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地區是我國發展戰略中實現現代化的立足點之一,民族地區已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區域。它的發展是國家整體發展的基礎,少數民族語言教育在人才培養計劃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外語教育等不斷發展。其中,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日益凸顯了英語教育的意義。因此,有效實施英語教育已成為民族地區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英語教學始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物質資源貧乏、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單一,因此,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的質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文章針對民族地區在高中英語課堂上的學習現狀,分析了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對策
一、 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
(一)自然條件落后
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遠離大城市的山區或者村落,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閉塞、經濟落后、教學設備簡陋,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學校的英語教學,仍停留在依靠黑板和粉筆教學。由于財政拮據,政府沒有給學校配置適當的磁帶、錄音機、電腦、幻燈機,更沒有專業的語言實驗室和個性化的英語語言學習軟件,學生學英語的時候聽不到標準的發音,因此,他們的口語和聽力水平也不容樂觀。由于經濟落后,少數民族地區很少與外界打交道,沒有英文書刊、報刊等東西,民族地區的學生幾乎得不到內地漢族學生那些有利的學習英語條件。另外,民族地區的學生在家說本民族語言,在學校也說本民族語言,或者說漢語,很少有說英語的場合,而與英語教師交談的機會不多,缺乏足夠的口語訓練,學生在實踐中沒有機會使用英語語言,這種所處的環境和條件自然不利于學習英語。
(二)師資力量和教師教學方法
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嚴重缺乏,在職英語教師素質不高,教師任務艱巨,引進新鮮血液少,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教師在年齡結構上老齡化比較嚴重,大部分老教師很少學過英語,能夠進行英語教學的教師很少,造成少數民族地區學校英語教師短缺。許多英語教師同時兼任一個班以上的班級教學任務,教學負擔重,教學質量差,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大多是非英語專業的,多半是邊學邊教、半路出家,教師的專業素質觀念不高,教學能力不強,對于英語也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口語練習的機會較少,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而且根本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很少能夠聽到教師說較流利的英語,教師很多時候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保守,教學模式陳舊,缺乏必要的教學技能,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語資源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家庭教育缺失
少數民族家庭在偏遠地區,以體力勞動為生,父母整體早出晚歸,天黑后才回家,很多家長并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學習不好沒關系,等到孩子稍大一點,就出去打工;有些父母認為孩子上學上到高中就可以,他們出去搬磚,一年收入也不錯;有些父母本身思想比較守舊、傳統,他們仍然將封建家庭和子女關系的準則——父為子綱作為教育指導思想,父母和子女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地位。受到學校、家庭環境的影響,民族地區的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他們在教師、同學之間的交流較少,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也不會請教老師,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如果學生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開導,沒有接受及時的教育,就會產生更嚴重的厭學情緒。
二、 民族地區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一)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成敗的關鍵,學習興趣的培養應該成為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的重點,教師應該轉變英語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改變他們錯誤的學習觀念。知識是行動的基礎,要糾正學生認識上的錯誤,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在社會上的巨大需求和懂得聽、說、寫英語的重要性,然后實施行動上的轉變。雖然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利用,比如,利用簡筆畫、圖片、游戲、角色扮演等,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投入到教學中。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的角色也要進行相應的轉變,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逐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對于少數民族的高中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學習必須具備一定的信心,如果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不好,并且缺乏自信心,很多時候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分化。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樹立自信心,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為了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在英語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接受中等難度的任務,讓學生從實際出發,設定切實可行的總體目標,然后對目標進行分解,學生能夠從教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教師一定要及時給予口頭上的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正確歸因,盡量從努力程度和題目難度上引導學生歸因,讓學生減少學習的無助感。教師還要針對每次考試進行適當的反饋,在寫成績單時,盡量用一些肯定和激勵性的語言,單獨教給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
(三)發揮家庭教育的影響
俗話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知識、性格、態度都將對學生的未來有著重要意義。孩子的教育不僅要靠教師,家庭必須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才能使下一代健康成長。家長應該與學校配合起來,建立密切的聯系,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決心,傳授自己的學習經驗,減少孩子學習的恐懼心理,全力支持學校、教師的工作。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充斥著自強、自立和幼稚型的沖突,很容易偏離正常的成長軌跡,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要鼓勵孩子有遠大的理想,英語是未來重要的一項交流工具。此外,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家長應逐步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精神上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在物質上,我們要盡量給孩子們提供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設備,如,錄像機、MP3等。在思想上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關愛。
(四)教師要關愛學生
師愛是天下最神圣、最高潔的愛,作為一名少數民族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多投入對學生的關愛,應該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愛學生,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應適當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幫助,當學生不想學習或學習有困難時,教師應耐心并引導他們激發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潛能,特別是當學生犯錯誤時要適當引導,不要放棄對他們的教育,當他們進步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認可。高中教師必須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制訂好教案、單元計劃和學期計劃,充分利用英語課堂時間,盡量將英語課堂活動設置得豐富多彩。利用英語課堂創設有利于表達的情景和氛圍,讓學生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體現英語的交際功能,提高學生英語的表達能力。
教師應該構建情感策略,盡量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鼓勵學生大膽使用英語,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展,了解他們學習上的困惑,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能力。對于學生每一次的成功和進步都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會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努力發揮英語的交際功能。
(五)提高教師素質
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教師素質普遍不高,在吸引新的高素質教師的同時,要充分利用現有師資隊伍。通過利用各種形式的培訓,努力使民族地區的教師向專業化發展。民族地區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學習現代教學理念,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努力地提高專業水平。學校應該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素質,提高少數民族高中英語的教學水平。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豐富知識經驗,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對英語學習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少數民族英語課堂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六)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學校英語教學質量,不僅要靠家庭、學校工作,社會力量也起著巨大的作用。社會各界可以幫助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學校英語教學的設備問題,可以在若干學校進行人工智能英語教學試點,提高少數民族教學質量,還可以開展跨區域教育結對協作幫扶活動,推動實施一幫一結對協作幫扶行動,推動實施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教育活動。社會輿論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心態,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能夠創造良好的學習型社會,能夠通過互聯網傳遞學習英語的觀念,為少數民族學生傳遞將英語學好、努力學習等思想。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教師要加強責任感,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僅靠教師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區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畢赟慧.民族地區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現狀及對策:以紅河學院學生為例[C]∥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七卷):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18:237-240.
[2]徐麗娜.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英語專業聽力教學中語音教學的滲透:以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為例[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4):1-3,16.
[3]張艋.藝術體育學生大學英語現狀及分層教學改革初探:以西南民族大學為例[C]∥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20:18-20.
[4]胡占葵.邊疆民族地區網絡教學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以云南省幾所地方院校為個案[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33(6):93-95.
作者簡介:梁青苗,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第一中學。