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以核心素養為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隨著教學工作的逐步開展,為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跨學科融合已逐漸滲透到不同學科、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中。在小學教學工作中,跨學科融合的教育理念相當重要,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跨學科;互補性;融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5-0135-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y country's education reform,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sed on core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main goal of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work,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the teaching work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stages and levels. I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Core literacy;Interdisciplinary;Complementary;The fusion of teaching
素質教育的開展以及全面教育的普及,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跨學科融合教育理念,并且許多學校已經將該理念應用到日常教學中,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小學教學中,美術與語文兩者間的關系十分密切,美術可以將不同場景中的情感以及文字描述形象地展示出來,而語文則可以對不同場景進行具體描述,美術與語文的融合,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想象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核心素養概述
所謂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新時期具有可以適應社會發展以及適應自身發展的能力,并且還要注重自身修養以及自身發展,善于創新、善于合作等。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語文核心素養包括思維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及初步審美能力幾個方面。美術核心素養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幾個方面。兩個學科之間的學科核心素養有交叉之處,將美術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更加能夠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小學美術與語文教學之間的互通性與互補性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不管是美術作品還是文學作品都常常取材于生活。美術活動中,學生教師共同走進大自然,走進市井小巷在生活中收集素材,進行寫生或者攝影等。而語文活動中,老師和同學們常常要從生活中不斷積累素材以便于更好地寫作和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生活感想和見解。因此在資源準備方面,美術與語文教學時有互通性,可以相互借鑒。美術作品可以將美好事物呈現出來,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作品的深層內涵,文學作品則是通過文字敘述表達情感,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例如:歐洲有許多著名的美術作品都是取材于文學作品或者歷史故事。同時美術與語文都重視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這也是學生核心素養中必不可少的。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在語文教學時有的文章晦澀難懂,用有趣的美術作品引入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更好理解文本含義。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與語文的融合對教學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這不僅符合學生成長規律,還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美術課堂活動中。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核心素養視野下,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小學教學中雖然都已經開展了跨學科融合教學,并且在各個學校也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融合教學中依舊存在許多因素,阻礙了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工作的開展。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雖然國家一再強調學校要培養綜合人才,但是在部分學校依然只注重分數的提高。尤其一些教師不能深挖教材鉆研教學方法,導致學生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使至塞上》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圖畫和文字進行結合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認識文本和圖畫那些內容是一致的,并不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其二,一些教師不能跟隨時代發展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不能滿足現階段教學需求。比如有的教師不會使用多媒體,更不會制作微課,而這些新技術都是高效課堂所需要的。雖然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方式已經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樂觀。究其原因是語文老師缺乏一定的美術素養,美術老師缺乏一定的語文素養,因此無法將兩個學科相互有效融合運用到課堂上。
四、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實踐
(一)以文學為基礎幫助學生掌握美術作品內涵
小學美術教學中,文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作品的深層內涵,同時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小學美術教育中,這些作品在學習中需要從美術和歷史文化角度進行學習,掌握美術作品的深層內涵。例如:在《秦始皇兵馬俑》的相關作品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從文本內容入手,尋找一些和作品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通過對文本內容的解讀,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的思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作品進行研究,才能實現美術教學與語文教學的真正結合,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美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實踐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小學美術與語文的融合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實踐途徑,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例如: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先描述后作品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較為明確的思路,有助于學生進行繪畫創作。如:在以我的親人為主體的繪畫創作中,由于學生年紀較小,一些學生可能無法進行描述,此時,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引導,如:你的親人都從事什么行業、有什么外貌特征等,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抓住主題的核心,從而完成創作。
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采用日記畫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記錄日常趣事,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放統一的美術日記畫本,要求學生對每天所發生的趣事進行繪畫,繪畫時的繪畫材料和方式都由學生自行決定,這樣學生呈現出來的日記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教師定期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展示,同時,學生還要通過口頭闡述的方式對自己的繪畫內容進行描述,在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其已經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成語故事和美術圖畫融合的教學方式。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飛流直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教師在教學中而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為該詩句配畫,并且繪畫作品中還要準確體現詩句所展示的內容。此種詩句配畫的教學方式可以將語文的抽象以及美術的直觀進行完美融合,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作為專業型教師,應當充分挖掘美術教材,將美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時,選擇多樣化有趣的形式組織美術活動,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學會技能、參與合作、提升個人品格從而轉化成學生內在的核心素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與語文融合教學實現了文學和美術進行有機結合,對提高教學質量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跨學科融合教學的重要性,從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以及教師自身綜合能力等情況出發,制定有針對性的融合教學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與語文學科融合教學的探微[J].文理導航,2018(09).
[2]崔仲瓊.兒童圖式期繪畫與小學語文寫話的融合式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02).
[3]李然.詩歌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廖輝祥.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24).
[5]王忠, 王關生.核心素養視閾下小學美術經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9(10).
作者簡介:周宇珍(1991-),女,漢族,四川自貢人,碩士研究生,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美術教學。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