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燕 祝云龍
[摘要] 目的 探討衢州市老年性癡呆患病率、危險因素及經濟負擔。 方法 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利用多階段的系統整群抽樣方法對超過60周歲的衢州市老年人進行抽樣,利用簡單的精神狀態檢測表 (MMSE)為檢驗工具,同時利用DSM-IV-TR診斷所選的老年人是否出現癡呆癥狀,分析形成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調查或者詢問老年性癡呆患者的疾病費用。 結果 以抽樣方式所選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癡呆的發生率,其中60~69歲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1.77%;70~79歲以上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2.71%;80~89歲患者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14.40%;≥90歲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24.70%;在研究中表明老年人在1年內飲酒、年齡、婚姻狀況、體育鍛煉、業余生活和文化、重大精神創傷史以及軀體疾病、軀體活動等危險因素極易造成患者出現癡呆癥狀;衢州市431例老年性癡呆的經濟負擔的各種費用占總費用的55.32%;直接非醫療費用平均每年12 201.7元,占總費用的20.43%;間接費用平均每年14 485.4元,占總費用的24.25%;醫療總費用平均每年59 725.6元。 結論 老年人中≥90歲的癡呆患病率明顯增加,主要因為飲酒、重大精神創傷史和基礎性疾病等危險因素造成的,同時,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關鍵詞] 衢州市;老年性癡呆;患病率;危險因素;經濟負擔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economic burden of senile dementia in Quzhou cit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the elderly in Quzhou city over 60 years old were sampled by multi-stage systematic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was used as the inspection tool, and DSM-IV-TR was used to diagnose whether the selected elderly had dementia symptoms. The risk facto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medical expenses of Alzheimer′s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or inquired about.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senile dementia among the elderly selected by sampling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patients 60~69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1.77% of their age group.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patients over 70~79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2.71% of their age group.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patients 80~89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14.40% of their age group.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patients ≥90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24.70% of their age group. In the research, it was shown that the elderly′s drinking,age,marital status, physical exercise, spare time and culture, major mental trauma history, physical diseases,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ere easy to cause dementia symptoms in patients. The economic burden of 431 elderly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mentia in Quzhou city accounted for 55.32% of the total expenses.Direct non-medical expenses averaged 12 201.7 CNY per year, accounting for 20.43% of the total expenses. Indirect expenses averaged 14 485.4 CNY per year, accounting for 24.25% of the total expenses. The annual medical expenses averaged 59 725.6 CNY.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mong the elderly aged ≥90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drinking, major mental trauma history and basic disea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ncreased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 patients′ families.
[Key words] Quzhou city; Senile dementia;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Economic burden
老年性癡呆在臨床上是由于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病變造成的,其具有隱秘性,發病較慢,其臨床癥狀為隨著時間的延長,其記憶障礙和認知方面障礙日益嚴重,使得患者人格發生變化和出現語言障礙等一系列神經和精神方面的病癥,對患者進行社會活動和生活以及工作產生了極大影響。現階段,因為我國的老齡化問題逐漸嚴重,其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逐年增加[1]。現在臨床上仍未有徹底治療該種疾病的特效方式。據權威機構研究可知,老年性癡呆已成為心臟病、腫瘤和腦卒中等重大疾病以外的高死亡率的疾病[2]。本研究探討衢州市老年性癡呆患病率、危險因素和經濟負擔,以此了解該地區癡呆的流行情況,有利于進行對癥防治,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衢州市作為進行研究的地區,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利用多階段的系統整群抽樣方法對超過60周歲的衢州市老年人進行抽樣,進行本次的調查研究。納入標準:①衢州市超過60歲以上的常住人口;②在衢州市區或所轄屬的鄉鎮居住時長超過1年以上的暫住或者流動人。每區域現場進行調查2000例,其中每個調查區域男女各占一半。總共抽取10 000例,男5000例(50.00%),女5000例(50.00%)。市區人群4000例,年齡60~92歲,平均(76.00±1.40)歲;體重45~80 kg,平均(62.50±1.80)kg;受教育的年限為6~20年,平均(13.00±1.50)年。鄉鎮人群為6000例,年齡61~89歲,平均(75.00±1.60)歲;體重46~80 kg,平均(63.00±1.50)kg;受教育的年限為7~20年,平均(13.50±1.80)年。
