還是讓我國歷史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此,作為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歷史科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從初中歷史教學的關鍵問題入手,通過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完善教與學的策略,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加強學業質量檢測等手段來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魏恤民.提煉初中歷史教學關鍵問題,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J].基礎教育課程,2016(11):40-44.
[2]王斌.提煉初中歷史教學關鍵問題 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J].新課程教學,2019(9):7.
[3]孫建軍.提煉歷史教學主題,解決教學關鍵問題:基于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C]∥2017年江蘇省教育學會年會,2017.
[4]陳志凡.問題化學習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J].試題與研究,2020(21):130.
[5]馮天才.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之歷史價值觀[J].天津教育,2020(7):109-110.
[6]黃敏.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J].中外交流,2019(39):329.
[7]林秋.基于核心素養的歷史問題教學法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20(6):116-117.
作者簡介:
杜根源,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馬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