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領弟
摘 要: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主要側重背單詞、背課文。思維導圖可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積極參與,并激發閱讀的興趣。本文通過課例,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應用
1 概述思維導圖
托尼布贊在20世紀70年代發明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發散思維的表達。它主要是把所學的內容利用文字、圖片甚至顏色呈現出來,對人的左右腦的功能進行了充分利用。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出的具體形象的東西便于記憶。
所有的表達思維的圖示都能被叫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對人們思維進行引導的圖,是對人腦中整體印象的概括。
2 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學校三年級學生為例,選擇其一節英語課外閱讀(英語故事:牛津閱讀樹第二級 The Cold Day)可以思維導圖方式進行講授,以期對思維導圖的作用加深理解。
學習目標:
(1)能對故事內容進行理解,可對故事相關問題做出回答;(2)可模仿錄音正確朗讀故事;(3)可利用思維導圖對故事進行復述;(4)能把核心詞匯聽懂和認讀:inthesea,waves,made...,laugh,van等。
學習重、難點:
交際用語和句型:The children were in the sea.They played in the waves.Kipper ran to the van.
學習方法:思維導圖
學習習慣:模仿錄音的語調語音讀故事,通過思維導圖對閱讀內容加以理解。
學習流程:通過:讀、感知、模仿、表演、復述、完成思維導圖。
導學過程:
(一)嘗試預習
1.導入
(1)Finger's dance熱身,把本課feeling的話題引入。
How do you feel now? Are you cold?
Are you hot? Now look at Cassie's picture,how do they feel? How does she feel?
(通過思維導圖對游戲中體感的形容詞進行復習)
(2)以Was Kipper really cold?為題開展freereading.
We have so many fee lings,righ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it's about the feeling,the titleis:The Cold Day?(板書)
2.活動
指導學生對故事進行通讀后,整體性輸入,并各自給出答案。
Is Kipper really cold?教師針對該問題不給出正確答案,并引導探究下一步學習內容。
(二)探究學習
1.教師出示主題圖1并指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where were the children?讓學生回答;
2.板書給出答案。并提出核心主題:The Cold Day,并指出時間、地點,對思維導圖的其中一個環節加以完善(核心話題)。
3.圖片1 的錄音進行播放,引導學生跟讀。
4.并用同樣的方式完成圖片2,在此過程中需注意要挑出單詞,如waves,made...,laugh等進行講解。
5.可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片猜圖片3。
6.因為圖片4—7與8—9層次相同,所以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看成一個整體(逐步把思維導圖分支的內容完善,圖片化、清晰化的展現故事內容)。
問題舉例:Open your book and answer my questions:
Q2:WhereweretheChildren?Inthesea.
Q3:What did everyone do when they feel cold? Jogged,dug and played.
Q4:What did Kipper do when he feel cold? Sat on the rug.
Q5:Is Kipper really that cold? Why? No,he ate ice cream.
7.指導學生重讀故事,把不懂的地方找出來并提出問題:
What do you think of Kipper?
8.提出幾個價值觀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使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升華。
(讓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對文章進行深度討論。教師示范:為什么Kipper開始冷,后來就突然不冷了?難道他是壞孩子嗎?)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討論)
9.把錄音重復播放,指導學生跟讀。
(三)合作練習
Role play:學生選擇四副圖片表演,教師及時給出點評。
(該處應該對表演任務分層,如果學生程度相對差,可指導其表演故事;如果程度較好,可指導對故事拓展,通過重新構建思維導圖,對改編后或拓展后的故事進行表演。)
(四)鞏固閱讀
通過核心詞匯連線和短文排序,使學生對故事內容有效掌握并理解。
(五)評價拓展
通過思維導圖對故事進行復述。(指導學生看思維導圖學會對課文進行復述,以圖文的形式再次把故事的內容呈現出來,也是學生通過重構知識框架,內化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對其思維能力盡心培養的過程。)
作業:(1)熟讀5遍故事,并上傳閱讀視頻;(2)構建自己對故事理解的思維導圖。
通過實踐得出,能使其詞匯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研究驗證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可行性較強。但研究同時也存在局限性,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對研究對象和實驗周期擴大和延長,保證實驗更加有效。
3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思維導圖輔助小學英語教學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可使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和能力得到激發和提升,獲得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因為實驗不太充分,時間較緊,許多觀點還需進一步修改和補充。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河北省廊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基礎教育類立項課題,課題名稱《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項目編號201901140,課題主持人:錢文標)的最終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文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118-119.
[2] 余蓉.借助思維導圖,提升閱讀教學的品質[J].海外英語,2019(05):111-112+120.
廊坊市第十小學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