1.2 方法
調查者對所抽選的研究對象進行入戶面對面交談,其對老年人的診斷分為兩部分。第一步應用較為普遍的自制問卷調查,進一步應用MMSE量表對研究對象向進行評估,其兩部分作用下的最后結果將所選取的人群分為高危人群以及低危人群,再由其他研究者對高、低危險的研究對象進行神經科方面的檢查和診斷。危險人群劃分的標準為:MMSE總分低于17分(文盲組);20~23分(小學組);≥24分(中學及以上)均為高危人群,MMSE評分發生異常,其余研究對象為低危人群。同時對檢測結果為高危人群進行DSM-IV-TR檢查,而屬于低危人群則應隨機抽取10%的研究對象進行DSM-IV-TR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老年性癡呆病發生率。②比較造成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其中包括:1年內飲酒、年齡、婚姻狀況和體育鍛煉、業余生活、文化和重大精神創傷史以及軀體疾病、軀體活動等因素。③觀察及調查詢問患有癡呆的老年人在發病后6個月內的家庭的經濟負擔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所有數據都使用SPSS20.0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性癡呆不同年齡階段的患病情況分析
以抽樣方式所選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癡呆的發生率,60~69歲患者數量占總人數的48.56%,其中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1.77%;70~79歲患者數量占總人數的35.41%,其中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2.71%;80~89歲患者數量占總人數的14.25%,其中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14.40%;≥90歲患者數量占總人數的1.78%,其中癡呆患者數量占本年齡段人數的24.70%。見表1。
2.2 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
單因素分析結果提示,老年人在1年內飲酒、年齡、婚姻狀況、體育鍛煉、業余生活和文化、重大精神創傷史以及軀體疾病、軀體活動等危險因素極易造成患者出現癡呆癥狀,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一年內飲酒、年齡、婚姻狀況、體育鍛煉、業余生活和文化、重大精神創傷史以及軀體疾病、軀體活動為造成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見表2~4。
2.3 老年性癡呆經濟負擔費用
衢州市431例老年人患有癡呆的經濟負擔的各種費用,其中直接醫療費用平均每年33 038.54元,占總費用的55.32%;直接非醫療費用平均每年12 201.7元,占總費用的20.43%;間接費用平均每年14 485.4元,占總費用的24.25%;醫療總費用平均每年59 725.6元,其中利用中位數和均數可以反映431例老年性癡呆患者每年每位患者的經濟費用情況。見表5。
3 討論
對衢州市老年人的老年性癡呆患病率進行研究分析,老年癡呆屬于一種具有原發性和退行性的腦部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記憶力出現逐漸性減退和人格發生變化以及認知方面出現障礙,其對患者的家庭以及社會造成了極大地威脅,應對患者保持一定的重視程度[3-4]。現階段,經本研究可知8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癡呆的概率高于80歲以下,其與80歲以上的社會人口學特征和日常活動相關:①80歲以上的老年人多具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一系列具有慢性的基礎疾病;②高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差[5-6]。
衢州市老年人也極易出現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分析,本文研究選取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研究和調查分析可知,衢州市老年性癡呆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年齡超過70歲,喝酒及重大精神創傷史和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病:①年齡超過70歲。因為70歲以上的老年人極易出現老年性癡呆。其主要是因為患者機體因其年齡逐漸增大,其腦血流出現降低情況,在此期間機體內的氧和葡萄糖進行代謝的功能下降,使得患者的血腦屏障功能持續減弱,同時患者的毛細血管壁逐漸變薄以及減少內皮細胞中的線粒體數量,內皮細胞所具備的轉運功能發生損傷。所以,在預防60歲老人發生癡呆的同時,除了給予患者可提高腦細胞功能的藥物以外,還應對老年人的腦功能進行有效鍛煉[7-9]。②喝酒。經過往的研究表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從而形成了飲酒等不良習慣,其中老年人飲酒過多可增加認知方面的損傷程度,適量的酒精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神經興奮性,但過量飲酒極易對老年人的神經系統產生影響,使得老年人神經和精神較為脆弱[10-12]。③性別。由于封建社會的影響,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比較低,其社會能力和活動范圍收到了較大程度上的限制。老年性癡呆患者中女性患者明顯多于男性患者,這極有可能與女性在絕經后自身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持續下降的關系[13-16]。④重大精神病史。通過研究可知重大精神病史是發生老年性癡呆的一種危險因素,多數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也表明這一結論。所以,老年人進行自身精神保養可有效降低老年人出現癡呆的概率。⑤基礎性疾病。經研究表明,老年人自身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多少的存在一些基礎疾病,例如高血壓等,長時間的高血壓可造成白質以及深部灰質的小動脈血管壁出現變薄以及扭曲現象,使老年人的大腦供血出現障礙或者直接產生腦組織損傷,使老年人的腦神經出現信息紊亂和能量代謝功能發生障礙等臨床癥狀,使得老年人的神經元細胞出現缺血性的變化、凋亡及死亡[17-21]。
老年性癡呆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對患者家屬進行精神上的折磨,也為患者和家屬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經濟負擔主要是指因為老年性癡呆造成患者失能以及造成死亡給患者家庭以及社會產生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包括防治和治療老年性癡呆疾病的費用。老年性癡呆的經濟負擔主要是指對患者進行醫療保健產生的成本及社會、工作單位、家庭和個人花費的費用[22-25]。其主要包括:直接醫療費用,即在疾病治療期間直接產生的費用,如藥物及住院產生的費用。直接非醫療費用,即在住院期間產生的生活費用,比如:吃、穿等必須的花費的費用。間接費用,即因為老年性癡呆的發作從而對對社會活動產生影響造成的費用,比如:老年人因患有癡呆后,聘請保姆對其進行24 h的照顧所花費的費用。醫療總費用值得是在治療期間所花費的所有費用。疾病成本是指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對社會造成的經濟負擔,其可對患者家庭帶來巨大壓力[26-28]。
綜上所述,老年人中≥90歲的癡呆患病率出現明顯的增加,主要因為飲酒、重大精神創傷史和基礎性疾病等危險因素造成的,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曹誠,王婷婷,鄧境,等.重慶市養老機構老年人老年癡呆患病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重慶醫學,2017,45(29):86-89,94.
[2] 寧璞,楊菁菁,孫鐵英,等.住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4):428-432.
[3] Zannetos S,Zachariadou T,Zachariades A,et al. The economic burden of adult asthma in Cyprus:A prevalence-based cost of illness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17, 17(1):262-265.
[4] 王麗敏,陳志華,張梅,等.中國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狀況和疾病負擔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3):277-283.
[5] 王瑤,曹云鵬.癡呆患者視空間功能的研究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7,44(1):110-112.
[6] 劉丹,王高頻.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經濟負擔、自我用藥管理、生活質量關系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21):132-135.
[7] Akinyemiju Tomi,Wiener Howard,Pisu Maria. Cancer-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incidence of major cancers by race,gender and region:Analysis of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J]. Bmc Cancer,2017,40(1):597-599.
[8] 馬欣昕,劉銀紅.老年人癡呆疊加譫妄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9,38(2):220-224.
[9] 仇成軒,閆中瑞,杜怡峰.延遲老年癡呆癥發病的人群干預策略[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7,26(6):501-506.
[10] Younossi Z,Anstee QM,Marietti M,et al.Global burden of NAFLD and NASH:Trends,predictions,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2018,15(1):11-13.
[11] 潘沙沙,孫靜.老年癡呆癥風險評估模型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9,35(6):776-779.
[12] 李放,蘇衛紅,劉和錦,等.老年認知障礙患者共病狀態與照料者負擔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8, 37(7):743-746.
[13] Ray BK,Paul N,Hazra A,et al. Prevalence,burden,and risk factors of migraine: A community-based study from Eastern In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7,65(6):1280-1288.
[14] 劉青,葉鵬,Rostamian,等.無老年癡呆癥的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與生存狀況[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9,(7):614-614.
[15] Binh Thang Tran,Bo Yoon Jeong,Jin-Kyoung Oh. The prevalence trend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and risk factors in Korean adults:Results from the Korean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8—2013[J]. Bmc Public Health,2017,17(1):71-75.
[16] 呂立峰,亓愛芹,李秀芹.溫脾通絡開竅湯聯合丁苯酞治療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療效及對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8,6(5):1262-1265.
[17] 林悄然,張天清,秦斌.輕度行為障礙可能是早期癡呆的一種征象[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4):361-363.
[18] 齊士格,王志會,魏翠柏,等.中國老年人群認知異常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 52(9):926-931.
[19] 石義容,溫敏,胡慧,等.中醫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11):1299-1303.
[20] 劉思伯,劉贊華,王虹,等.老年患者首次譫妄發生后的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9,38(2):161-164.
[21] 馬云川,王曼.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變性癡呆的多模態顯像[J].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7,37(9):589-597.
[22] 方麗媛,王平,譚愛華,等.淫羊藿苷和固本方對腎虛型老年癡呆大鼠行為及病理學的作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12):5322-5326.
[23] 馬欣昕,劉銀紅.老年人癡呆疊加譫妄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9,38(2):220-224.
[24] 涂芊茜,拓西平,張文俊,等.腸內營養支持結合康復治療對于高齡老年癡呆營養不良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9,38(3):274-277.
[25] 彭丹濤,母艷蕾,孟麗,等.阿茨海默病和行為變異型額顳葉癡呆的語言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9,38(2):155.
[26] 于海闊,董立,楊昆,等.基于功能MRI擴散張量成像的聯合獨立成分分析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多模態評估[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9,53(8):642-647.
[27] 田金洲,解恒革,秦斌,等.適用于中國人群的阿爾茨海默病篩查和診斷框架[J].中華內科雜志,2019,58(2):91-101.
[28] 檀春玲,于普林,王樺,等.湖北鐘祥長壽老年人認知功能與APOE基因多態性和慢性疾病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9,38(2):204-208.
(收稿日期: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